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岑
摘要:自清政府被推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国的近代学者们在否定了儒家传统的政治思想后急切地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儒家思想传统地位的新思想来重整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本文从大历史观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剖析马列主义与三民主义这两个意识形态成为主流的原因,并进一步论证三民主义夺取全国政权却必然失败以及马列主义最终能够建立全国政权的合理性。
关键词:近代史;马列主义;政治结构
1.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是马列主义与三民主义?
本来,儒家意识形态的哲学观是建立在直观理性之上的,新文化运动以后科学获得了不可批评的地位,当时的科学知识迅速取代制管理型中常识的位置,造成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相脱离,从而一个以科学常识来建构新哲学观和人生观的过程就势不可挡地展开。此时,价值逆反与直观理性这种传统结构相结合,产生了中国独特的唯物论科学主义思潮,它促使人们相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知识分子把乌托邦主义作为理想价值,把社会主义作为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出现了现代化学习榜样的转变。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成功为中国展现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模式,他与当时中盛行的唯物论的科学主义一拍即合,社会主义和乌托邦理想叠加起来,正好是一种超越西方现有制度的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以取消私有制为现实目标的理想和社会观。于是,马列主义以一种雷霆万钧之势的力量迅速传入中国。
2.为什么国民党能够统一全国?
超稳定系统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想要实现社会整合,必须找到一种组织方式来客服三个难题:1.保证开放条件下人们对统一意识形态的认同;2.能顺利将其成员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社会各层次组织者;3.能推动意识形态自上而下的传播,引导基层群众观念大变革。这种组织方式就是建立列宁式政党。
首先,列宁主义政党在组织结构上和西方议会政党的基本差别在于:它有着笼罩每一个党员的基层组织。改组后的国民党的基层组织是“区分部”,每个党员必须是某个基层组织的成员,连党的领袖也不能例外。这种基层组织方式使得组织成员能够保持对哲学观、价值观以及社会理想的整体认同。
其次,国民党通过系统地把认同新意识形态的五四青年转化为军官,让军官的培养过程与认同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合二为一。这个场所是黄埔军校。
最后,列宁主义政党的第三个功能是通过组织群众运动,使广大人民在革命运动中服从于新意识形态权威。国民党使用“区分部”这样的基层细胞,极易深入群众,让新意识形态口号为群众所接受,其表现为城市工人运动与全国农民运动的爆发。工农运动不仅是对军绅政权与农村基层政权的沉重打击,而且当农民接受了新意识形态的宣传以后,无形中完成了由传统向新意识形态的转化,这些活跃分子不仅是组织工运、农运、支持北伐的中坚力量,也是逐步造就未来的基层社会的管理者。
3.为什么国民党必然失败?
首先,国民党的政治结构是个倒砌的金字塔。国民政府的官僚数虽是传统社会的几十倍,但只能填充原来一体化的上层和中层,而无法进入基层,原因是国民党在基层一直缺少其组织成员。国民党要完成对基层的统治,有两个办法:一是利用国民党员为基层干部,二是让农村青年知识分子接受三民主义。先看方法一,国民党的党员基本都来源于城市,也居住在城市,而大革命中国民党镇压了农民革命,自然也不能用农民作为自己的干部来源。再看方法二,新文化运动后,新式教育迅速发展,原来普遍扎根于乡村的私塾早已退化甚至消亡了,农村中知识分子同国民党员一样稀少。综上,国民党作为一个在城市中发展起来的意识形态认同体,越到县级和乡级控制网越弱,为了实现对农村的统治,国民党只能尽可能利用原有的基层组织如地主和宗法家族。然而,甲午战争后,宗法家族也逐渐解体,国民党只能依靠当地的地痞、流氓等作为办事员,其结果是导致基层无组织力量大膨胀。
其次,内忧外患导致国统区的经济崩溃。国民党在城市是有动员能力的,其人力和经济资源基本都来源于城市,尽管没法深入乡村,但可利用在城市的动员能力供养自己。然而,农村的人才和财富流向城市使得城市越是繁荣,乡村情况就越加恶化。八年抗战一开始,随着国民党撤出沿海大城市,南京国民政府的最主要经济来源也随之阻断,国民党不得不把税收来源从城市移向农村,农村的过度动员造成严重的土地兼并。于此同时,城市的过度动员结果是官僚资本的兴起和腐败。当城市与农村的过度动员都不足以供养政府及军队的开销时,政府只能依靠发行货币,最终,在天文数字般的通货膨胀面前国民政府的经济彻底崩溃。
综上,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整合模式能否稳定,同时取决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当中国遭受严重的外来入侵威胁之时,外来挑战构成了一种对新一体化结构组织形态的选择机制,只有能进行广泛社会动员、集中中国广大人力、物力以抵抗外来入侵的结构,才能生存下来。这种新一体化组织必须具备强势意识形态,有更坚强和紧密的党组织,它的组织也不能只集中在社会上层,还必须深入到农村基层,形成一个基层干部远远大于中层和上层的巨型金字塔系统。
4.为什么在共产党的领导初期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一定程度僵化?
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终于找到一种既能实现辽阔农业社会整合、又能抗拒西方列强外来冲击的社会结构,但这是以中国变为超级官僚社会作为代价的。传统社会中,国家正式编制的官僚末梢是县一级,国民党企图用官僚制组织代替传统一体化结构的三个层次,但在农村缺乏干部,官僚机构只比传统结构深入一个数量级:由县到区。而共产党的官员则高达好几百万的数量级,随着国家官僚网达到社会底层,近代以来不断萎缩的民间社会终于消失,50年代中国社会组织达到彻底的官僚化。
导致社会僵化的最重要原因是“统购统销”政策的执行。中国共产党50年代初改造社会最大的成就是实现耕者有其田,消灭地主阶级使国家能将农业积累转化为现代化投资,但它却造成了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后果,就是农村向城市提供商品粮机制的破坏。在传统经济结构中,向城市提供商品粮的主要是地主,1949年后,经营地主和租佃地主被消灭,富农经济也收到限制,城市商品粮供给立即呈短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么让城市商品粮市场波动,要么对农村强行征购,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央决定采取“统购统销”来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統购”实际上是依赖干部系统与贯彻,强制性地让农民把余粮用低价卖给国家。“统销”则意味着建立一个巨大的粮食定量供给系统,它需要严密的户口制度。
“统购统销”的第一个后果是城乡隔离。现在城市人民是吃商品粮的,商品粮由国家供给,其数量不能随意增加,这样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立即被破坏了,中国变成了一个准身份制社会。
“统购统销”的第二个后果是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由于乡一下的自然村是由不受正式编制的村干部进行管理的,当国家管理农民获取农业所得的工作变得日益重要时,无论对国家还是这些干部来说,松散的自耕农经济都已不在适宜。为了克服农村统购统销带来的管理困难,合作化势在必行。(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