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丽 袁小青
摘要通过回顾中国农业发展的绩效与经验,探究其对于非洲减贫和经济增长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加强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与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实践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中非农业合作;农业;发展经验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886-05
AbstractThrough reviewing Chinas performance and experienc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mplications to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Africa. On this basis, it explored how to better streng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the practice of support for African agriculture.
Key wordsSinoAfric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二战后及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许多非洲国家相当,甚至不及后者,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和非洲整体发展状况之间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减贫成效,中国的表现无疑都是出色的。1983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了非洲,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93年人均GDP也超过了非洲人均GDP。在减贫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贫困发生率为近80%,但到了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9.9%,占全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也从改革初的近50%下降为13.24%,在过去30年里,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相反,非洲大陆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却从1981年的1.68亿上升到2004年的2.98亿,贫困发生率仍旧高达40%以上,占全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3.24%上升为30.77%,非洲成为全球唯一的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地区[1]。
农业对于经济增长和减贫方面的贡献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世界银行2008年发展报告称,贫困发生率对于农业份额的变化趋势十分敏感,那些在GDP中农业份额下降较快的省份,贫困人口降低速度就慢。中国农业增长对减少贫困的贡献率是制作业和服务业的4倍之多[2]。农业和农村发展在非洲减贫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始受到各方重视,包括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NEPAD)、非洲农业发展综合计划(CAADP)以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等在内的各种机制的兴起即当前这种认知的一种具体体现,这些制度架构与设置为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在非洲的扩散和探索提供了各种平台,并为当地农业发展及更广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和减贫提供机遇和挑战。
笔者旨在通过回顾中国农业发展的绩效与经验,探究其对于非洲减贫和经济增长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加强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与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实践之间的相关性。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绩效,非洲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绩效在对照时也有所涉及;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并从中揭示出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政策是如何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第三部分主要关于中非农业合作的历史与方式,从中可以反映出哪些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被引入到了非洲;第四部分是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援非的经历和方式进行讨论和思考。
1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绩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精耕细作的傳统农业和以劳动力和技术投入密集代替土地和资本的现代农业三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逐步建成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过程。
本部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绩效:第一,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第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也从追求粮食安全的单一目标中逐渐过渡到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三农”问题,及至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问题。
1.1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粮食生产被作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从毛泽东时期的“以粮为纲”到邓小平时期的“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再到胡锦涛时期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中国农业发展政策的核心是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确保工业化原始积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中国农业生产能力较低,年产量虽然逐步提升,但总量较低,保持在300 t以下,人均粮食产量在300 kg以下,中国粮食安全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粮食安全水平也抵达一个新的高度。如图1所示,1978年中国粮食年产量305百万t,人均粮食年产量仅有309 kg,而到2012年,中国粮食年产量达到590百万t,与1978年相比增长将近一倍,人均粮食年产量430 kg,较1978年增长39.16%。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已变成农产品的净出口国;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已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3]。
1.2非农产业的发展与农村社会的转型
中国农业的发展为其经济腾飞提供了大量资本积累,粮食产量的提升与价格的下降又进一步降低了工业、服务业的成本,同时农业发展解放的大量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农业与经济发展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农业的发展减少了贫困,促进了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并支持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转型。
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农业就一直在为非农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冯海发等计算1952~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数量高达11 594亿元,他们认为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国民收入的积累部分大约有1/3来自于农业,这充分显示了农业在我国工业化资金积累中的重大作用。
随着农业部门劳动力投入的饱和,大量农业劳动力被释放,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其中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据统计,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由1978年的2 800万增加为2010年的1.59亿。乡镇企业吸收劳动人口数量增幅有所下降,乡镇企业趋于饱和,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为城市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众多,自1983年以来一直处于增长阶段,且增长幅度很大,由1983年的20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37亿,24年间翻了67.5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亿人,比上年增长3.9%。
