绫子
国内近年来在家校沟通方面提得越来越多了,做得也越来越好。那么美国有没有家校沟通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与国内的有些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国内的家校沟通目的是老师家长合伙“督促”学生,学生是被监督、被管制的对象;而在美国,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界限分明,不能逾越界限,更不能要求或指责对方。学生是受到充分尊重的。
以前常常听到国内的家长“替”学生联系学校,解决各种问题。这在美国学校是会遭受嘲笑的,至少学校不支持也不提倡,尤其是中学生。在这里,家长可以开导学生,提建议,但是如何解决问题是需要学生本人亲自去面对和解决的,无论对方是老师还是校长。如果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问题,也首先是学生自己解决,决不可能闹得双方家长介入。除非问题解决不了,才由学校介入。
通常,每学期,学校会开一次家长会,家长来不来是自愿的。家长会是老师单独与每个自愿登记要来的家长见面。家长可以选择只见一位数学老师或见数名全部课程的老师。我的儿子上高一,我每年签见所有老师。每位老师有十五分钟单独发言的机会,他们会把准备好的作业、考试、成绩单给家长,提出概括总结和希望提高之处。家长在此刻可以提出关于课程设置的问题,也可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此后,我不再联系老师,如有问题都是首先通过学生去和老师沟通。
以前,我也像国内家长一样每天上网查看孩子的分数,后来我感觉到自己像监控犯人的“领导”,没有做到尊重孩子,所以我改变了做法,不再亲自查看他的分数,而是请他自己告诉我最近的分数,以及分数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说到家长和老师的职责分界,老师的职责是教课、布置作业、考试。家庭作业因为是在家里完成的,因此就有了家长的责任。最理想的是学生自律性强,不用督促就完成作业了。但是如果学生不按时做作业,家长的责任就是想方设法鼓励他做作业。中国家长往往承担这个责任,不但承担得很好,而且往往过头,做完作业还不算,还把今后两年的作业都一起做了,这样还不算,还要再把奥数,甚至大学的题都做了。美国的家长大多数没有这样极端的,但却有反向极端的,Ron Clark所著《终止糖浆式教学》一书中讲到,有位美国家长的孩子,次日要考数学,他不做老师布置的复习题。家长也不督促,反而全家一起祷告:“愿主保佑Johnny通过考试。”第二天家长把他送到学校大门前,还对他说:“要自信,你会考好。”Johnny当然考不好。老师对这样的家长也不会“谴责”,更不会跳到学生家里去要求什么,那样都是过线的行为。但是老师会要求学生早来晚走,进行补课。
在美国,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很微妙,也很谨慎,双方对说什么、怎么说都很在乎,目的是避免法律纠纷。
从我自身的体会看, 美国家校沟通与中国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家长教师协会的设立和家长自愿去学校当义工。我在国内生活时,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学校有这两件事。而美国学校,全部都有家教协会。家教协会大概是最有效的家校交流渠道。家长有组织地义务协助教师举办各种活动,小到捐助文具,帮老师印材料,大到举办大型演出活动,组织体育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老师、家长、学生,三者互相加深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在美国,家长去学校当义工很平常,我的大儿子七岁来美国上一年级,一句英语也不懂。幸亏一位学校的义工家长—— 一位台湾妈妈,每周来辅导他学两三次英语,经过半年,他就完全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我是在小儿子上高中后才开始主动去学校做义工的。我想,去的目的,除了真诚想为学校做事外,也有好奇的成份,想看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怎样?我的工作是跟随乐队演出,帮他们打杂、发放服装、收服装、搬运瓶装水、送点心、搬运大型乐器等。乐队成员在烈日下表演的过程中,我会向学生嘴里喷水,让他们润喉。结果,好几次我也被当地报纸的摄影记者拍入了演出镜头。在做義工的过程中,我亲眼看到老师对学生友善尊重,关心爱护,同学之间也是互相帮助,从此我便十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