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理财习惯的研究

2014-05-30 01:31姬琦黄麟焰吕欣遐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学生

姬琦 黄麟焰 吕欣遐

摘要:当今90后大学生消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他们有着非常强烈的经济自立的愿望,但在理财方面又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因此, 学校和社会应注重90后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和实践,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合理支配自己的钱财,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明天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对上海海洋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及数据分析,对大学生理财提出合理的建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学校园构建和谐的消费、理财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理财习惯 理性消费 现状 规划 投资 建议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90后大学生追求时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与以往的大学生比,他们的消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存在崇尚名牌、盲目攀比等非理性消费行为;他们经济上有较强的依赖性,理财能力有限,部分大学生对理财的理解和尝试仅停留在表面。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要求经济自立的愿望,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理财,增加经济来源,只是还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理财能力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理财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每个人在开始获得收入和独立支出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学习理财,使自己的收入更完美、支出更合理、回报更丰厚。该项目研究对象是90后大学生群体,我们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主兼顾其他学校进行广泛调查,通过对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年龄、性别、专业和理财习惯等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明天创造更多的财富。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调研准备

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查阅图书馆文献、咨询老师等形式,对此次调研活动进行全面了解和可行性分析。同时,为了使数据处理更具科学性,我们学习了统计学相关的知识以利于后期的大量数据分析。

(二)调研思路

了解不同年级、不同背景大学生的理财习惯,大学生希望得到的理财建议等。对上海海洋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与专业老师进行探讨,最后撰写一篇关于90大学生理财规划建议的论文,给在校大学生提供理财规划的有效建议。

(三)调研方法

1、问卷调查

我们选取上海海洋大学在校生,对不同年级不同背景大学生的理财习惯及相关情况进行了的问卷调查。

2、采访访谈

为了更深入、全面、直观的获知大学生的理财现状,我们在校内对大学生及部分家长进行了采访,通过访谈发现,有的家长对孩子平时钱怎么花,花在哪里,有没有计划等并不十分了解,且很少对此进行相关教育。大多数家长是孩子需要多少钱就给他汇过去多少。当被问及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时,一些家长表示愿意让孩子能接触社会锻炼自己,同时也有一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在校安心学习。

针对大学生理财现状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还对我校经济管理系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部分老师进行了采访。

三、问卷情况分析

我们在2013年初对上海海洋大学各年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来源、消费情况、理财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95%,有效率达到85%以上。

1、说到到理财首先要谈消费,不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消费就有着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对大学生家庭背景做了一个调查:

如图3-1-1和3-1-2,大学生中不论男女家庭年收入6万—10万的在60%以上,说明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良好。大学生经济来源来自家庭的占总70%以上,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独立能力不够,经济上主要依赖于父母。有部分同学还通过兼职等为自己增加收入,其中獲奖学金的比率女生高于男生,年收入较低家庭的学生做兼职的比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着学生的经济来源。

2、男性和女性在消费行为特点上有很多差别,导致其在理财上有着各自的特点。所以我们对问卷按性别进行分类分析,我们对男女生的月可支配资金和使用情况做了统计:

如图3-2-1和3-2-2,大学生中女生每月可支配资金多数处于500—1500元,男生则多数在1000—1500元,男生较高。其中饮食和学习方面占主要部分,大学生90%以上的资金都是来自于家庭,基础性消费尤其是饮食消费占绝大部分,而享受性消费相对来说要偏低。其次,在消费结构中男女生也有差别,女生在购物上的支出远远大于男生,而男生在社交上的支出也远远大于女生。在学习、旅游等方面女生稍领先于男生。

3、大学里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有各自的特点,在理财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由统计数据可看出,不论文科、理科还是经济专业的学生中考虑过理财但是还没有理财方案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说明大学生的理财知识相对欠缺,对于理财的执行度还是较低的。大学生长期坚持理财的比率呈现文科、理科、经济专业逐步递增的规律,说明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增强大学生理财意识,提高大学生理财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4、对大学生的理财途径进行分析:

由统计数据可看出,按百分比从多到少分别为:储蓄(37%)、没有(34%)、其他(12%)、股票(10%)、债券(5%)、基金(2%),储蓄、股票、债券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三种投资方式。37%的学生对结余资金通常都不进行处理选择存入银行生息。这种最原始的投资虽然没有什么风险,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赚钱也是很困难的。不过还有29%的同学尝试着对自己剩余资金进行了一定的投资,这也表明着90后的大学生有一定理财意识,如果能有这方面的知识培训就会更上一层楼了。

5、不同年级学生理财情况分析

大学低年级学生中没有理财规划的比率较高。新生对新环境还没有很好地适应,理财知识又相对欠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理财知识的积累,逐渐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参与理财的同学的比率逐渐升高。

四、调研成果

(一)理财现状

当今90后大学生,不象以往大学生主要靠父母资助完成学业了,他们经济自立的愿望非常强烈。调查发现,有75%以上的大学生希望自己能经济上自立,85%以上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和社会上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机会,事实上,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挣钱,各种方法尝试着理财。尽管方式各不相同,办法多样,回报高低不同,效果有好有坏,但对财富的渴望和追求则是永恒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充分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财富观念和理财意识。

