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容宇 阳萌
摘要:目的:研究文理科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倾向的联系。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我省5所高校文理科大学生500名,按文理科类别分为文科生组和理科生组,其中文科生组240名,理科生组260名,应用孤独感量表(UCLA)和手机依赖测量表(MPAI)对文理科大学生孤独感及依赖情况进行测量,并观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倾向的关系。结果:文科生组MPAI主要项目测量评分明显低于理科生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大学生MPAI总分、逃避性及失控性因子均低于文科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的得分情况和手机依赖因子的得分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文理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和孤独感呈正相关关系,理科生的手机依赖感和孤独感高于文科大学生,且孤独感很大可能的加强了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
关键词:文理科;大学生;孤独感;手机依赖倾向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27-01
本文主要对我省5所高校500名文理科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孤独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我省5所高校文理科大学生500名,文科生组240名,男女比例132:108,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19.5±3.7)岁,新生110名,老生130名;理科生组260名,男女比,129:131,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19.4±3.4)岁,新生115名,老生145名,两组大学生性别、年龄及新老生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应用MPAI对500名文理科大学生手机成瘾情况进行测量,该量表中的17个项目中超过8各项目者则视为对手机有依赖倾向,并采用国际1-5级别(从不0分、很少5分、有时10分、经常15分及总是20分)的标准进行评分[1]。同时该量表中的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以及戒断性因子采用国际手机依赖1-4级别(轻微依赖5分、中度依赖10分、重度依赖15分以及无法离开20分)的评分标准进行测量[2]。本研究所用量表结果效度中的x2/df为2.67,GFI为0.91,RESM为0.04,CFI为0.89,以及IFI为0.90。应用UCLA量表对500名文理科大学生孤独感进行测量,并以国际评估标准的1-4级为评分依据,评分高者则视为孤独感强。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并应用多元回归法(F值、t值、B以及R2)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大学生MPAI主要项目测量情况:
本研究中MPAI17个项目中位居前6位的项目分别为手机用时长于预期、用手机调解心情、无手机有失落感、长时间用手机影响睡眠、学习的效率降低以及未开机的焦躁心理,文科生MPAI主要项目测量评分情况明显低于理科生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习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大学生MPAI主要项目测量评分对比(x±s,分)
大学生MPAI测量主要项目 文科生组(n=240) 理科生组(n=260)
手机用时长于预期 2.59±1.30 17.63±1.12
用手機调解心情 2.61±0.91 17.62±0.93
无手机有失落感 2.60±1.30 16.98±1.54
长时间用手机影响睡眠 2.50±1.60 16.85±2.31
学习的效率降低 2.31±1.61 16.77±3.02
未开机的焦躁心理 2.31±1.71 17.05±2.09
2.2 两组大学生MPAI中的4项因子评分情况:
文科生组MPAI4项因子评分情况明显低于理科生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MPAI因子类别 文科生组(n=240) 理科生组(n=260)
失控性 15.0±4.5 19.1±4.4
逃避性 7.3±1.8 11.2±2.0
低效性 3.8±1.8 7.7±2.6
戒断性 12.3±3.6 16.5±2.8
因子测量总分 38.4±9.6 54.5±10.1
2.3 文理科大学生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倾向关系:
大学生UCLA的评分越大则MPAI的总分及因子评分越大,即文理科大学生的孤独感和手机依赖倾向呈正相关(r=0.264,0.207,0.310,0.241,0.196;且P<0.05),详见表3。
MPAI变量 F值 t值 B R2
失控性 22.72 4.78 0.19 0.15
逃避性 5.09 2.26 0.07 0.04
低效性 24.98 5.00 0.04 0.16
戒断性 8.72 2.98 0.10 0.09
总分 20.17 4.50 0.38 0.09
3 讨论
研究研究显示,在大学生MPAI主要项目的测量中文科生组的MPAI评分情况明显低于理科生组,与韦耀阳等研究中文理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心理抗击能力程度不一有关[3]。同时也与文科大学生接触的感性知识多于理科大学身接触的感性知识,且手机着互动性、可操作性、功能性以及虚拟性等特点,且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大学生因孤独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迎合了大学生排遣郁闷等负面情绪的需求。同时文理科大学生的MPAI4项因子研究情况显示文科生组的失控性、逃避性、低效性以及戒断性均低于理科生组,表明手机依赖倾向严重的理科大学生在健康因子程度低和互动少,从而加大了理科生的孤独感。在应用多元回归法对MPAI及UCLA进行分析,大学生UCLA的评分越大则MPAI的总分及因子评分越大,UCLA与MPAI呈现为正相关,也表明了文理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和其孤独感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转换的关系。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倾向和其自身的孤独感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文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倾向和孤独感明显少于理科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姜永志.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9(1):41-42.
[2] 韦耀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6(1):83-84.
[3] 李源晖.安徽省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相关分析[J].中国校医,2013,27(6):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