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淮 唐慧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自然就承担着“减负增效”的使命。
关键词:身心健康;减负增效;教师;导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再一次重申:“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虽然党和国家多年来高度重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当今的中小学教育,减负已到了十分紧迫的地步。
一、中小学教育减负的原因
1.过重的学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过重的负担和压力对学生身心的摧残如过大的风雪摧毁幼小的树苗,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伤害。人生的青少年阶段就如大树的幼苗期,要想健康度过这一成长的关键期,就必须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恰当的培育。研究表明:青少年是人体心肺等主要器官的敏感发展期,如果在敏感期内有目的地加强锻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过了这个阶段,所遭受的损失是在成年后难以弥补的。学生如因过重的学业负担而缺少必要的体育锻炼,其身体发育必将受到明显的影响。
2.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第三条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第四条规定: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教师教学行为就谈不上关爱学生,谈不上遵循教育规律,也谈不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更谈不上维护学生权益。
3.当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当代的教学要求我们更多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多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多地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多地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多年来,“高负担低效益”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的顽疾。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当代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积极投身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时代改革大潮中。
二、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和减负增效的主要做法
要做到减负增效,就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成因,认真探讨教学增效的办法和途径。只有找准了过重负担的成因,摸准了教学增效的办法,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地实施减负增效。
我们认为造成学生学业过重负担的因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因素中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既有学校因素,也有校外因素。学校因素中又有学校管理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校外因素中,包括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以上各种因素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许多因素甚至还相互交叉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减负工作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工程,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在诸多因素中,我们认为,學校是教育教学施行的主阵地,教师是学校教育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轻负担学习的主要保证,学生是教育教学参与的主体。因此,在学校范围内,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就必须抓住学校管理、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效能四个环节,认真研究并把握它们各自的运行规律,努力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这样减负才有可能,增效才能实现。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学校范围内,减负增效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要有正确之导向
学校是教育施行的主阵地,学校在减负增效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面对下一代不断下降的身体素质,学校领导绝不能继续奉行唯智育论、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每一所学校都应该确立正确的导向: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减负政策,全面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全面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素质。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全面承担起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责任。
2.教师要有主动之为
教师是学校教育实施的主体,教师在减负增效中承担着关键责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觉树立“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坚定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求,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和学生成才观,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全面承担起减轻学生负担的责任。
3.课堂要有效率之实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主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减负增效中起着关键作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素养,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积极从事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用最少的时间投入,换来课堂教学效率最大的提高。唯有如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关键作用。
总之,减负增效迫在眉睫,当代教师肩负着减负增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话教育热点2009.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