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农村社会,促进了农村向城镇化转型。首先表现是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GDP的增长主要依靠非农产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农业GDP占总GDP比重为28%,而2012年比重下降为10%,下降比例64%,并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其次表现为农民比例的下降。农业人口由1978年的82%下降到2009年的534%。再次表现为农民收入提高且其中的非农收入比例的上升。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由1985年的18%上升为2010年的41%。此外還表现为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医保、社保制度的完善都为农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与中国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系所不同,非洲农业发展与整体经济的发展之间关系薄弱,农业与非农产业联系不大。农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有限且维持较稳定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除了2009年有个小幅上升达到30%以外,都保持在1980年的25%左右。同时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有限。非洲的经验是“城市化没有发展”,非洲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并没有对自给的非洲农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
2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
用邓小平的话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经验就是“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除此之外还有农业投入。中国农业超常规增长是要素投入增加和体制变革带来的效率改进的结果,投入增加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45.79%,效率提高的贡献为48.64%,技术进步因素占5.57%,在诸多促进农业增长的因素中,制度变革对增长的贡献最显著,为46.89%。此外,还有中国的传统重农思想、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优秀的农业技术推广扩散系统、合理的部门机构设置、农业研究的高投入等等,众多因素促成了中国现今农业的发展。
笔者选取了部分中国农业发展的共性特点来分享经验,主要从农业政策与体制的变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国家、市场和农户协作机制的培育与运行三方面进行阐释。
2.2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及依靠科技发展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中国自1949年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农业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到2008年,中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50%。
中国小农生产是“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是指在农业科技的保障下,以农业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得到最终产量的高产出。由于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在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约束情况下,中国农业发展只能在单位亩产上做文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科技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主要包括农业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两部分。其中农业研发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宏观指导中国科技发展的进步,农业的科技发展往往作为重点任务详细论述。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专门的科技攻关计划,其中农业科技研究也往往放在优先位置。中国在农业科研上的投资增长速度可能是全球最快的,从1981 ~ 2000 年,年均增长速度为4.86%,而全球平均增速仅为2.11%,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为3.14%,发达国家增速为1.10%,非洲大陆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99%[7]。世界银行2008年年度报告数据表明,在过去的20 年里,中国的农业研发投资增长了近2 倍。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指导政策和计划,同时还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扶持,通过多种奖励机制来促进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和推广,其中具体的标志性计划如表3所示。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现今中国的小农主要通过劳动力的投入,新品种、农药、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农用机械的使用,灌溉、间作和轮作等种植技术的运用来保证农产品产量提高。目前,中国家庭农业生产中,化肥、农业机械、良种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是农户家庭支出的一笔重要开支。2.3国家、市场和农户协作机制的培育与运行在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市场和农户协作机制的有效发挥是其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三者的关系经历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国家主导土地、农产品价格,统购统销,市场与农户几乎不发挥作用阶段;第二阶段是国家开始放松管制,市场渐渐发挥作用,农户有部分决定权阶段;第三阶段是国家、市场和农户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阶段。
建国初期,中国严格的土地集体管理制度,产品统购统销,不允许市场的存在,农户的积极性被大大压抑。在集体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大锅饭”、“磨洋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积极性,再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这阶段农业粮食产量低,农业生产力差,出现了大范围的饥荒现象。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引进市场,但对市场存在怀疑,开放部分省市为经济特区,取消价格管理制度,允许市场在部分领域发挥作用,农户在市场指导下自主选择农作物种植。这时期政府与市场处于相互磨合、相互适应时期,但两者融合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1984年粮食大丰收形成“卖粮难”压力,政府进行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市场调节农产品价格,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粮食价格的下降使1985年粮食产量下降560亿斤,这种情况使政府进退两难。尽管如此,中国仍积极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生产方式。
现今阶段的国家、市场和农户在三方对其现有资源充分有效的配置基础上实现了三方的有效互动。如表4所示,国家“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相结合共同帮助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国家在其中起指导作用,市场发挥支持作用,农户在国家保障下,可以有效进入市场,得到自己的生产资料,从而来进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政府主导、市场化与农民协作模型已经被中国成功引入到农业和农村发展中。3中非农业合作的历史与方式、理念变迁及其影响要素
上文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绩效和与经验,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历史和方式,并比较与反思两者的相关性,即追问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方式是否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经验。
3.1 中非农业合作的历史与方式
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开端普遍被认为是1959年中国向几内亚政府提供无偿粮食援助,但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官方话语中,更多时候用的往往是“农业合作”这样的表述。中非农业合作涉及面广,包括农作物种植、渔业合作、技术合作、兴办加工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多方面。50多年来中国累计向非洲派遣农技人员近万人,援建农业类项目240多个,至2012年4月底,已与南非、埃及、埃塞尔比亞等16个非洲国家签署28份农牧渔业合作协议,并与非洲9国建立农业工作组机制,中非农业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日益丰富。
中非农业合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主要表现为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单方面无偿援助,而且以技术援助为主。自1959年中国向几内亚无偿提供粮食援助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曾先后帮助几内亚、马里、坦桑尼亚等十多个国家建设了技术试验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并建立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农场,种植面积达到了434万公顷,大概有近180个农业项目。
