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冬冬 周丽娣
摘要: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自提出以来,便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本文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实证分析、原因及其影响等方面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类综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同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银行中国经济考察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关注,有关学者便开始采用多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很多不尽相同的结论。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内涵,紧接着对现有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理论内涵的研究综述
赛风、朱明春(1990)是国内较早的對产业结构趋同理论内涵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一种动态的收敛的演进过程[1]。陈耀(1998)也具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所呈现出来的除了上述特点还表现为产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体系越来越完善,空间分布越来越均衡[2]。后来随着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给出了比较综合的定义,如石涛、翻晓伟(2008)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区域经济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共同倾向,或者是有着不同自然禀赋的区域形成类似的产业结构布局,具体指产业内子行业的构成、地位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趋同[3]。
以上分析表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既是一个演变的结果,同时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表面上是通过各种指标的测算可以直观感受到的产业结构趋同性的不断增强,其实质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性的缩小对地区经济发展造成的一系列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4]。因此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一种中性的现象,要根据地区的不同来判断它的合意与否,而不能直接把产业结构趋同作为一个判断的结果。
三、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实证分析的研究综述
近30年,学术界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不同的地理空间、行业或产业的趋同度进行了度量和分析,下面我们从测度方法、空间范围和产业行业这三个角度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
(一)测度方法角度
在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众多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如齐雯靖 (2012)利用该指数分别从三次产业和制造业两个方面测度东北三省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程度[5],该方法虽然能够反应出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状态,但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只有计算出该地区多年的相似系数才能够捕捉到其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还有的学者利用克鲁格曼指数来进行测度,如孙根紧(2013)利用该指数对西南地区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西南地区工业行业结构趋同呈现局部化特征,仅存在于部分省份之间[6]。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对该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如Poncet (2003)从区际贸易角度证明了中国省区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7]。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我国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如高新才、周一欣(2012)用 趋同和 趋同两种检验方法对2000年以来西北五省的25个行业的趋同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工业行业确实存在同构的现象[8]。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霍夫曼系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也是测度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常用的指标。
(二)空间范围角度
在现有的研究中,空间范围、计算方法、时间跨度等因素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结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武舜臣、王 静(2012)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从能源约束的角度对我国三大区域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三大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性和差异性共同存在,这为以后该问题的探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9]。高新才、周一欣(2012)通过工业产值构成、霍夫曼系数等指标,对西北五省区2000年至2009年的工业行业数据加以测度,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工业内部行业层面相似性并不显著,但在支柱产业选择方面雷同现象则极为严重[10]。
我国学者对于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有学者认为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严重,如程丽雅(2006)根据相关系数等方法对长三角五个城市1990—2004年的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确实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并且有些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比较严重[11]。然而,陈勇江(2010)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有相似,但相似程度呈现出了明显下降的趋势,而且逐渐表现出异质性的态势,并没有出现恶性竞争[12]。
(三)产业行业角度
对产业结构状况进行测度主要有两种角度,一种是以某个地区整体的产业结构为对象,另一种则是选取所研究地区的某一产业为代表进行测度。如宋瑞敏等人(2012)对河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河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阻碍其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13]。宋志涛(2011)通过建立两期博弈模型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认为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场分割[14]。吴迎新 (2011)利用同构系数指标,对我国31个省的纺织业的产业结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7年我国纺织业同构性现象已出现且逐步上升[15]。
在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时,产业选取、测度方法、空间范围、时间跨度上的不同都会对其测度结果产生影响。虽然在一级地理单元内产业结构趋同较为明显,但是在单个的二级地理单元内,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趋同程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
四、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原因的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成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在现有文献中,学者们的观点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体制说”与“非体制说”。
大部分持体制说的学者们认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形成与政府行为紧密相关,官员晋升制度、地方保护主义、政府间博弈等因素是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如王燕武、王俊海(2009)从政治晋升的角度,采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以GDP增长为指标的晋升激励,并非地区间相对绩效竞争的结果[16]。Young (2000)认为地方政府为了保护下放财政权引致的既得利益而加大的地区间贸易壁垒等因素是导致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17]。徐勇(2010)用地方政府的博弈困境解释了南贵昆区域间产业结构低度化的成因,并指出通过成功博弈和合作博弈能够实现对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调整,最终使得该地区的整体发展达到帕累托最优[18]。
