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霞
摘要:古代山水游览诗是我国文学史中别具风格的艺术成果,其高超的语言表现形式抒写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也反映着历史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对于当代人来说,研究山水游览诗歌、研究其中的遣词造句,正是一种跨越古今的文化交流,满足着人们求知、求异、求美、求乐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山水 游览诗 语言审美 文化意蕴
引言
山水游览诗以文人在旅行、游览中的所见、所闻为审美观照对象(自然山水),用诗词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文字印记,也是一种“应物斯感,感物吟志”的艺术表现。“自古名山多骚客”,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游览诗词的创作日渐成熟。曹操的《观沧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规范、标准的山水诗。至唐宋时期,山水游览诗日趋繁荣并走上顶峰。元明清时代,山水游览诗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出现了大量佳作。古代山水游览诗词是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了山川、河流、遗迹故址、大漠古道等自然风貌,这些诗篇不仅仅充满着对祖国山川壮美的赞叹,而且诗篇中深刻的寓意,也无不反映出诗人的认识、理解与感受,是诗人游览山川的心理记录,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一、借田园美景表达诗人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魏晋时期,现实社会的污浊与自然的纯净形成强烈反差,竹林七贤等山水诗人在自然中体味着恬淡闲适和空明宁静的乐趣。左思以自然的山水清音与世俗音乐相比,王羲之用玄泉的清音、咏言的余馨与俗世的箫竹之音相比,突出了大自然的清纯质朴,反衬现实社会的黑暗与庸俗丑恶。在现实与自然的对比中,是人们发现了自然的魅力,自然山水的魅力使他们留连忘返,沉醉其中,尽情地感受着生命的律动。以山水田园诗的代表陶渊明为例,陶渊明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很显然超越了旁人,他遵从“自然”、“无为”思想,极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陶渊明几次辞官归隐复又出仕,他在《归园田居》里表达了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在《归去来兮辞》中,他为自己辞官归隐找到了充分的思想依据,最终战胜了俗念,摆脱了官场的污浊和名利的羁绊,彻底扭转了心为形役的局面,获得了心灵的全部自由。他回到了无拘无束的乡野家中,如小鸟冲出罗网樊笼,回到任意翱翔的天空,心灵得到了充分的舒展和自由,那份自在,那种由衷的欣喜,字里行间随处可见。自然的清风将陶渊明洗涤得一尘不染,在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中,人生的真谛已达“欲辩已忘言”的境界。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中,自然已与诗人的心灵高度契合,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成为诗人内在精神的一种反映,使诗人悠然自得,和谐自如,达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古代山水游览诗的语言审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也是历史文化资源中所具有知识性和传承性的元素。古代山水旅游诗以精益求精的文字为内容表达创造出美的语言,启发着读者的想象,使其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以寄情于景的手法,或营造恢弘壮观的气势,或书写隽永悠远的意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景观美的享受和深邃悠远的体验。
(一)用简练的文字营造山水之势和丰富内涵
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了大量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的诗歌,这些诗歌用简练的文字营造山水之势,表现大自然的瑰丽雄奇,在表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向世人表白自己的高尚纯洁,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李白在《望天门山》这首诗中仅用简短的七个字“天门中断楚江开”就将楚江冲破天门奔腾不息的壮阔气势展现在读者眼前,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借水势衬托山势的奇险,最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表明了诗人的观察点,即站在一艘小船上观望天门山,诗人将自己静止在一点,随着诗人行舟,山与水也动了起来,为读者呈现出山水的动态美。这首诗中,作者赋予楚江以生命的力量,描写楚江恢弘的雄伟气势,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冲破天门山的阻碍,暗喻自己不甘平庸却又怀才不遇的人生遭遇。在李白的《东鲁门泛舟》中“疑似山阴雪后来”借用《世说新语·任诞》中王徽之乘兴而去,兴尽而返的故事,表现泛舟时的心情,想到此时自己的情况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巧妙自如地用典,使诗歌语言凝练,意境创新,内涵丰富,一个“疑”字将诗人心中产生的我是李太白还是王子猷这样的疑问表现得极为传神。
(二)语言结构抒发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
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其中“长河落日圆”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将红日出入于长河之中,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再现到读者眼前,使整个画面显得雄奇瑰丽。但是这句诗并没有按照正常的语序排列,如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陈述,就是“长河圆日落”或“圆日落长河”,这样就失去了宏大的气势和物象的动感。正是因为“圆”字的后置,从而使“圆”字这个形容词具有了一種动感。诗人用这样不合逻辑的语言描述,并非出于理性的判断,而是诗人审美的感悟。再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将作者体察到春天降临,万物苏生后的欣喜表现出来。若将前句改为“池塘春草生”,也可以把春天到来自然界的变化表现出来,但是人的感受、人对春天到来的情绪体验却没有表现出来。
(三)将人的活动与自然景色的静相结合
《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从不同侧面描写雨后山中的夜景,让读者的脑海中立即出现了明月、清泉等物象,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景图。“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通过“竹喧”、“莲动”两个词来表现人的活动,将人植入画中,立刻使这幅画有了生气。又如其“花落知多少”、 “花落山犹眠”、“旧暮客愁新”、“苍茫对落晖”、“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等句,将人融于景,从而景达于情,诗意灵动,生气流转。诗人把自己融入到山水自然,进入心物合一的境界。
(四)运用象喻的手法极力追求言外之意
王维在《辛夷坞》中运用象喻的手法极力追求言外之意。“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描写了辛夷花的美丽,像出水芙蓉一样清丽可人。“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描写出了因为此花开在深山,无人欣赏,静悄悄地随着春光凋谢的情景。这首诗写了辛夷花开后凋谢的过程,反映的是自然规律,看似随意,实则表达诗人对禅宗的理解。以禅入诗,营造空寂悠远的意境,由辛夷花让人联想到了韶华易逝、美人迟暮,实现主体与客体、诗情与禅意的的水乳交融,让人在清净淡远的山水田园和空寂幽静中体会顺应自然,追求平淡的意境。
(五)诗中的文化意蕴
一切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反映。要分析这些诗歌,就要把这些诗歌放到诗人的生活背景、人生际遇中去考察。古代诗人绝大部分秉持“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他们积极入世,诗歌中充满着对国家、对民生的忧患意识,关心民众疾苦成为了他们的创作主题之一。但是,由于社会动荡,官场黑暗,他们往往很难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隐退避世、投身田园、纵情山水,是诗人平息和宣泄内心苦闷的选择。因此,古代山水诗包含了迥异不同的人生境遇,其文化意蕴也丰富多彩。
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他为自己辞官归隐找到了充分的思想依据,最终战胜了俗念,摆脱了官场的污浊和名利的羁绊,彻底扭转了心为形役的局面,获得了心灵的全部自由。他回到了无拘无束的乡野家中,自然的清风将陶渊明洗涤得一尘不染,在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中,人生的真谛已达“欲辩已忘言”的境界。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中,自然已与诗人的心灵高度契合,融入到诗人的每一滴血液中,成为诗人内在精神的一种反映,使诗体悠然自得,和谐自如,达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
结语
中国古代山水游览诗可谓纵情山水,但是言词背后随处都是诗人在平凡风景中发现美的内心感悟,带给人一种别样的审美享受。同时,其丰富的文化意蕴表现出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饱含着对人生、对事理的理解,对民生、对国家的忧愁。语
参考文献
[1]王钟陵.唐诗鉴赏[Ml.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
[2]崔文良.审美人生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沈德潜.古诗源[M].华夏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