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泌尿系统疾病的尿常规检查

2014-05-30 02:21马菊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5期

马菊

摘要:本文针对泌尿系统疾病检查过程中的尿常规检查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研究尿液性状检查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尿常规检查异常进行了讨论,能够作为实际泌尿系统尿常规检查工作的参考。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尿常规检查;检查结果;异常的判断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32-01

1 引言

尿常规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检查和诊断的重要部分,通过尿液的基本性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人的病症类型及严重程度。当前大多数医院,在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时,都将尿常规检查作为重要的检查程序,这是由于尿液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反应患者肾脏、泌尿系统的基本功能特征。实际中,尿常规检查的内容和结果的判断不仅对于临床的疾病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患者如果能够掌握一定的判断方法和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对个人身体有所理解,从而更好的进行治疗和预防。

2 尿液性状检查的主要内容

尿常规的检查主要是对尿液基本性状进行严查,例如其基本的尿量、尿液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1 尿量的检查和判斷:

尿量的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尿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通过尿量的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患者的肾脏及泌尿循环系统的功能。正常成人每天的尿量在1500-2000ml之间,以此为标准可以通过尿量的多少进行病症的诊断。在医学上,将24小时内的尿量少于100ml的称为无尿。当患者存在这种情况时,可以基本判断其肾脏出现问题,例如肾前性(如休克、失水、电解质紊乱等)、肾性(如急慢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后性(结石、肿瘤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等;当24小时内的尿量多雨2500ml时称为多尿,多尿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当出现这种病证时,患者一般会存在肾脏疾病,例如肾小管功能不全等。尿量的多少是用来判断患者肾脏疾病的重要的依据。

2.2 尿液的物理特征:

尿液的物理特征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以及气味等。

尿液的颜色是判断病患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判断身体状况的基本参量。正常尿液的颜色基本呈黄色,其深浅与尿量或者身体代谢因素有关,例如当提问较高、尿量较少时,尿液颜色较深,反之较浅。尿液除了与新陈代谢的状况有关之外,还与服用的食物和药物有关,有些带有色素的药物会导致颜色呈现异常状态,在这一点患者不必担心。但是,还有几种颜色的尿液是患病的表现:血尿。血尿颜色与血液相同,当出现血尿时,可能由于肾脏疾病有关,应当及时进行其他的全面检查;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当出现这种颜色时多时由于血管内或泌尿系统内溶血导致;乳糜色,当尿液颜色为白色乳糜样,则主要是由于丝虫病等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阻塞所致。

严格来讲,尿液透明度是尿液颜色检查的一种。正常尿液的颜色是透明的,放置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轻微混浊。从身体酸碱性来区分,碱性尿液的放置或者风干之后会出现灰白色的结晶,而酸性尿液放置或者风干之后产生淡红色结晶,无论出现哪种颜色的结晶都不能判断身体状况是否出现病变,而是要根据身体基本特征来判断。但是,如果新鲜尿液呈现混浊状态,则要立即进行其他检查,因为,当血尿、脓尿、菌尿等出现时,都会导致尿液产生混浊。

尿的气味也是尿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正常尿液具有一定的氨味,但并不强烈,当然这也根据身体当时的情况判断。但是如果新鲜的尿液出现浓重的氨臭味,则说明患者可能患有慢性膀胱炎和慢性尿潴留;而如果具有浓烈的粪臭味,说明患者泌尿系统可能遭到大肠杆菌感染;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有苹果味。

2.3 尿液的化学特征:

化学特征是尿常规检查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通过一定的化学测试手段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判断。主要检查的化学特征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尿液的酸碱度。酸碱度是尿液化学特征的主要表现。正常人体尿液的PH值约为6.5,根据人体基本新陈代谢不同可能会呈现中性或者弱碱性。如果尿液的PH值超过这一范围,那么既可以进行初步的人体状况判断。一般而言,酸性尿可见于高蛋白饮食、酸中毒、发热、严重缺钾、痛风,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维生素C等。碱性尿见于进食多量蔬菜水果、碱中毒、I型肾小管酸中毒、服用某些药物如碳酸氢钠、噻嗪类利尿剂等。

尿液的比重。严格来讲,尿量的比重属于尿液的物理性质,但是在尿液的常规检查中,比重需要通过化学手段进行测量。正常成人在普通饮食下尿比重多波动在1.015~1.025 之间,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尿液比重都属于病变特征。病理性尿比重降低可见于慢性肾功能损害、肾小管浓缩能力减退、尿崩症等。糖尿病,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和高热等脱水状态,尿比重上升。尿比重可粗略代表尿的渗透压,以此测知肾浓缩功能的大致情况。

3 几种尿常规检查异常结果分析

3.1 尿中白细胞异常:

白细胞异常是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在检查报告中共,如果尿长轨白细胞出现大量的+,则代表泌尿系统处于感染状态,另外还有可能为尿路结石或者结核等。如果患者存在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则可以基本判定为尿路感染。对于医生而言,如果病人诊断了尿路感染,则需要对其尿样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的药敏特性,选择性的进行抗生素治疗。

3.2 尿中红细胞异常:

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存在红细胞的,因此,一旦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检测量超过3个+,说明泌尿系统中一定存在问题。常见的红细胞异常所产生的原因包括泌尿系炎症、结石、肿瘤、肾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在经期时,其红细胞的数量会增加,因此,在检查中要特别注意。

3.3 尿中尿蛋白异常:

尿蛋白异常在临床尿常规检查中非常常见,如果尿蛋白呈现阳性,不一定是病变所致。在日常生活中,当剧烈运动时,尿中蛋白的量也会急剧增加。如果在检查过程中,24小时内的尿蛋白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则基本可以判定泌尿系统存在感染或者肾脏有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全面检查。

4 结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尿常规检查的内容有很多,不同的检查结果所对应的症状是不同的。但是,并不是检查结果异常就说明一定存在问题,而是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连续性的诊断,从而确定最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殷涛. 关于尿常规检查中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09,2.

[2] 王美瑞. 尿液镜检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