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

2014-05-30 10:48:04冀志强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史实活动课历史

冀志强

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实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活动课目的是改革历史课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创造符合教育要求的新体制,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活动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通过活动课教学,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 历史活动课的特点

1、历史活动课是历史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弥补了历史学科课程功能的不足,使学生巩固、深化、验证了所学的学科知识,并将直接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知识的学习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2、历史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历史学科的内容上下几千年,横贯全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给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和多样的形式。

二、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素質教育的基础。主体性的发展需要通过主体的活动,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前提,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真正使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成为内在的理解,作为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主体活动的气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自我发动,自我组织,挖掘教材的外延,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形成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价并作出自己判断的勇气和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如:八年级上册活动课四“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让学生通过学到的课本知识,以及电影、电视上所看到的情节,了解六十多年前血淋淋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结合日本右翼分子歪曲侵略史实,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培养学生憎恶痛恨战争、热爱维护和平的责任感。告诉日本同龄人,要和平世代友好,反对侵略,不能让南京大屠杀再次重演,这一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明辨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2、客观性原则

历史史实是人类经历过的,是客观存在的,在活动课教学中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史实,不能随意删减、增添不存在的史实,更不能脱离实际,像文学作品那样随意夸谈。活动课应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镜头”。如:八年级上册活动课——“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就让学生以富有正义感的当事人的身份,模拟进行新闻时事报道——向世人报道发生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抵抗。让学生搜集资料,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近代史的了解,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

3、完整性原则

历史活动课要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其一,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教师要把教学生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认知活动。学生在价值、态度、情感、行为调节和交往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他们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素质和能力等因素,都是教师应关注的。其二,教学对象的完整性。教师应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开放性原则

历史活动课的开放性是以历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为前提的,开放性是指:活动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和活动课过程的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任务不是完成教师预定的教案,应把学生达到的理解水平、课堂需求作为调整教学进度的根据;活动空间的扩展:由教室到户外,由固定座位到重新组合;人际关系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谐的合作关系。如:八年级上册活动课二“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主线,进一步探讨: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康有为为什么要依靠光绪帝搞变法?孙中山与康有为的不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 通过近代中国人救国救民之路的讨论,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和祖国命运的社会责任感。

三、历史活动课的形式

1、动手型

动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教学中,我曾组织学生制作历史人物面具比赛,进行各朝疆域图的制作,历史贺卡的制作。对历史故事进行连环画设计。通过动手、制作比赛,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结合现代教育,再现历史,对历史进行创新。

2、互动型

教师通过年级、班级、课堂、小组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的互动系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2004年我组织学生对活动课“唐玄宗的功过”进行辩论,由学生组织,分班准备材料,分正方和反方辩论,结果效果良好,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答辩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的合作、团结精神也得到培养。

3、体验型

教师结合史实,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根据当时的背景,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部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体验,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创作剧本,自己排练,自制道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验历史学科的真正内涵。

4、创造型

通过组织学生考察、辩论、表演、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超常想象力、辨别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学会创新,以解决未知问题。

总之,历史活动课的尝试仅仅是个探索,它的出现为历史教师提供了素质教育的极好形式,尽管活动课目前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实践证明,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是新课改下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猜你喜欢
史实活动课历史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 08:25:26
活动课
孩子(2019年3期)2019-03-12 22:36:46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44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军事历史(1995年3期)1995-08-16 03:06:48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军事历史(1993年4期)1993-08-15 08: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