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

2014-05-30 19:59杜晓雨
2014年51期
关键词:人口红利三农问题

杜晓雨

摘 要: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其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因为移民政策与中国户籍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为研究户籍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可借鉴国际移民的相关知识。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历程,然后根据国际移民所得分析放松户籍制度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人口红利;三农问题

放松户籍制度可以使劳动力自由流动,而且使相关人员得到相应的福利实现城市化。所以研究放松户籍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研究城市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国有9亿农民,“三农”问题历来为国策所重视,几十年来,中央一直不断出台惠农政策,希望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差强人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只有农民的数量减少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才能提高,每个农民的收入也才得到大幅度提升。农村人口的减少靠什么?只有靠持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最突出的問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得以升级优化,是当下第一要务,也是中国经济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根本保障。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与城市化息息相关。大家都知道,包括金融服务、信息网络服务、物流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紧密相连,农村并不具备发展服务业的基础,只有以城市为依托,才能谈得上发展服务业。城镇化的水平越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才越大,服务业的水平才能越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以及产业配套环境,这一切只有城市能够提供。只有城市才能孕育出高新技术产业。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内需不足。外贸虽然很重要,但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国内需求的持续景气才是长期根本。特别是在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认识到应该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增长。30多年的对外开放,外贸的边际效应正在不断降低,中国急需找到并培养新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内需。而刺激内需的最有效途径便是城市化。我国有9亿农民,占到总人口的70%以上。由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大大制约了其消费支出;农村严重缺乏商业网络,也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意愿和冲动,到城里购物虽然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却加大了农民的购物成本;再加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节俭消费习惯,这一切使得农民的消费需求长期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倍,所以只有把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才能在总体上提高国民的需求水平,而把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正是放松户籍制度将产生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到城市转为城市人口。经济活动主体在城市的聚集,促进了社会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换的发展。这一方面促使社会逐渐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个地区的贸易和分工合作,也有利于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过多人务农导致额外劳动带来的边际产出可能低于平均工资甚至为零,因此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城市人口必然会提高其边际产出,增加社会总产量,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是人口和资本由分散无序的状态变为高度集中的有序状态。城市化意味着城市中分工的深化,而专业化和分工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城市中创造和积累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农村,所以第二、第三产业高度密集的城市在发展城市自身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与提高,带动了城市和城市辐射区域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城市是企业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地方,也是知识外溢和技术创新中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技术创新的层出不穷,城市自然成为研究知识外溢、技术创新的基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聚集到城市,形成了产业的聚集。这种聚集带来了知识、人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产业聚集与生产要素聚集带来的知识技术外溢,在竞争的刺激下,推动社会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为经济增长获得推动力。

取消户籍制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然而户籍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结合户籍改革的历程,针对目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推进我国城市化改革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配套的政策措施与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同时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关键是剥离户籍的附加功能,使户籍功能独立于社会福利分配只发挥人口管理功能。要协调好民政、教育、卫生等各部门的配套改革,有步骤、分阶段地通过户籍制度及配套政策的改革来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降低准入条件,使更多有能力的人进入城市。降低准入条件,扩大准入条件涉及的人群,逐步实现人口自由迁徙。比如降低购房迁入条件,允许租房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迁入城市,能够租得起房也是能够在城市生活的表现;降低唯学历的人才标准。城市发展需要各个层次的人员,而不仅仅是高学历的人才。即使是没有学历的人员,只要其能掌握一门熟练技术能在城市生存,就应该准许其进入。(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6).

[2] 李其荣.国际移民对输出国与输入国的双重影响[J].社会科学,2007,(9).

[3]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J].经济研究,2010,(12).

[4] 蔡昉.户籍制度与劳动市场保护[J].经济研究,2001,(12).

[5] 蔡昉.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J].经济学动态,2011,(6).

猜你喜欢
人口红利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专家陈家泽:农村改革突破重点在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报纸类媒体三农问题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二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由“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陇原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