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静 王文婷 郝元海 马聪聪 孟昭阳
摘要:传统认为五苓散为太阳之邪不解,循经入腑,导致膀胱气化失常、津液代谢紊乱,为太阳蓄水证。本文通过分析原文、方药等得出五苓散不同的作用机理,为指导临床治疗提出不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五苓散;蓄水证;脱水症;气化;津液代谢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22-01
不少注家将五苓散证称为太阳府证,见于伤寒汗后损伤正气,邪气由太阳表传至经府,致膀胱气化不利,认为是太阳之邪,循经入腑,以致热与水互结在膀胱所致,循经入腑,影响膀胱的功能,导致气化失常,津液代谢紊乱。称之为太阳病蓄水证,主要以小便不利为主要临床症状,凡小便气化不利或小便不利为兼证属膀胱气化不利者皆用五苓散。而通过仔细阅读分析原文,可以看出许多值得商榷之处,需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首先解答什么是蓄水证,所谓蓄水证,是水液的代谢异常,是水液的排泄出现问题[1],水液的正常运行在《素问•经络别论》中有较为详尽的描述,即"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属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属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是说饮食进入人体胃腑后,经胃的腐熟,饮食中的水谷精微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津液,全身输布是通过五脏六腑生理功能共同完成,通过三焦完成水液代谢全过程。《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是行水通道,而膀胱是贮水之器,水液通过上中下三焦最后注入膀胱,最后通过膀胱排除体外。综上蓄水证可分为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内蓄及三焦气化失司,水液不布。
再者《伤寒论》中提及五苓散证原文中病症形成,即发病原因,如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通过原文可以看出五苓散证出现在太阳发汗或自汗出后,《灵枢•本藏经》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之应"。人体水液的排泄,外出皮肤腠理既是汗液,由三焦下输膀胱即为尿液,汗和尿都是体内的水液,只是出路不同,因此会有汗多尿少,尿多汗少的现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管是伤寒、中风病症,本身太阳病即发热、脉浮,为邪气犯表,正气聚于肌肤腠理抗邪,防止邪气入里传变出现的临床表现,在此过程中水液是升提向上、向外的趋势,太阳病汗出而解。因此太阳病经汗后,尤其是三焦气化不足的患者,下输膀胱的功能应相应减退,通过发汗后津液短少患者会出现消渴,下输膀胱功能减退则出现小便不利,此时应是津液不足,恢复三焦气化,补充津液,而此时的机理与治疗与蓄水证相去甚远。
在看五苓散原文与方药,涉及五苓散条文中其中反复强调"渴欲饮水""意欲饮水""渴而口燥烦"等,其为津液耗伤的标记,而如果是膀胱蓄水证,则其最明显的小腹胀满却未在条文中提及,且其小便不利远非膀胱蓄水有尿、排尿困难,而是小便量少,点滴不畅,渴欲饮水加上小便量少,条文中津液不足,津液耗伤的症状特别明显。再者传统认为五苓散为邪气循经入腑,水与热结,结于膀胱,五苓散是有利水兼清热的作用。分析五苓散方药,其中利水作用有猪苓、茯苓、泽泻,而只有泽泻味咸微寒[1],稍有清热作用,余均无清热作用,称其为清热利水太过勉强。而且治疗水与热结而致小便不利不是五苓散,而是猪苓汤。如《金贵要略》云: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猪苓汤中除利水药之外阿胶育阴,滑石甘寒利窍。尤在泾分析:"无形之邪,入结于脏,必有所据,如渴者,水与热得,而热结在水" [2]。
再者五苓散方劑组成及服用方法,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从伤寒论原文中可以看出整个五苓散方中的药量是非常小的,古代一两等于24铢,除了泽泻一两六铢,其余都不到一两的剂量,且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方寸匕即用药勺舀出一勺和着米汤服用,那药量更小了。如果将五苓散理解为单纯的水蓄膀胱,小便不利,用五苓散利水消肿,则非常的不合理,一是药量少,用那么少的量去利水消肿显得力量非常薄弱,二是既然已经形成水蓄膀胱病症,用白饮和服再补充水液就不符合常规逻辑。如果运用太阳膀胱蓄水症解释,则喝进去的米汤会加重膀胱腑的负担,进一步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形成恶性循环。且原文后嘱多饮暖水,与太阳膀胱蓄水证的治疗非常矛盾,因为太阳蓄水是不缺少液体的。原文中特别强调"少少与之"提醒"饮水多必喘",饮水多量后出现喘息为水饮凌肺,是津液不布,饮水积聚的表现。因此五苓散不能单纯的用利小便来概括其作用。
因此五苓散证正确的理解非传统认识水与热结在膀胱腑,形成太阳蓄水证。从正常的水液代谢过程来看,既然不是膀胱气化出问题,则是行水道路出现问题,即三焦气化不利,影响水液代谢与调节。而且五苓散所治"蓄水证"也非传统意义上水蓄膀胱,而是因饮入之水不能正常的水液代谢过程,三焦不能完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导致水饮停蓄,正津不布,使之成为不被机体所能利用的水邪,在三焦不同部位走蹿,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水饮凌心可致胸闷心悸,水饮凌肺可致咳喘,水停中焦可致心下痞,水停下焦可致腿肿等[3]。是气不化水的表现,若如果恢复三焦气化,则其所饮之水达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被机体正常代谢吸收,为机体所利用,则不存在气不化津,水液变居不动的症状。对于五苓散最重要更有临床价值是治疗脱水症,脱水症即三焦气化不利,机体津液短少,在机体津液耗伤的前提下,需要给机体补充水分。而补充水分的过程就是恢复三焦气化的过程,五苓散补充的水分即"多饮暖水",恢复气化即"白饮和服方寸匕"。通过五苓散方药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茯苓、白术健脾化湿,泽泻、猪苓渗湿利水,尤其是泽泻,是发挥渗利作用,给阳气一个指令,桂枝温阳化气,共同达到温阳化气的作用。"胃中干"说明大汗出后,水液没有了,津液短少,阳气外浮,导致"欲得饮水"的状态,此时当务之急是一是补充水分,二是恢复气机升降出入,让阳气恢复气化功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时方寸匕的药面即是三焦气化功能的指令,白饮既是补充体内缺少的津液。
综上得知五苓散可内通三焦,外达皮腠,通阳化气。主要是通过恢复三焦气化功能,调节水液代谢,同时解决津液不足与津液不布两个方面,应用补津行津的方法,多饮暖水补充丢失的津液,应用五苓散化气行津,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
参考文献
[1] 李克绍.伤寒解惑论[J].中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7~28.
[2] 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2.
[3] 舒友廉.刘渡舟应用五苓散方经验[J].北京中医,19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