文秋菊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的必修课,其教学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道德等方面。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抽象说教,就很难产生实效。故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教学建议”)。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手段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在情境中感知
1.以趣导入。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笔者以说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学会和谐相处》(六年级下册)一课的导入设计:让学生边看边听多媒体制作的童话《猫狗分肉》,一下子吸引住了全班学生的目光,很快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以情导入。如在讲授《家人的爱》》(一年级下册)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配以汶川大地震的一个画面:在房屋垮塌中,一位母亲紧紧地抱住年仅一岁的儿子,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垮塌的房顶,牺牲自己而保全了孩子的生命。把母亲对子女的爱和自我牺牲精神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母爱的认识,对母亲充满了爱和崇敬的感情。
二、学文明理,在情境中领悟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吸引人的优越性,利用多媒体可以把思品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在形象、具体的画面中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的感知,接受道德观念,激发道德情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 道德义务。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情、景、理的 相互交融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规范行为。如笔者在教《诚信是金》(五年级上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做人应“一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先播放了《中华成语故事》录像带“曾子杀猪”这个片段。放完录像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曾子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他的孩子会怎样想?久而久之,他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对照录像中的情景,学生很容易就懂得了“要讲信用”的道理。
三、辨别分析,在情境中导行
品社教學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学生能否把客观要求内化为自我的精神需要,实现知行的统一。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应用,能更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美丑.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进行自我反馈和道德判断,借以深化道德认知,指导道德行为。如在教学《我的邻里乡亲》中,笔者积极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导行。其操作方法是播放以下教学课件:
1.妈妈正要带小华上街去买玩具,这时家里来了客人。小华很不高兴,催妈妈快走。
2.妈妈热情接待客人,而小静急忙躲进房间里不肯出来。
3.外公、外婆来了,小明热情接待;别的客人来了,他就不愿理睬。
学生看完课件后展开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辨析,学生们提高了认识,学会了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在向学生提出道德行为要求之后,还要进行具体的恰当的行为方式的指导。如笔者上《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四年级上册)一课,当学生提出学习、做事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并且要讲究质量时,就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出现卡通想象给予肯定;当学生提出“一边看电视,一边读报”时,屏幕上的卡通想象随即指出这种做法的弊病;当学生提出“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学习功课”时,屏幕上的卡通想象又提醒学生注意,讲究效率并不等于每时每刻都要学习,还要劳逸结合。这种行为方式的指导,有利于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总结归纳,在情境中延伸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怎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把课本上所学的道德理论落实于实际行动中呢?笔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总结归纳,将“导行”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校内延伸至校外;让学生从明白的道理中,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如上《吃穿用从哪里来》一课在最后总结时,多媒体屏幕上出现一颗非常耀眼的劳动星,紧接着一只小蜜蜂飞了出来。于是,总者进行总结归纳:“劳动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我们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希望大家以后在家里要经常帮助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将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爱劳动的好孩子颁发劳动星。”结果学生们的劳动积极性普遍提高,自理能力不断增强。
总之,在思品学科中恰当、适时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学习。这样,才能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