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国标优质稻一体化集成开发现状分析

2014-05-30 13:47李育生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铜仁种植开发

李育生等

摘要水稻是铜仁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但由于境内气候环境等原因,导致种植技术相对落后、产量较低。为了改进水稻种植技术和提高产量,铜仁市引进了国标优质稻。该研究从种植规模、品种优化、技术推广、订单签约等方面介绍了铜仁市国标优质稻集成开发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国标优质稻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铜仁;国标优质稻;种植;开发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6-01681-03

AbstractRice is the main crop in Tongren City.However,due to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factors,there are problems of relatively backward technology and low yield.In order to improve rice planting technology and increase yield,Tongren City introduced national high quality rice.From planting scale,variety optimization,technological popularization,and order contracting,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chievements of Tongren City i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igh quality rice.It also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came up with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Tongren City; National high quality rice; Planting; Development

铜仁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向渝东、湘西丘陵的斜坡地带,地型复杂,立体小气候差异较大,水稻生产频繁遭受倒春寒、伏旱和秋风等灾害性天气危害。水稻是铜仁市最大宗的粮食作物,在粮食作物中无论是面积还是产量都居第一位,2013年水稻种植面积已达到94 509 hm2,占全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99%,总产量41.86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5.68%。铜仁市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上也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科技含量不高、品种搭配不合理、规范化程度较低,栽培上密度偏小、基本苗不足,管理上肥料施用不当、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偏施氮肥,深水灌溉,育秧上大部份仍以水秧、湿润育秧为主,秧龄过大,秧龄弹性小,低位分蘖少,秧苗素质差,不能达到叶蘖同伸等问题,导致水稻产量低。近年来,根据境内水稻种植存在问题及市场需求,引进了多个品种的国标优质稻,并取得了一定产业发展成效。

1铜仁市国标优质稻一体化开发现状

1.1国标优质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自铜仁市境内引进国标优质稻开展产业种植以来,国标优质稻的种植规模和产量不断增加。2011年国标优质稻种植面积仅45 961.33 hm2,2013年国标优质稻种植面积已经增加到52 269.33 hm2,比2011年增长13.70%。2011年国标优质稻平均单产7 518 kg/hm2,总产量达34.44万t,2013年国标优质稻平均单产增加到7 984.5 kg/hm2,总产量达41.50 t,比2011年增加了20.89%。

1.2国标优质稻种植加工范圍继续扩大

随着国标优质稻的引进和实施范围不断扩大,2011年仅种植乡镇就有96个,种植农户达457 731人,2013年种植乡镇稳定增长为98个,种植农户扩大到487 123人。水稻加工企业、作坊、经纪人等保持稳定,2011年水稻加工企业为41个,2013年扩大到53个;加工作坊从2011年的1 058个增加到2013年的1 270个。另外,国标优质稻的基地示范点数量从2011年的114个增加到2013年的148个,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4优质稻种植配套技术不断创新,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近几年,铜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探索出了适宜不同地区的水稻种植配套技术,但在水稻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化插秧以及机械化收割等方面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且发展极不平衡。2011年旱育秧、两段秧技术已经在铜仁市国标优质稻种植区域内全面实施,覆盖率从88.8%增加到2013年的90.0%;2011~2013年,全市水稻规范化栽插和病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覆盖面积不断增加,覆盖率达100%。但机械化育秧和收割技术因铜仁境内地形的影响,普及率较低,2013年覆盖率分别为18.6%和19.1%

1.5订单生产不断稳定,利益联结不断完善

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配合其他工程、项目建设,采取为基地农民提供良种、配套肥料、农药、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带动基地农户订单的增加。2011年,铜仁市国标优质稻的订单收购量为7.093万t,订单履约率65.0%,收购总值16 881.95万元,带动农户123 738户。2013年,国标优质稻的订单收购量增加到8.593万t,收购总值增加到25 929.792万元,带动农户达130 232户,但订单履约率仅提高到65.8%。

