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爱情中的悲剧色彩分析

2014-05-30 20:55张晓冰
理论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安娜悲剧爱情

张晓冰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一名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在世界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眼里都是鲜活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代表。安娜的人间悲剧在我们身边上演,每个善良的人都为安娜的归宿感同身受,痛苦不堪,在她跳下轨道的一刹那让读者的心为之一颤,让人产生撕心裂肺的疼,深入骨髓的痛。为什么善良、美丽的安娜没能最终得到自己的爱情?沐浴在爱河中的安娜为什么无法承受生命之重?我们看到的是悲剧,更是那难能可贵的爱情。

[关键词]悲剧;爱情;安娜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099 — 02

被列宁称作“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以其细腻的笔锋和扎实的文学素养成为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批判主义文学巨匠。充满艺术技巧的笔触和时代的责任感使我们不仅惊叹伟大作家的细腻情感,更为其笔下丰满的人物所打动。

小说发表于19世纪70年代,那个社会变迁、思潮涌进的时代。古老与新奇、守旧与创新、旧秩序与新秩序相互碰撞,相互交错。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将倾覆和颠倒。人们的思想意识受到强烈的冲击。是清醒、是混沌、还是呐喊与斗争?作家托尔斯泰如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人一样感到彷徨和矛盾。一则妇女因爱情而卧轨自杀的新闻促使作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一时期的家庭悲剧。

一、迷人的爱情,炙热的情感

(一)相遇、相知

“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机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1〕,这一连六个“迷人”,迷倒了众多读者,更迷倒了那年轻的沃伦斯基。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解矛盾,在车站认识了沃伦斯基。沃伦斯基身体健硕,气宇轩昂,有着沉静和果敢的面孔。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和娇子。对于追求时尚和爱慕虚荣的女孩来说有着不可阻挡的魅力。当然,已为人妇的安娜并没有立即钟情于眼前的年轻人。安娜以 “过来人”的角度审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对于一个孩子的妈妈——安娜而言,八年沉闷的婚姻生活已逐渐吞噬自己炙热的爱情之火。哥哥的婚姻和自己的婚姻都是不幸的。正如书上所写“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不够成熟、阅历尚浅的沃伦斯基在安娜的眼中开始时只不过是轻浮的,追求一时享乐的年轻人。随着沃伦斯基的大胆追求,安娜逐渐倾心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这次偶遇安娜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同时也开启了悲剧的序幕。

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相遇看似偶然,实则有着必然的因素。一个潇洒不羁,一个热烈奔放。一个翩翩少年,一个婚姻不幸。一个未娶,一个追求爱情。沃伦斯基为安娜可以放弃一切,安娜为沃伦斯基可以背叛家庭。诸多的因素使得两人的结合成为必然。在社交场合的多次“偶然相遇”,与沃伦斯基同处马车中的兴奋、甚至有些焦虑与不安,让安娜坚信那美好的,让人脸热心跳的爱情已然来到身边。

(二)相爱、相恋

安娜的莫斯科之行并没有对哥嫂的婚姻带来明显的起色,然而沃伦斯基狂热的追求使安娜本来对婚姻心灰意冷的内心带来温暖,使她重燃对爱情的渴望。沃伦斯基制造了多次在社交场合里与安娜的“偶遇”,在一次舞会结束后勇敢的沃伦斯基终于正式表达了对安娜的爱。多次的相处,彼此的依恋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和猜测。刚刚处于爱情当中的安娜既兴奋又心神不宁,舆论的影响毕竟是巨大的。安娜的丈夫相貌丑陋,整天醉心于名利之中。他身居要职,地位显赫却一心向上爬,典型的官僚分子,家庭生活中与妻子的沟通也是毫无感情而言,犹如同自己的女秘书布置工作一样。乏味单调的夫妻生活令人感到厌倦和枯燥。婚姻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上天的安排,而不是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炙热情感。面对沃伦斯基和自己妻子的流言蜚语,他并没有指责妻子的不忠,令他不能容忍的是外界的猜疑和议论。虚伪和自私的丈夫加快了安娜走近沃伦斯基的脚步。安娜醉心于沃伦斯基的善良和果敢,沃伦斯基钦慕安娜的美貌和安娜对爱情的执着。两人最终走在了一起。

