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
摘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体验,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增强幼儿应对挫折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如何对幼儿开展恰当的挫折教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更是重点课题。对于幼儿挫折教育,目前社会各界存在很多争论。笔者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开展科学的幼儿挫折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章可循的。
关键词:体验 信心 挫折 奋进
所谓挫折教育,指在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使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和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在幼儿期孩子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受一点苦和累,经历点挫折,学会从挫折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许多孩子的家长仅仅注重物质方面和成绩单,而对独立生存能力、不怕苦、不怕累、敢于面对挑战的这些精神却缺乏高度的认识,但这些精神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交际的能力,这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些困难,以便将来自己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以下是我对挫折教育的阐述。
一、运用好挫折之“法”
1.帮助孩子对挫折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抗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前提。孩子虽小,但是已经对抽象的事物有形象的认识,实施应用这项教育时,我们有必要向孩子展示一些在抗挫折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通过这些生动而直观的故事,孩子们会真实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不再对挫折产生恐惧和退缩,能够直面学习、生活、甚至人际交往中各种困难,培养孩子敢于吃苦,勇于挑战的精神,进而达到对这种教育方式的接受和认可,有效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
2.消除依赖心理。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幼儿设置挑战挫折的机会,让幼儿能享受到在挑战挫折成功后带来的喜悦。例如优优是个怕黑的孩子,因为在游戏中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僵尸形象太多,再加上平日家长的渲染,使他对黑暗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所以平日里尤其是晚上所有的工作都要由父母代劳或者协助完成,在黑暗惧怕的环境下也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为了帮助他消除对黑暗的恐惧,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优优的小被子放到了“小庫房”的一个角落,当然库房是在教学中临时设计的,目的就是让他在脱离老师和同伴的环境下能独自找到被子。起初优优因为惧怕而止步不前,在老师说明了被子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班里的所有孩子都在等待他拿到被子一同休息睡觉的引导后,优优终于慢慢地走向了那个小库房,找到了他熟悉的小被,抓起就跑回教学现场。优优红扑扑的脸蛋上充满了喜悦,他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环境下完成了任务,挑战了恐惧,收获了喜悦。
二、利用环境设计,进行挫折教育
针对孩子涉世尚浅,没有遇到太多实际挫折的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当然情景设置要适度,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让孩子们在“逆境”中慢慢地成长,逐渐提升抗挫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难度各异的闯关游戏就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好办法,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最大的乐趣,能在感兴趣的游戏中挑战困难,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耐力、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设置好行而有效游戏模式,能大大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对于孩子们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而应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可以给他们讲描写正义、抵抗邪恶的故事;看反映友爱、智慧与勇敢的影片;读一些名人的传记。切忌用妖魔鬼怪的故事来吓唬孩子。如,给孩子讲了《小红帽》的故事后,启发孩子要向故事里的小女孩学习,机智灵活、勇敢镇定,战胜困难,摆脱困境。
当然,家长和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做好模范带头的任务,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和认识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培养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当然是好的、可取的),以我们的践行培养孩子们好的品格(不怕挫折,敢于面对现实,知难而进),进而能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在一起往往属于“离不开又见不得”,既是朋友又是敌人,这种转变瞬息万变,所以在教学中把这种现象合理地有效利用,对培养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也是有好处的。让他们在接触中增进交流和学习,在“冲突”中感受挫折,学会化解问题的办法,培养他们更好的适应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借助幼儿同伴给予他们更多的能力、信心,对他们的进步表现要及时表扬,让他们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友爱,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五、与家长共同努力,强化幼儿挫折教育
孩子对挫折的态度,往往是父母对挫折的缩影和折射。因此,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为改变孩子的依赖性,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如让孩子外出独立问路;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适当批评等;家长在家务劳动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帮着一起做;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孩子要参与讨论,使他们意识到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想办法出主意,总能战胜困难的。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家长要给孩子赞扬与鼓励,这样能使孩子正确地面对失败,敢于尝试,提高坚持性。
适度的挫折,有利于耐挫力的培养,但挫折强度太大,或受挫的频率太高,超过孩子的承受力,则适得其反,将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使孩子畏惧挫折,遇事不敢去做,变得缩手缩脚。有些孩子甚至会由此变得冷漠、忧郁、情绪过度紧张。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性,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开展幼儿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好幼儿教育事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利国又利民!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