第二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将中国单方面的援助转变为双方合作的形式,改变项目管理执行方式,扩大合作领域,与国际组织接轨,更多的追求互利双赢的经济效益。1984年试行经济援助项目承包责任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强调了援助项目的管理,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强化了双方受益,并注重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双重投入。
第三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国家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扩展对非农业合作主体,同时项目选择上更侧重非洲当地的资源等生产性项目。1995年,中国进一步明确了互利合作的援外方针:国家积极推行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新方式,鼓励援助资金与贸易、合作资金结合使用,明确企业是实施援助项目主体,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参与实施援助项目,还引导援助资金投向当地有资源、有市场的开发性项目。在这一阶段,随着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设立,中非农业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论坛很快成为中国对非援助战略和基本政策的发布重要渠道,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了保障。
在合作方式上,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建设农场、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水利工程以及派出农业技术专家等形式。现今的合作方式延续并发展了这个传统,例如在建设农场和农业技术试验站的基础上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等。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非合作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下,与非洲国家开展南南合作,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与西方发达国家共同援非的新模式,例如中国尝试与英国一起建立中英非三边农业合作机制。
在上述方式中,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备受各界瞩目,该方式是在2006年第三次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该项目以向非洲国家提供农业技术为宗旨,其基本思路是中国负责建设期和技术合作期,后期的商业运营期则由受援国和中国政府共同招标公司来参与中心运营和管理。目前农业示范中心已经有15个完成建设,进入技术合作期,还有8个中心正在建设。
3.2中非农业合作的理念与影响要素
迄今为止,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从早期的无偿技术和经济援助到现今的经济合作、互利共赢两个阶段。具体而言,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与非洲众多国家都处于建国初期,中国对非洲国家提供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持,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该时期的中非合作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相同历史境遇下同志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非合作理念更多的转向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具体体现为中非贸易、中国资本对非投资额的不断增加以及合作主体由政府向企业的转变。
影响理念变化的要素是多方面,首先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立,影响当时的国际援助带有较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理念,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以及新自由主义的盛行,国际援助中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次是中国国内政策和农业发展理念的变化,可以说,中非农业合作的内容、方式、渠道等体系实际上是国内发展政策和体系的一种延伸和推广。20世纪50-60年代的中非农业合作的方式和管理体制遵循的是国内计划经济的一种维持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中非农业合作的渠道和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市场化,并开始强调遵循双方共赢的机制,注重企业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再次,非洲各国的发展战略也是影响其理念变化的重要因素。在非洲各国独立之初,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资源是直接需求,宏观计划和对于农业的支持政策推动了农业技术援助的直接需求,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私有化、自由化的浪潮波及到宏观计划的制订和政策的实施,合作管理、租赁经营等形式的援助需求孕育而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非洲大陆的粮食安全问题更趋严峻,因而如何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经营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其经营效率,以增强农业发展的自身能力成为援助方式变迁的重要推动力[9]。
4讨论与思考
4.1对非洲学习中国农业发展经验的反思
首先,从发展路径上看,中国农业发展基本处于一种较为独立自主的状态,农业从初期到现在受到的外部干预较少,中国自身能掌控本国农业发展的路径,但是非洲国家有史以来农业就处于非独立状态,外部干预较多,甚至影响到本国农业经济结构的构成。在这种外部干预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多方力量错综复杂,中国在输出本国经验给非洲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存在非洲农业发展历史脉络中的各种混杂力量,比如法律框架、乡规民约、劳工制度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中非农业合作的路径和效果。
其次,从生产模式上看,虽然中非都是小农生产模式,但两者又有不同,有选择性的借鉴中国经验是需要考虑的。例如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精耕细作小农模式,但非洲由于其历史原因在形成小农生产体系的同时还保留有西方经济作物的种植园经济体系;由于地理位置差异较大,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但非洲以传统旱作谷物为主;中国土地资源缺乏,人均土地占有量少,但非洲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的开发潜能很大等。在结构制度和文化上,中非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最后,中国为农业发展也做出了许多牺牲,付出巨大经济与社会成本,非洲在学习中国经验的时候应该避免这些弊端。例如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长期的粮食价格偏低,农民增收空间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对土地的高投入虽然保障了粮食产量但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环境与资源,造成对土地自我恢复能力严重损伤。非洲可以以中国经验为鉴,少走弯路,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之路。
4.2中非农业合作是否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
在分析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指导理念和具体方式是否符合非洲的宏观发展背景,以及是否符合中国内在的农业发展经验的时候,需要从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历史长河中挖掘审视的灵感。
縱观中非农业合作的历史,可以发现它的理念和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动态性嵌于国际发展整体环境之下,同时也是中国国内发展政策的一种延伸,且与非洲各国的发展战略变化直接相关,是一种多方力量互动之后的综合选择。目前以农业示范中心为主的中国对非农业援助是否能克服之前援助不可持续问题,推动非洲当地内在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改善,尚需时日,并需要更为细致的实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CHEN S H,RAVALLION M.Absolute Poverty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198-2004.Policy,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WPS 4211[M].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7.
[2] RAVALLION M.Are there lessons for Africa from China's success against poverty?[J].World Development,2009,37 (2): 303-313.
[3] 黄季焜.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3): 95-111.
[4]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2009[R].Rome,2009.
[6] 李小云,郭占峰,武晋.中国农业发展对非洲的启示[J].西亚非洲,2011(8):77-92.
[7] PARDEY P G,ALSTON J M,PIGGOTT R R.Agricultural R & D in the Development World:Too Little,Too Late?[M].Washington DC: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