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摘要: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病理证实的25例早期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及血流特征得出结果。结果:早期乳腺癌病灶有实性结节、囊实性结节、呈导管扩张伴散在钙化点或伴管壁增厚、局部钙化点聚集无结节等征象。结论:在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中,由于彩超技术临床价值高的原因,所以目前国内外妇科临床大多选择此种方法!
关键词:彩超;早期;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226-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一种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女性恶性肿瘤中人数相当之多,而且40-60岁的妇女则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乳腺癌早期时不容易被发现,症状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乳腺内无痛性肿块为主,患者早期治疗更容易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与确诊是至关重要的。国内外妇科临床中,对早期乳腺癌进行诊断方法主要是: X线平片、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等,其中彩超检查的技术理论较为成熟,因此,被作为临床诊断的方法之一。
1相关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相关资料:选取2005-02~2010-06病理诊断的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82岁,术前均有彩超及X线钼靶检查资料,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2检查方法与手段:(1)超声检查: 选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7MHz,患者一般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以乳头为中心对各区域进行放射状序贯扫查,并扫查双侧腋窝情况$记录肿瘤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回声、血流信号;(3)X线钼靶检查: CE Senographe全数字化钼靶乳腺专用X线机,配有快速清的工作站,常规头尾位和斜位,必要时加照侧位和局部放大摄影。观察乳腺类型、肿块的形态大小边缘情况,有无钙化等。
1.3利用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数据在SPSS 统计软件中进行,数据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所采取的乳腺癌诊断标准为: 肿块边界不清楚,无包膜,凹凸不平,边界呈现为蟹足状或锯齿状,内部多呈现为低回声,实质回声不清或分布不均,内部有明显的液化或小钙化,肿块与皮下脂肪、胸大肌之间分界不清,部分病例表现为皮肤、皮下软组织水肿等。按照Adler分级方法,彩色血流丰富程度的分级情况为: 0级: 病灶内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Ⅰ级: 血流量较少,可见少数呈现为点状的血流信号; Ⅱ级:血流量中等,可见一条主要的血管,其长度超过几条小血管或病灶半径; Ⅲ级: 血流量较为丰富,可见四条及以上血管,或者血管互织成为网状。本次研究中将0-Ⅰ级血流定义为&乏血供型肿块",Ⅱ-Ⅲ级血流定义为"富血供型肿块"。
2调查研究结果
病理证实的42例早期乳腺癌中,彩超诊断35例,符合率83.3%,X线钼靶诊断 32例,符合率76.2%两者联合应用39例,符合率92.8%与单一检查相比符合率明显提高。
3讨论与分析
早期乳腺癌是指TNM分期处于 T1期,肿瘤直径<2cm,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性乳癌,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方法目前有彩超、X 线钼靶、CT、MRI、PET(中文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各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是目前早期乳腺癌检查的主要方法。X线钼靶作为一种射线检查对正常的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特别是对年轻妇女而言更是如此。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一般首选彩超筛查,临床或彩超可疑恶性的再行X线钼靶检查,因此彩超检查尤为重要。超声不仅能显示乳腺的各种解剖层次、清晰显示肿块的图像、分辨肿块的囊实性、引导穿刺活检,还能捕获肿块边缘及内部的血流信号,测量其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这些都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我国女性乳房偏小,致密型腺体较多,造成腺体组织与肿块之间密度差变小,X线钼靶于密度差异不大的乳腺腺体软组织分辨率较低,超声检查尤其对致密型乳腺触诊不清的病变有独特的优越性诊断恶性肿瘤的另一个指标是微小钙化,超声检出微小钙化的敏感性远远不及X线钼靶。微小钙化是X线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征象甚至是唯一征象。有报道称70%乳腺导管内癌的检出归功于X线钼靶发现了微小钙化灶。我们也发现2例乳腺结构紊乱,超声未检出肿块,但腋窝淋巴结已经转移的乳腺癌患者,X线钼靶检出微小钙化灶,在定性方面弥补了超声检查的不足。
在现代妇科临床中,乳腺癌是危及女性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居于国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并且呈现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新趋势。应用彩超进行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高频探头的使用对于表浅组织具有较强的分辨力,适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彩超技术使得其敏感率与确诊率不断提高#乳腺癌的彩超表现以形态不规则为主,多呈现为:伪足状、锯齿状、花朵状、蟹足状。由于髓樣癌的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容易误诊为纤维腺瘤,进行鉴别诊断的难度较大。同时,在早期乳腺癌的彩超诊断中,纵横比作为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其理论依据为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脱离正常组织平面的可能性较大,进而导致肿瘤的前后径明显增大,确诊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界值主要为0.77或 1。在应用彩超进行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可以及时发现淋巴结增大现象,并且直观、清晰的显示淋巴结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内部回声等。在本组病例的临床诊断中,彩超确诊与疑诊27例(87.1%),不符4 例(12.9%) ,与相关医学资料报道的确诊率为85%以上基本相符。
4结语
从以上分析中得出,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彩超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直观、清晰的观察到乳腺肿块的大小、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以及有无钙化斑等,同时结合血流与各项参数,在达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此,彩超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申郑堂,欧惠英,海健,乳腺癌腋窝超声检查预测哨兵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研究[]].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2):22-23.
[2]刘伟峰. 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探讨[]].中国医师杂志,2006,8(9)56-58.
[3]王永栋,田绍荣,李松平,等.超声对乳癌淋巴结转移的探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9(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