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馨丹
摘要:《理水》是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一篇小说,它一改以往鲁迅沉闷的基调,出现了积极者“禹”的形象。本文试图阐明鲁迅先生与墨家文化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鲁迅对墨家文化的继承;二是说明鲁迅先生不只是完全照搬墨家文化,他在墨家精神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
关键词:鲁迅;墨家;禹
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以前的小说中,所取材的现实人物,都是旧社会中的一些没落者的典型,从未出现过积极者的姿态,如《呐喊》、《彷徨》等,而只有在《故事新编》中,我们才看到了积极人物的描写,《理水》中的禹便是一个代表。“禹”不仅体现着鲁迅先生对墨家文化的继承,而且也体现着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上的升华。
一、鲁迅对墨家文化的继承
虽然,鲁迅先生在新文化运动中极力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但鲁迅先生却不可否认先秦古书对他的思想、心理、人格等有巨大影响。特别是墨家文化。
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明确指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①
而写于这篇文章前一个月的《理水》中的禹便是鲁迅所赞叹的“中国的脊梁”。并且,墨学源于禹。这种说法见于《庄子·天下》篇:“墨子称道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跻跂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语之道也,不足谓墨”。②这一段话指明了墨学与禹的淵源关系,且对墨家的人格追求有极准确的说明。鲁迅熟读《天下》篇,自然采信庄子之说。所以,在1934年和1935年中,鲁迅接连写出以墨子为主人公的《非攻》和以禹为主人公的《理水》,在这两篇小说当中,鲁迅显然是把墨子和禹作为同一精神谱系的人物来塑造,他们从外貌特征到人格气质都极为相像。
鲁迅在《理水》中表现的正是禹的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恰恰是在儒法文化传统中所严重失落了的。而这种“中国脊梁”的理想生命形态在《理水》中便表现为这三大特质。
其一,强健而旺盛的生命力。小说中的禹,信心十足,具有坚不可摧的意志。他行事果决,风风火火,毫不胆怯游移,并且坚忍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手。比如说,他面对官员们“湮”还是“导”的讨论上,他镇定自如,并且勇于指出大臣们对他父子的讨论“说就是了”。但他坚决认定“非‘导不可”!
其二,广大而深沉的爱。墨家主张“兼爱”,禹本身就是爱的表现。他并不是利己主义者,他离家几年,走过自家的门口,看也不进去看一下。即使知道做官也许会如自己父亲一样做到充军,也还是无怨无悔。并且,他与百姓一起共患难,“到一座山,砍一通树,和益俩给大家有饭吃,有肉吃。放田水入川,放川水入海,和稷俩给大家有难得的东西吃。东西不够,就调有余,补不足。”对于这种既是功利主义又是利他主义的爱。
其三,艰苦卓绝的实践精神。这有两个层面的内涵。
首先,不尚空谈,事事都落实到行动上。小说中的禹是个彻底彻尾的实干家。这从他的外貌上也可以判断出来的。鲁迅对他的首先出场,便描写到“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后面又写“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这可以看出,禹是真正深入了基层实践。
其次,劳形苦心,不求安逸,自愿放弃享乐,过一种简朴而不喧嚣的生活。历来,人们对《理水》结尾都有争议。但我认为禹治水成功后,地位虽然变了,但他依然“吃喝不考究”、“衣服很随便”,说明他在新的情况下,还是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至于“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着,是要漂亮的”是一种接人待物礼貌的象征,并不是什么腐化堕落。
二、鲁迅在墨家文化上的升华
虽说鲁迅在构思《理水》时,主要选取《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又辅之以另些古籍上关于“鲧殛羽山”、“益稷佐禹”、“奇肱飞车”、“蝌蚪文字”等零星记载。但倘若他只停留于这些表面文字上,那么便真的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无异了。其实,鲁迅有更深一层的用心,是在“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恨与应爱,乃至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③也就是在墨家文化上的升华:是禹墨生命形态的现代复苏。
首先,“新生”难题的实质是民族“旧人”的生命形态向“新人”生命形态的转换,需要一个转承机制,一个中介环节——民族原始生命力。
那么,民族“旧人”是哪些呢?《理水》中便容纳了许多现代生活内容:空前水灾使广大民众陷于浩劫之中,文化山上的学者文人却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还整天胡说八道;对于禹的有无,一个乡下人敢同他们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阐述自己的真知灼见;水利局大员趁考察灾情之机到处游山玩水,收刮民脂民膏;下民代表对他们百般讨好,阿谀奉承到令人肉麻的程度;大员们回局大开筵宴,酒酣肉饱之后,商议要“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等。这不正是对当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现状的讽刺吗?
而与这群“旧人”及其劣根性相对立的是禹和他所体现的“新人”精神。八年治水,他处处身先士卒,栉风沐雨,含辛茹苦,足迹遍布九州。经过全体民众的艰苦奋斗,水患得以治理,生产获得发展,经济繁荣起来,这时他也没有邀功请赏,只跟老百姓们一起共享太平。这便是与“旧人”截然不同的“新人”,他们是民族原始生命力。鲁迅对他们的塑造,对墨家文化的继承,是使“中国的脊梁”获得如雕像般永恒的存在。
鲁迅继承了墨家文化,但他不只是继承着墨家的“兼爱”、“非攻”、实干精神、助弱抗强等,他更注重在墨家文化上的升华,在墨家的追寻中寻找中国民族“新生”的方向。从而,《理水》又形成了鲁迅个人的特色:关注现实,重溯根源,从而为实现民族“新生”开辟道路。(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鲁迅.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J].
② 廖诗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
③ 钱模祥.《理水》艺术模式读解[J].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