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护理干预

2014-05-30 10:48:04申萌萌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急性期护理干预心肌梗死

申萌萌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各种护理干预对疾病的积极意义。不断改进护理质量。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6例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严密观察,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的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干预。结果36例心肌梗死患者中35例病情稳定,死亡1例。疗效满意。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2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26-01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后,心脏组织缺血而出现的急性坏死性病变[1]。心肌梗死属于心内科急危重症,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率高。常与情绪激动及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等有关,表现为面色苍白、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有濒死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如果在发病初期能够正确进行积极的抢救和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关键[2]。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男26例,女10例;年龄37-76岁,其中急性下壁梗死20例,前壁梗死10例,后壁心梗5例,广泛性前壁心梗1例。35例患者救治后病情稳定出院,死亡1例,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2护理措施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心肌梗死早期病情变化快,易出现猝死等各种并发症,立即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一旦发生心率缓慢、室早、室速等改变,报告医师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生活方式等,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计划。加强患者皮肤口腔護理,准确记录每天的出入液量。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病区要清洁、安静、安全、舒适、通风良好,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噪音及干扰,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2.2观察疼痛情况疼痛是心肌梗死最为突出最早出现的症状,胸痛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肌缺氧,促使梗死范围扩大,诱发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因此,迅速止痛极为重要。注意观察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并及时通知医师。

2.3吸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如果合并有肺部感染及心衰时,低氧血症会更严重,患者在入院后一般都持续给氧,纠正心肌缺氧状况,缓解心肌疼痛[4]。氧流量4-6L/min为宜,给氧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并及时更换,湿化瓶中液体量的多少,有无漏气。吸氧可改善心肌氧合,有助于减少梗死周围缺血心肌氧的供给,缩小梗死面积,从而减少缺氧性损伤。

2.4溶栓护理心肌梗死患病6h内,如无溶栓禁忌症首选溶栓治疗,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单独静脉通道给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用,尽量选择上肢大静脉,保持输液通畅,防止药液外渗,输液速度要严格按病情制定,同时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有无过敏、低血压、出血现象等。随时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一旦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配合医师及时抢救。并详细做好记录。

2.5休息心肌梗死发生1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进食、洗漱、翻身、排便等,尽量减少搬动和机体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机体组织代谢。1周后病情稳定可在床上活动肢体,2周后逐渐下床活动逐步过渡到室内缓步走动,病情较重者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在急性期谢绝探视,以免心情激动诱发心律失常。

2.6饮食护理心肌梗死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应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饮食,限钠盐的摄入。少食多餐,以免过饱反射性引起冠脉痉挛增加心脏负担。病情稳定后可给予软食或半流食,禁止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等。

2.7预防便秘急性心梗病人由于长期卧床,使胃肠蠕动减弱,加上疼痛及恐惧,扰乱了病人正常情况下的排便规律,加之病人进食量少,易造成便秘[5]。便秘可诱发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保持大便通畅。对于排便不畅的患者,应给与开塞露或者缓泻剂促进排便,必要时可以进行小量灌肠液灌肠[6]。避免排便过度用力,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

2.8心理护理患者一旦发病,由于角色及环境的改变,不仅对患者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思想负担更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医护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背景、习惯,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克服紧张、恐惧心理。向患者做好相关疾病健康教育,解释实施各项操作的目的,使其很快适应作为患者的角色。详细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医院环境、工作制度、医疗设备等,以及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告知患者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饱餐时易诱发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率高,甚至发生猝死。应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鼓励其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并及时为患者解决问题。护士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和蔼可亲的态度,熟练的技术,提高自身的仪表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护理效果。做好家属工作向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合作与理解。在抢救过程中,有条不紊的工作,使患者有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7],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3讨论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有所增加,发病年龄有所提前,直接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并发症较多,早期病死率高,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严格遵医嘱用药,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平时患者精神上要保持舒畅愉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并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感冒等。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满意度,降低死亡率、复发率至关重要。参考文献

[1]凌玲.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观察与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9):143.

[2]林懿,王燕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3-44.

[3]吴少祯.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3-84.

[4]李丹.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316-317.

[5]孙俊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62.

[6]王冬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279.

[7]温艳茹.心肌梗死患者在CCU中的护理要点.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5,26(4):219.

猜你喜欢
急性期护理干预心肌梗死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4:25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8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52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