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血清学指标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4-05-30 09:50:57林艳萍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甲胎蛋白特异性原发性

林艳萍

【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257-01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世界最常见的第五大肿瘤,也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我国其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居第三位[1]。由于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多病人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而其病情又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临床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及其预后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肿瘤早期诊断策略中,血清学指标的改变对提示病变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原发性肝癌这一进展较快的恶性肿瘤,往往在影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改变的时候,某些血清学指标的改变便可提示其病变而引起警惕。因此,本文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对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的应用做一梳理总结,阐述如下。

1常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现在临床上常用于检测与原发性肝癌相关的血清学指标主要有甲胎蛋白(fetoprotein,AFP)、肿瘤标记物以及肝功能,由于每个指标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各不相同,故其在早期诊断中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兹详述如下。

1.1甲胎蛋白(fetoprotein,AFP):AFP是机体胚胎时期的卵黄囊细胞与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蛋白,能有效促进机体胎肝组织的快速增殖,在胎血中具有較高含量,但出生后会逐渐消失,在成人体内含量极低,当其含量显著升高时,则提示肝细胞增殖明显,因此可作为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较为特异的一种血清学标志物。长期以来,AFP作为肝癌诊断的最佳标志物,为PHC的诊断及治疗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但是,AFP轻度增高可能与乙肝或肝硬化有关,故应结合临床判断。

1.2肿瘤标记物: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CEA、CA125、CA199、CA724、CA753等,但由于其在不同肿瘤中表达不同,其特异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与肝癌较为相关的是CEA、CA125、CA199,而其他肿瘤指标可作为参考,尤其是在判断原发性肝癌是否发生转移中意义重大。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富含多糖的酸性糖蛋白,最早用于结肠癌的诊断,后面发现其在肝癌中也有高表达,故将其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癌抗原CA125也是一种糖蛋白,临床上主要用于卵巢癌、结肠癌的诊断。CA125在肝癌中的阳性率可高达46.40%,其高表达与腹水相关,当腹膜受到非特异性刺激如门脉高压、腹膜炎、转移癌症等而分泌。癌抗原CA199是一种由消化道肿瘤细胞所分泌的低聚糖类抗原,对胰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近年来,CA199在肝癌中的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关注,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灵敏度为38%~70%。

1.3肝功能相关指标:肝功能的检测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汁酸等,其中,临床上研究与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较为相关的是总胆红素(TB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TBA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产物,胆汁酸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密切的关系,一旦当肝细胞发生病变,血清中TBA很容易升高,TBA能较特异地反映肝排泄功能,是唯一可同时反映肝脏分泌、合成与代谢及肝细胞损伤三个方面的血清总指标。GGT在胚胎期时以肝内分布最多,当发生原发性肝癌时,此酶在肝内合成亢进,可引起血中含量显著升高,甚至达正常的10倍以上。但是,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异常往往缺乏特异性,但其异常增高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还是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1.4其它指标:近年来还发现a-L-岩藻糖苷酶(AFU)、高尔基体蛋白73 (GP73)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过度表达,且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活性亦明显增加,因此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此外,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及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GGT-Ⅱ)等也是潜在的早期诊断指标,有待临床实践的检验。

2联合检测有利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

尽管AFP是公认的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学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但是,数据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仍约有15%~20%的人群AFP检测呈阴性,因此联合检测是提高早期诊断效率的可行策略。胡兰英等[2]通过不同肿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分析得出CA199+CA125+CEA+AFP对肝癌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100%,提出适当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提高所观察的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意义。肖平[3]联合检测AFP、CEA、GPC3其敏感度为96.23%;郭卫刚[4]等联合检测的则是GPC3+TBA+GGT其阳性检出率为97.7%。此外,王军等[5]铁蛋白有助于AFP阴性患者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甲胎蛋白阴性或低浓度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铁蛋白也可明显升高,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同时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综上所述,血清学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其中主要包括AFP、肿瘤标记物及肝功能三个方面,常用的指标不可避免都存在敏感性与特异性的差异,现临床尚未出现有明确可确诊的单一血清标记物,因此,联合检测是提高早期检出率的重要策略,结合文献报道,临床上有不同的联合检测方式,但尚未有公认的统一方案,因此,结合临床实际,联合检测,才能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造福患者。

参考文献

[1]周天智,胡建,龚建平.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流程及治疗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12):1001-1004.

[2]胡兰英,李巍,王学涵.不同肿瘤血清肿瘤标记物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9):2877-2879.

[3]肖平.AFP、CEA、GPC3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应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0):1268-1269.

猜你喜欢
甲胎蛋白特异性原发性
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吗
保健医苑(2022年10期)2022-10-29 04:37:44
甲胎蛋白:您了解多少?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你真的了解甲胎蛋白吗
肝博士(2015年3期)2015-09-25 09:19:44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