寻找到自己爱情的安娜没有向其他妇女一样偷偷的与情妇鬼混,面对丈夫的质疑她坦然承认与沃伦斯基的爱情。她所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欢愉,更是心理的满足,即使受到大家的非议与不解,即使被上流社会排挤在外。安娜如飞蛾扑火般拥抱自己的爱情,哪怕结局是悲惨,是毁灭,亦或是前途渺茫、万劫不复。丈夫卡列宁对于妻子的出轨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不屑,他只想维持家庭表面的完整即可,不管妻子与情人的幽会,不管外界对这个家庭的嘲笑和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与丈夫离婚,无法与沃伦斯基合法生活在一起的安娜,在与命运的抗争中,也失去了自己的儿子。种种的阻挠和牵绊不仅没有使安娜退缩,反而加剧了她逃脱世俗的勇气和决心,义无反顾地与沃伦斯基生活到了一起。安娜内心世界的独立和警醒是对贵族世界的叫嚣,她对世俗成见的蔑视使之成为这个社会的敌人。安娜是决绝的,在通往自由的道路她并不孤独,沃伦斯基的猛烈爱情供养着她,滋润着她。

二、时代的悲剧及悲剧的根源

作为社会基本组成成分的家庭是托尔斯泰关注的重点,每个家庭成员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收获和得失与那个时代紧密的联系到一起,社会的动荡和变迁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家庭。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整个国家的时候,一切原有的伦理道德受到冲击,道德体系的沦丧和家庭关系的再建立成为必然。新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未来发展方向让更多的人把社会的变迁与自己的命运紧紧相连,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思考和行为方式都是为未来找寻出路。

处于这个时代上流社会的贵族和地主阶级是疯狂的,贵族们过着奢侈和迷乱的生活,地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变得越来越露骨和肆无忌惮,所有的一切如黎明前那段最黑的黑暗,每天都在上演着末日到来前的疯狂。

(一)时代的背景

出身贵族的安娜从小锦衣玉食,受到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多愁善感的性格使她娇媚、感性,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气质迷倒众生。内心深处满怀对爱情的美好愿望,甚至有时对感情是有洁癖的,她认为美好的爱情不容一点瑕疵,是完美的,是两情相悦的。爱情对于安娜来说是生命,是生活的全部。浸淫于尔虞我诈,腐朽肮脏官场中的丈夫怎能理解妻子的小浪漫,小性情,小情趣。性格不同,对爱情理解不同,对生活态度不同的两个人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故事发生在一段黎明前最黑暗的时代,作品展现给世人的是满满的不幸和刻骨铭心的悲剧情节,与其说是家庭的悲剧,不如说更是时代的悲剧。安娜与卡列宁家庭的悲剧是这个时代千百万个家庭悲剧的缩影与集中体现。书中描写了几个家庭,其中以安娜的家庭为主线,这个家庭中矛盾更为突出,戏剧性更强。同时作品中向人们再现了那个时代城市与农村的生活场景和基本的社会秩序,新思想、新思维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冲击着人们的肉体和灵魂,在时代的大潮中涌现了作家对那个时代的感慨、反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追求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前行者们不畏强权,试图摆脱社会和道德的束缚,他们所向往的不仅仅是自身幸福,更是为同处于一个时代当中的人们奔走呼号,助威呐喊。

在这个时代中悲剧的特征表现在主人公之间突破世俗的“非道德之恋”,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与社会的不相容性以及不能善终的结局,从某种层度上说是“始乱终弃”。安娜?卡列尼娜所向往的、所追求的、所不可逆转的属性恰恰是大多数读者所盼所想,代表着更多崇尚自由,追求爱情的女性心声。世俗的叛逆性和挣脱牢笼的短暂成功使得广大读者为之鼓舞并为之呐喊,然后故事结局的悲惨又扼杀了人们的美好憧憬,使读者在唏嘘之余不免对安娜给予了太多同情。

