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 激发和培养初探

2014-05-30 17:04:10李桂芝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创设英语

李桂芝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由此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重要性;教学设备;人文因素当前许多学生谈英语色变,畏而止步,厌学情绪与日俱增。学生有了这样的心态,怎么可能学好英语呢?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变得极为重要。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先导

初中生年龄小,他们仅仅把英语当成考试的一门科目,还不懂得学习英语到底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明白:当今世界正处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遍运用、网络的连接,正在使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英语则是这个世界最广泛和最有用的交流思想和语言的工具,可以说英语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使学生意识到,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使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是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明白了学习英语的目的,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推动学生去努力学好英语。

二、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根本因素

要打破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新型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生动而活泼的生活情景,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质疑、归纳概括、大胆发言、敢于表演,让学生耳听、眼看、脑动、手动,全方位、多感官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给予为获得,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达到好学、乐学;在课下,要开设故事会、英语角、手抄报、演讲、学唱英文课、英文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所,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感,化外驱为内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枯燥无味,课堂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新颖的、活动的、直观的物体最容易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教师要多利用实物、挂图、图片、录音机、电脑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语法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创设真实有趣的生活情景,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情趣,迅速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英语的动力,也能全面调动学生看、听、说、想等多方面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交往中轻松地学好知识。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人文因素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佩服老师,才能愿意上英語课,才能喜欢英语。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对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尽量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增强其学习英语的欲望。课下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及对教学的看法,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使学生从喜欢学、愿意学到自觉学,由“苦学”变成“乐学”。在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得以全面提升,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受益,才能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作者单位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青菏街道办事处中学)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创设英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智能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开发
电子制作(2017年7期)2017-06-05 09:36:13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教学设备运行状态的可拓诊断研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