当今大学生有经济自立的要求,有想通过理财使财富不断增值的渴望,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他们的愿望与现实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理财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调查发现90%学生的生活费由家庭负担,80%以上学生的生活费在500-1000元之间;生活费在1500元以上的男生女生比例各占13%和7%;少数学生通过兼职、勤工俭学及其他方式获取生活费。大部分学生用于学习成长的资金明显不足,这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刚入校园的大学生,摆脱了以前完全依赖家庭的模式,身上的钱全由自己来支配,有的并没有合理使用这些钱。部分同学对什么是理财怎样理财知之甚少,或者认为理财是以后的事情与自己无关。90后大学生很多家庭条件不错,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担心,没钱的时候给家长打个电话。有的学生考虑过理财,却只停留在怎样节约平时的开支上,有时头脑一热又会大手大脚,毫无计划,形成这样一个无意义的“理财”循环。

(二)理财规划建议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理财应是他们的人生必修课之一。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大学生在理财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不同年级同学的调查,也能明显看到大学生对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所以我们也呼吁学校及社会给他们适当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

1、学校及社会方面

学校应适当安排理财课程,课程的设置不应只针对经济金融类专业学生,而应在各个专业都开设,使他们掌握关于理财的基本知识。学校要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社团内部可开展关于理财方面的培训、辩论和知识竞赛;学校还应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宣传栏等传播媒介,形成科学、合理、健康理财的舆论氛围,使其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财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理财的实践,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他们理财能力。

2、学生方面

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智商还要有一定的财商,增强自己的理财能力,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合理支配手中的钱,还要有让它生出更多的钱的能力。不是只关心现在手中有多少钱,更重要的要为明天创造更多的财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理财。

1)理性消费,合理控制支出是理财的基础

理性消费是理财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手头的资金不多,更要学会精打细算。为自己每月的开销做个计划,平时养成记账的习惯,记录自己的收支情况,月末分析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可控支出,并调整下月的计划,减少可有可无的消费;遇到促销商品,也不要盲目购买;学会议价,也可以节省资金;团购的方式购买商品也是节约开支的好办法。

2)适当兼职,增加收入为理财提供资金保证

兼职是一项不需要预付任何资本的纯增值方式,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性。找一份合适的校内外兼职,增加自己的收入,同时还可以积累经验,是一种无形资本,这种理财“增值”方式,应该成为大学生理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有很多提供给大学生的兼职工作,比如做家教、给老师当助教就是一种比较适合大学生的兼职,既能增加收入,也不耽误学习。其它如卖场的促销员,公司的文员等等。,大学生适当做一兼职工作,既可以缓解经济压力, 还可以接触社会,提升自己的能力。

3)努力学习增加教育投入,为未来积累财富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努力学习,各种奖学金也是一个经济来源,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也是为自己的未来存了一笔巨资。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未来能够获得高薪工作必须的。另外,还要注意增加自己的教育投入,比如在大学里考取各种证书,对以后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4)学会贷款,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大学期间的学杂费、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财务状况较为紧张,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助学贷款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对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经学校和银行等部门的审批,政府给予贴息贷款;另一种是商业性助学贷款,由家长提出申请,只要符合银行的贷款条件,就可获得贷款。大学生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低,这样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又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5)尝试投资理财

理财初期可以把剩余的钱存入银行或者买一些风险较小的基金,这样做一些理财方面的尝试,也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支出。网上新推出的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利率比活期利率高很多,甚至超过了银行定期利率,资金进出方便,风险相对较小,大学生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了余额宝,也是比较适合的。

有条件的经济学专业同学可以尝试开店,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增加收入同时也提高了自身能力;没有条件开店的同学可以摆地摊,也是一种不错的收入来源。

一些投资风险相对较大的如股票、外汇、期货等,并不适合大部分大学生参与,但是手头资金充足的、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以尝试,经历一定的理财实践,可以学到一些理财技巧,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为个人长远发展赢得先机。尽管大学生投资具有一定风险,但作为一种大胆尝试,能为今后的个人理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特色与创新点

该项目的特色在于充分体现了理论结合实际这一思想,项目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实用性强,主要致力于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从而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突破了只是专家研究的局限,由我们大学生对自己的理财习惯进行研究,能够结合自身情况,使研究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和更强的实用性。

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我们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同时进行,比如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询问专家等等,争取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从而确保研究提出的建议的有效性。我们选择了大学生这一特殊人群对其理财习惯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一份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理财规划建议。目前对于理财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非常深入,但是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财规划设计的研究并不多。我们会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得出更加具体的结论, 提出更加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 [M] .

[2] 曼昆.《经济学原理》[M].2006,08

[3] 邵作昌.《大学生理财入门》 [M]. 2012-09-01

[4] 张凤林.《大学生理财》[M]. 2011-8-1

[5] 李昊轩.《一本书读懂投资理财学》[M].2010,09

[6] http://www.xiangrikui.com/licai/zhuanjia/20121121/278700.html

[7]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2335/1109715.html

(責任编辑:何秀秀)

猜你喜欢
大学生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