持“非体制说”的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趋同的成也提出了一些其他看法。如李菁(2010)把行业特征和地区特征看作是影响制造业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否的两个重因素。其中行业特征主要是指规模经济程度和行业历史基础;地区特征主要是指集聚效应、市场规模[19]。陈勇江(2010)认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匹配度与产业同构度成正比。长三角地区具有相似的资源禀赋,市场与技术也紧密联系,因而在此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趋同是必然与合理的[12]。刘富朝、袁锋、武友德(2010)则认为区域间发展大环境及产业发展战略的相似度是影响产业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20]。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要区别对待由市场因素导致的结构趋同和由政府行为导致的结构趋同,使得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综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对于违背地域分工规律和客观要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改进。
五、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研究综述
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的初期,大多数学者认为该问题的本身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都是消极的。如罗水清、李明生(2004)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顽疾,它将直接导致恶性竞争,造成重复投资和效率损失,影响规模经济的形成、产业技术的升级、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危害国民经济整体素质[2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也趋于全面。吴鹏(2007)在从地方政府角度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博弈分析的研究中指出,要严格区分区域产业结构的合意性趋同和非合意性趋同,并指出前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后者则背离了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和客观要求[22]。赵峰、姜德波(2011)在对江苏北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中指出尽管苏北地区有着比较相似的发展背景,但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并没有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阻碍,反而对某些产业集群的形成还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将能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判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是否具有合意性的标准[23]。
六、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结论
虽然目前相关学者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但仍有一些缺陷和不足。
第一,从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测算的角度来说,现有的文献多集中在对三次产业层面的测度,很少有学者从细分行业层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第二,从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与否的判断角度来说,许多学者在研究时缺少清晰科学的界定,使得最终政策的制定具有盲目性,不利于集聚效益的产生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角度来说,国内部分学者片面的认为结构趋同只会带来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而没有意识到由市场力量形成的产业结构趋同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
(二)研究展望
在未来的研究中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从细分行业角度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各种类型的区域产业同构的形成机理并对其的合理性做出判断,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参考。
第二,对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的合意与非合意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对非合意性的产业结构同构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其产生集聚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三,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非合意性会随着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虽然已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但这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对每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趋同变化的分析和预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同构程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參考文献:
[1] 赛风,朱春明.试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4):43-48,34.
[2] 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37-43.
[3] 石涛,鞠晓伟.要素禀赋、市场分割对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5):124-127.
[4] 孙根紧.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2(5):96-103.
[5] 齐雯靖.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6] 孙根紧.西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J].区域经济评论,2013(1):69-74.
[7] Poncet S. 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integra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14): 1-21.
[8] 高新才,周一欣.基于和趋同检验的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趋同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社会版),2012(1):112-116.
[9] 武舜臣,王 静,赵姣姣.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度量的新尝试——基于能源约束角度[J].财会月刊,2012(24):26-28.
[10] 高新才,周一欣.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实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2(2):55-60.
[11] 程丽雅.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6.
[12] 陈勇江.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及其治理建议[J].中国发展,2010(2):69-72.
[13] 宋瑞敏,刘文谦,汪彬雯.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趋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703-3705,3711.
[14] 宋志涛.市场分割对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2):28-32.
[15] 吴迎新.省区市纺织产业结构相似性研究[J].南方经济,2011(7):57-64.
[16] 王燕武,王俊海.地方政府行為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及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 2009(4):33-49.
[17] Young A.. The Razorps Edge: Distortion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115): 1091-1135.
[18] 徐勇.南贵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地方政府博弈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0.
[19] 李菁.我国制造业区域产业结构的收敛性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20] 刘富朝,袁锋,武友德.区域分工与合作视角下区域产业同构问题及优化路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28-31.
[21] 罗水清,李明生.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94-96.
[22] 吴鹏.从地方政府角度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博弈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7.
[23] 赵峰,姜德波.产业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北地区为例[J].财贸经济,2011(4):125-129.
(编辑:韦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