1.6国标优质稻加工水平稳定提升

目前,铜仁境内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共19个,并于1998年创立“梵净山”优质大米品牌。近几年,依托各项外部环境和政府引导,逐渐形成“公司+合作社+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带动“梵净山”优质大米的品牌宣传。2011年,稻谷加工量仅34.44万t,2013年增加到41.50万t;年生产大米量从22.59万t增加到26.98万t;出米率、加工率保持稳定

2铜仁市国标优质稻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实力弱,加工发展滞后

一是大部分企业缺乏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产品增值空间有限,运转艰难,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辐射带动能力小,促进农民增收的能力有限。二是资金短缺严重,加上企业规模小,资金积累相对薄弱,在扩大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时缺乏足够资金;再加上我国的农业融资体系不健全,通过银行信贷和其他融资方式获取资金十分困难,对企业后续发展影响巨大。三是缺乏管理人才。龙头企业中管理者的知识水平、决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消费市场信息收集与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1-4]。四是对加工附产品的开发能力滞后,加工总产值难以提高,盈利空间小。

2.2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不完善

在优质水稻的产业化发展上,企业与农户之间尚处于一种简单的契约式“订单生产”,还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紧密型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工企业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虽然这种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合同将农户与企业利益联结,企业派技术人员负责农户的种(养)植品种、种(养)植技术等,将农户统一到自己的专属原料供应链中,但是在订单农业中,农户履约率不高,公司易拖欠货款,造成“双输”局面[5-8]。

2.3产业品牌建设力度小

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农业生产者满足于传统的营销模式和已有的销售渠道,对打造品牌和创建品牌的积极性不高。铜仁境内加工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意识薄弱,产业缺少品牌宣传与推介[9]。

同时境内由于缺少市场上的“驰名品牌”,一些品牌产品对农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明显。大米加工企业较多,各个企业抱团合作意识不强[10]。

3铜仁市国标优质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积极培育和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发展

第一,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和各种专业协会,推行 “政府+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11]。第二,推广订单式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民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12-14]。第三,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在龙头企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种区域化和标准化[15]。第四,要加快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应重点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促进高效、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16]。第五,大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程度,积极与科研等部门合作,引进良种和自主开发,形成科技型龙头企业。

3.2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增产、农户增收

订单生产是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基地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的主要形式。通过订单合同,明确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基地农户而言,农产品生产市场风险小,没有后顾之忧;对龙头企业而言,原料质量和数量有保障,可集中精力抓市场。结合实地农业项目实施,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订单合同为纽带,实行优质优价,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加快优质水稻的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加工、销售,使大米产品质量和价格得到提高,获得较好的效益,从而实现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双赢”[17]。

参考文献

[1]

俞云.滁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经济师,2008(1):284-285.

[2] 李东,张淑云,陈曦,等.河北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4):217-220.

[3] 张明林,刘克春.我国龙头企业绿色品牌“局部化”战略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J].宏觀经济研究,2012(8):97-103.

[4] 苑鹏,刘玉萍,宫哲元.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及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研究[J].农村经济,2008(1):3-7.

[5] 吕帆,涂炳坤.“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1):4513-4517.

[6] 赵俊英.基于订单农业风险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8):173-178.

[7] 高启杰,蔡志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与制度创新——兼论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2):23-28.

[8] 肖艳,苏维词.西南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措施研究—— 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05- 406,410.

[9] 吴仲珍,龙文虎,刘丽丹.铜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0):212-216.

[10] 李育生.铜仁地区优质稻发展现状、前景及措施浅析[J].耕作与栽培,2005(3):16-17.

[11] 郭红东,蒋文华.“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订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7(4):48-52.

[12] 范公广.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营销策略探析—国外品牌资产理论的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12(2):30-34.

[13] 史守海,丁洪荣,郝英慧.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大品牌的探讨[J].农技服务,2008,25(9):162-163.

[14] 吴仲珍,杨燕.铜仁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9):301-302.

[15] 傅夏仙.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与制度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5):5-12.

[16] 张明林,刘克春.我国龙头企业绿色品牌“局部化”战略的现状、动机、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2(8):97-103.

[17] 吕杰.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化实践——解析马春光教授的《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辽宁订单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5.

猜你喜欢
铜仁种植开发
寻味贵州——铜仁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轮杨树达义近旁任作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