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分析

2014-05-30 08:00:46崔玉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法规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崔玉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会计人员作为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在参与单位经营管理维护本单位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着保证单位经济活动认真执行法律法规的重要责任。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不仅是对法律负责,也是对单位的经济效益负责,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但不能削弱会计监督,而且要加强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外部监督等多种形式的会计监督。

一、会计监督现状及原因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是一种权力约束机制,会计人员要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权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会计监督。法规条例制度的规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具体内容包括: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

从目前实际情况分析,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会计不具有监督职能,而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混淆了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界限,会计代表着多种利益主体,显得无所适从,同时也是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职能作用认识不够清楚,使得会计忙于应付管理当局的要求,失去相对独立性。

二、加强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监督具有理论依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的依据是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和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或者补充规定;各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各单位内部的预算、财务计划、经济计划、业务计划等。

2.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规。会计监督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检查,从而促进各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一切财务收支都要通过这个“关口”。因此,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对于防范和制止违反财经法规行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强化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是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保证各单位经济活动在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的同时,符合本单位计划、预算和经营管理的要求,以便提高经济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加强会计监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合伙企业,都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并且依法实施会计监督。由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所以没有有效的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会计监督如果脱离了会计核算过程,也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只有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及时、连续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会计核算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准确、可靠。国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才能有效利用并做出合理预测和决策。

三、加强会计监督职能的对策

1.加强素质教育、强化监督职能。高素质的会计队伍能充分发挥其会计监督职能。一是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会计行为、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规范;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电子计算机系统,实现会计监督科学化,有效监督各类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转的全过程,提高管理效益和监管水平。三是拥有公共权利的部门应当发挥监督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违法、犯罪行为,损失、浪费行为的监督制止,以满足越来越复杂、重要的内控和外控的需要。

2.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制。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要针对单位管理需要和经营特点配置权力和职责,注意责权利之间的平衡,明确决策者的权利和责任,成立辅助决策的专门机构,建立配套的决策制约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单位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营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监督其社会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建立一系列主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制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充分发挥经营者的才智,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3.完善会计监督理论及立法建设。现行《会计法》关于会计监督的规定较笼统,不能适应现代发展变化的经济情况。这与会计理论研究的滞后也有一定的联系。目前,理论界从宏观体制改革角度考虑问题较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作为只涉及微观经济一个方面的会计监督理论,如何与变革中的微观经济体制相配合,以指導会计实践,是一个至今都未完全解决好的问题。理论的止步,必将导致法律规定滞于现实与实践,不能规范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计监督的法律规定也应该进一步细化。如明确从事不同会计事务的会计人员的分工,从事监督应遵守的程序,违反会计规定承担责任等问题。

4.会计监督要适应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环境。现代企业管理不断推进信息系统的建设,突出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业务不断融合。我们主要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是要实现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换,拓宽监督责任链条。要建立完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责任体系。对分散在各业务流程上的会计信息相关岗位,要进一步明细各流程步骤、具体业务处理、监督复核的职责划分,强化不相容岗位对会计信息的有效牵制和事前控制。二是打破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构建适应流程管理需要的运行机制。业务流程上的会计信息相关的岗位,都应纳入财务部门业务考核,并通过完善会计信息责任追究机制、部门沟通机制、日常协调机制,突出财务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总管职能。

猜你喜欢
法规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千奇百怪的法规
幽默大师(2018年12期)2018-12-06 08:29:28
千奇百怪的法规
幽默大师(2018年11期)2018-10-27 06:03:04
千奇百怪的法规
幽默大师(2018年3期)2018-10-27 05:50:34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