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开振
阅读夭夭的短篇小说《漆黑》,首先吸引我们的便是身为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的病态人物肖一凡。肖一凡来自农村,结婚已经多年。妻子虽然是自己的“初恋”和大学同学,但由于“一点也不漂亮”、强势、“庸俗”而又病态地减肥,肖一凡一直过着一种“极其平淡”、有时甚至还是“忍无可忍”的夫妻生活。在教育局,面对着精通于官场、“虚荣心太强”,同时又没完没了地开会的瘦女人领导,肖一凡经常处于“卑躬屈膝”、“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的状态,以至于同事说他是“局长的哈巴狗”、妻子嘲笑他为“不是男人”的“窝囊废”。这样,从家里到局里,肖一凡的生活“了无生趣”,他“感觉自己就是生活在地狱里”。而也正是在这种地狱般的生活中,肖一凡开始了对于女人的追逐。他先是与已婚女性孙涛涛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婚外情,后又“招惹”了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同事朱语。在这两段婚外情中,由于肖一凡根本没有想过与妻子离婚,他的感情世界始终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一方面,他无法拒绝自己的身体欲望,另一方面,他又想一心一意地做一个“顾家的好男人”。他的心理和人格已经被严重的扭曲。特别是到最后,伴随着既是同事又是顶头上司同学女儿的朱语的死缠烂打与“苦苦逼婚”,更是把他“逼”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惶惶不安中度过,我总觉得身边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我,赵局长一个眼神我能揣摩半天;同事一个玩笑会让我冷汗淋淋;杜心然不经意的一个白眼我也会骤然变色……我的生活状态糟糕极了,做事丢三落四,说话前言不答后语。”
很明显,这里的“惶惶不安”、“冷汗淋淋”与“骤然变色”既有心理感受,也有生理反应。可以说,从心理到生理,肖一凡都成了一个典型的精神病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病态人物的塑造并不仅仅满足于人物心理状态的展现,她还十分看重这一心理状态的形成原因。并且,在对人物心理形成原因的揭示上,作者虽然也指出了其外在的“生活”与“社会”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对其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性的挖掘。我们注意到,尽管在婚姻中碰得头破血流、弄得疲惫不堪的肖一凡自认为“一切的起因”都是他对妻子和“现有生活的不知足”,但一个更为具体和深远的因素却是那个“漆黑”的夜晚。而对于那个“漆黑”的夜晚,作者开篇便做了详细的交代。那一晚,八岁的肖一凡在黑夜里看到了一个被人强奸后埋入水田、而又刚刚扒出的已经腐烂的少女尸体。这个尸体不仅在当时曾经引起了肖一凡的剧烈呕吐,而且还在此后的人生中像影子一样紧紧地缠绕着他,随时都在影响和改变着他的生活和性格。
首先,自那个黑夜以后,肖一凡产生了怕黑的心理。他“再也不敢独自面对黑夜”,“每当看到夜幕降临”,他“便开始心慌”,开始迅速“点亮家里所有的灯”。这样,由于电灯整夜整夜地亮著,不但多花掉了很多电费,而且还把妻子弄得神经衰弱,以至于夫妻之间恶骂、冷战直至分居。其次,自那个黑夜以后,肖一凡开始讨厌瘦女人。他说张柏芝“突起的肋排像两排营养不良的细竹,连私处都瘦得像连年干旱的庄稼地”,而瘦女人的赵局长轻飘飘地来,忽闪闪地去,“走起路来像幽灵”。面对妻子,“那只有一层皮包裹的身体”令他常常“有一种面对骷髅的恐惧”,不要说做爱,就连眼睛都不敢睁开。而对于孙涛涛与朱语,既没有真情,也不愿承担责任,唯一的性爱冲动就是源自她们丰满白胖的身体。其中,特别是对于孙涛涛的最后抛弃,一个直接的原因则是她的减肥为瘦。第三,也与那个黑夜有关,肖一凡的“恋母情结”得到强化,以至于他始终想在中婚姻中寻找母性的关怀。小说写他与“一点也不漂亮”的杜心然结婚,除了杜心然所说的“肖一凡,我就是你的灯,一盏彻夜不灭的灯”那句话之外,再就是被她“那一股母性的气息”所包围。而到结婚以后的夫妻生活里,他在妻子那里所体会的仍然是一种“迷失的孩子奔向家”的感受。所以,当他面对强势的妻子而找不到母爱或回家的感觉,他便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怨恨。这正如因恋父而产生了抑郁症的朱语一样,肖一凡的恋母情结也使他患上了某些心理疾病。这样,我们就看到,女尸、强奸、骷髅、幽灵与寻找母亲,等等,那个黑夜留给肖一凡的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他八岁的童年经验成了一片漆黑的阴影。
至此,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荣格的“阴影”理论。荣格认为,阴影是“我们的低级存在,是想要做我们不允许自己去做的所有事情的‘那个人”,它“常作为一个低劣的,或者原始的人出现在梦里,带有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特点。”作为一种“个人的无意识”,它具有“野蛮的欲望”和自然的本能;而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它又被人类所共有,并且常常以“魔鬼、巫婆或者某种类似东西的形式”出现。很明显,作为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荣格的“阴影”理论复杂而又深奥,我们当然不能把夭夭作品中的漆黑的阴影完全与它等同。但也无庸讳言,夭夭抓住了荣格的“阴影”理论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的精华,她不但能够准确地运用其方法来分析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且还借鉴其理论概念来创造文学意象,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与审美价值。
责任编辑 李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