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战彬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逐渐得到了认可、普及和发展。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准确还原实验过程、提供充足感性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容量等目的,深受师生欢迎。同样,多媒体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1.准确还原实验过程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准确还原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完整的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并验证实验结果。
例如:在讲解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发生脱水反应的时候,由于条件不同,反应类型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具体如下:
2C2H5OH[浓硫酸催化170度]CH2=CH2↑+H2O(消去反应)
2C2H5OH[浓硫酸催化140度]C2H5OC2H5+H2O(取代反应)
现实中,如果实验条件不能精确控制的话,实验现象就很难观察得到。可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精确还原实验过程,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2.提供感性资料,抽象内容具体化
化学教学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分子、原子、离子这些构成物质的微粒。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出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动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的微观世界,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3.超强的纠错能力
化学教学中有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如涉及到爆炸、腐蚀的内容,如果仅仅依靠演示实验,费时费力不说,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就会铸成大错,而现实中错误的操作导致的结果是没有机会纠正的。化学实验中关于错误操作的后果,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强调,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掌握。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错误操作,可以精确到每一个实验步骤,不但能将出现错误的原因解释清楚,而且可以创设特殊情境,加深学生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从而有效地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
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的稀释”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稀释浓硫酸需要将浓硫酸缓慢加入到水中”这一知识点,可以模拟加水到浓硫酸中的结果:酸液四溅,所到之处一阵“青烟”,水泥地板被腐蚀,课桌表面碳化,甚至毁容等。这样,相信不会有学生敢犯错了。
4.增加课堂容量
进入复习阶段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往往会因为信息量太大导致学生只能盲目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自己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和思维空间,教师也很难在计划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如果通过增加课时来复习的话,则教学失去了系统性,不便讲解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形成完整的知识脉络。
例如:在复习金属、酸、碱、盐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分属不同章节,而且重难点较多,涉及金属活动性、酸、碱、盐特性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像、声音可以将内容条理化,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误区
1.以模拟代替实验
因为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擬化学实验,所以不少教师图方便,不但演示实验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就连学生实验也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课完全成了“多媒体技术演示课”,完全忽略了化学的学科性质——以实验为基础。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才能理解并掌握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也唯有动手,才能培养其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运用多媒体技术越多越好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时尚,所以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越多越好”,不少教师是这样理解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而频频使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最终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成上多媒体课就是“放松放松”,或者“看看短片”。一方面,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起初带给学生的新鲜感逐渐消失之后,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注意力分散,不经意间就忽略掉了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也会迷失在热热闹闹的课堂上,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3.多媒体教学最终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许多环节组成,包括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板书等,每个环节都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而且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还穿插着教师对学生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抽象思维、概括总结等能力的培养。但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注重教学的细节和技巧,取而代之的是从头到尾反复播放幻灯片。久而久之,多媒体反客为主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师生沦落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角”。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另一方面,不能盲目地依赖多媒体,从而失去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化学教学必须坚持以实验为基础,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量、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样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的良性、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