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明
摘 要:根据荷兰合作银行2015年7月发布的全球乳业20强排名,2014年有一家中国乳企伊利集团连续两年进入全球乳业10强,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乳制品行业在面临外部驱动力(国家层面、全球乳企竞争)和内部驱动力(国民内需)的情况下,如何从根源上看待中国乃至全球乳业所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利用中国特有的养殖条件,发展大型、集约型牧场,从收奶环节上严控奶源质量,抓好乳制品企业发展之根本,也是国家乳业发展之根本。
关键词:大型;集约型牧场;乳企发展战略;牧场建设;原奶质量;养殖模式;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
一、乳业发展,尤其是奶源基地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性
奶业是属于食物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近十几年来,我国奶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到了2015年6月2日,全国奶牛存栏数1460万头,同比增长1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牛奶产量3725万吨,同比增长55%,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国家投资改扩建奶牛养殖场1000个,支持养殖企业进口良种奶牛19万头,优质乳业基地进一步扩大。乳业在稳定“菜篮子”、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乳业基地是奶业发展之根本:原奶是乳业发展的核心,而乳业基地的建设为原奶的生产提供了保障。我国奶业由于其养殖方式落后、育种体系不健全、奶牛单产水平低、乳企之间的恶性竞争等因素阻碍着乳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乳业基地的建设,正是结合区域布局、企业的具体情况,具备条件提出综合设施,为乳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原奶生产保障:原料奶在生产过程中如何保障质量,如何保证饲草料生产、保真;疫病防治及奶牛健康,挤奶过程卫生管理与牛奶储存、运输等,只有通过建立标准化乳业基地,规模牧场才能控制上述存在问题。
3.扩大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强乳业基地建设,不仅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牧区保护草原生态圈;同时乳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如包装行业、建筑行业等的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措施。
4.乳企奶源的坚实保障:在奶源紧缺时,如何保持奶源市场有序运营,如何监管不规范收奶现象,如何从长远保证奶源持续稳定发展、其破解难点的良策是加强乳业基地建设。
二、世界各国乳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1.世界乳业发展历程
(1)世界各国乳业发展现状:近些年,世界各国牛奶产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响,乳制品价格大幅下降,原奶产量没有什么增幅,个别地区还出现了下降趋势。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和消费者信心的重建,乳制品价格开始回升,消费逐步恢复,拉动原奶产量继续增长。
(2)国际乳业未来发展趋势:2012年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下,各国牛奶消费进一步恢复,尤其是到了2015年第一个季度,全球奶量增速很快,但是原奶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趋势。欧盟出口配额的取消和澳大利亚与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都会对未来全球乳业发展格局带来不同的驱动力。
2.中国乳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1)中国乳业发展历程:自2007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整体乳业环境低迷,伴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人均收入水平增长、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乳品质量和随着消费者被再教育的成熟心态,对乳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直到2010年,中国乳业才慢慢走出三聚氰胺的阴影。
(2)中国乳业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66年以来,中国乳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乳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迅速发展阶段(1979年-1992年)、调整发展阶段(1993年—1998年)、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2007年)和平稳增长期(2007-现在)。
3.对比国际和中国乳业基地发展水平
(1)乳业基地养殖规模及模式:
1)国际乳业基地:亚洲:印度、巴基斯坦是南亚产奶大国,牛奶产量很大。印度在2009年奶类生产11004万吨,但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印度十分重视开发利用其丰富的奶水牛资源,其产量占奶类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印度、巴基斯坦位于“一带一路”路线上,未来与中国合作和发展的潜力巨大。
美洲:美国存栏奶牛中约94%为荷斯坦牛,45%为娟珊牛。美国乳业有奶价最低保政策,有效地保护奶农利益。政府高度重视奶牛良种繁育,形成了一套先进、高效的奶牛良种繁育体系。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技术服务为手段,有效的保障了美国乳业的产业化生产。
欧洲:畜牧业发达,欧洲的乳制品业也非常发达。德国是佼佼者。德国奶牛养殖规模因地区不同而差异很大,在东北部有很多大型牧场,规模超过5000头。96%以上牧场采用散栏式饲养。
大洋洲:新西兰以乳业出口闻名于世,又与中国签订了双边自贸协定。大部分是家庭式牧场,散养为主。从2012年起,新西兰南岛也出现了大型集约式牧场,奶牛头数在1500头。奶牛健康状况好,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重大疫病。
2)中国奶牛养殖模式及规模:中国乳业的饲养规模多为散养户,规模以小型为主。大规模集约型牧场很少。所以导致很多乳企都自己投资兴建大型牧场以确保奶源的供应和品质。近些年山东、江苏、上海等奶牛养殖业新兴地区,高效集约的大型牧场发展也非常迅猛,牧场总体占比为55%。
(2)中国原奶分析
1)直到2015年,随着国务院更进一步加强对乳业行业监管力度和一些新规定的出台,不仅提高了行业准人门槛,而且还保证了产品品质。根据国家权威机构调查,未来牛奶增量会以年均约5%涨幅增加。
2)原奶质量分析:原奶中的主要指标蛋白率、乳脂率、体细胞与美国、欧盟相比只有在细菌总数上略有差异。中国很多奶农正从小规模家庭式牧场转型为中大规模的集约型牧场,以便乳企更好地掌控原奶质量。同时,中国也正在加强饲草料、奶牛健康防疫工作以及原奶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运输环节。
3)原奶价格波动:受饲料价格、饲养环境、企业竞争、终端乳制品价格,尤其国际市场上全脂粉(新西兰GDT)拍卖价格的影响。
三、制约中国乳业发展因素
1.政商环境:乳业的发展及奶源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宏观层面国家的支持与鼓励。国外的牛奶生产大多有补贴和配额的限制,具有贸易保护主义特色。近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乳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大大促进了奶农的积极性和大规模集约型牧场的建设。企业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提高奶农从事乳业的积极性。
2.经济与社会环境:“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这对所有乳制品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保持快速发展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这将为中国乳制品行业带来20%的增速。
3.研发、技术环境:随着牧场360度管理体系的建立、优质奶牛育种、繁殖和饲养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原奶QS认证、乳品新品研发技术的不断涌现,带动了乳业基地的快速发展,使消费者对乳制品安全有了信心,进一步提高了乳品质量、销量和市场占有率。
4.中国人口现状: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1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2%,比上年提高029个百分点。增长的人口数量必然拉动消费需求,这必将推动乳制品消费的增长。
5.土地资源:根据2015年6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出具的报告显示中国耕地面积仅为18亿多亩,耕地资源有限,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会进一步加速我国耕地资源的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会推动奶牛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饲养。
不断健全、完善建设乳业基地是项长期工作,我们一切要以乳业发展为基础,夯实好这个坚实的基石,用以实现乳业基地健康、持续的发展。(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