(二)个性的差异

70年代的俄国经受着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面临农奴制度改革的洗礼。焦虑、不安、希望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成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人们所熟悉的一切都乱了,社会秩序被推倒重建,人们的内心世界也面临颠覆性的改变。对立、矛盾的社会状态使小说中弥漫着灰暗和死亡的色彩。安娜的悲剧色彩源自叛逆和对现实社会的不盲从。

1.与同时代女性的差异

无论从气质、容颜、出身,安娜远远超出了同一时代的女性,外貌上卓越,气质上突出,加之出身的高贵,这一切都在显示着安娜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和高贵雍容。良好的家庭与社会教育使安娜成为大家闺秀,知书达理,饱读诗书。所有的这些使安娜能够超越其他女性,具有独立的性格和进行冷静的思考,没有被社会的浪潮吞没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在行为方式上安娜的行为更是为其他女性所不理解,上流贵族社会的妇女几乎都在“伦理道德的框架下”放纵自己的情感,声色犬马,纵情人生,背叛家庭、丈夫,追求身体上短暂的欢愉。表面上这些贵妇是忠于家庭和丈夫的。虚伪与真实成为安娜和其他贵族妇女的重大区别,安娜在形式上也如同他们一样,但她所追寻的是精神的欢愉,她渴望摆脱精神的奴役,支配自己的命运。

安娜的追求体现了人性的解放,是对人性的尊重。然而这种进步思想被贵族上流社会看作是异端和叛逆,是对腐朽思想残余的宣战。安娜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可惜人单势弱,寡不敌众,以个人的力量挑战强大的农奴制度及其行为准则。

2.与丈夫的对立

与封建官僚卡列宁的结合,是在母亲的一手撮合之下,带有极其浓重的政治婚姻色彩,安娜对婚姻的向往与追求在现实面前被击打的支离破碎。两人毫无感情基礎,没有共同信念和共同语言,婚姻的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一场上流社会的交易。而安娜是牺牲品,无爱的婚姻除了给她留下一个可爱的儿子,再无其他。

在苦闷的婚姻里,安娜没有丧失自我,没对有停下追求个性解放的脚步,沃伦斯基的出现唤醒了安娜爱与被爱的追求,如干渴的大地渴望雨露,滋润着安娜的心灵,如温暖的春风沐浴安娜的灵魂。正如那首诗里写道“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三、结语

安娜的结局是悲惨的,与沃伦斯基相遇之地—火车站成为了她结束生命的地方。沃伦斯基在这场情感纠葛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堪,安娜与贵族社会的抗争最后如一粒尘埃归于尘土,一如既往的上流社会没有因此停止自己的喧嚣和放纵,安娜的抗争没有激起惊涛骇浪,如一片落到湖面的落叶仅仅留下涟漪。命运之神仿佛与安娜开了一场玩笑,由爱到不能承受爱,由令人欣喜的开始到最后以身殉情。安娜的情感之路无疑是坎坷的,生命之路也很短暂,正直大好年华,青春豆蔻的年纪以身卧轨。那万恶的封建农奴社会的铁笼为何如此坚不可摧?在我们为悲剧流泪的同时,也为安娜鼓掌、呐喊,个人的力量是卑微的,却又是伟大的。安娜以一己之力动摇了上流社会百年不变的道德观和处事原则,在混沌不堪的当时社会,谁敢如此奋不顾身、舍生取义?安娜作为追求自由权利的女性代表,她在得到人们尊重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她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哪怕爱来的那么短暂,如此脚步匆匆!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安娜的爱情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感动世人!

〔参 考 文 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易俊,译.广州:广州出版社,2006.

〔2〕郑体武.俄罗斯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俄〕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M〕.戴启篁,译.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漓江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安娜悲剧爱情
伟大的悲剧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安娜的生日(上)
安娜的生日(下)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小猫安娜
爱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