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银平
年初,温州市第二十一中举办的第一届塘河闲暇节上,全校初高中所有班级都创设了各具特色的游园活动:跳蚤市场、温州好声音、定点投篮、做寿司、cosplay动漫真人秀、漫画家签名……
校长吕俊杰:闲暇不仅仅是活动,它还是艺术,是教育,更是生活,它跟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闲暇是生命转换的方式,也是生活多彩的必然。在中小学教育中,闲暇的分配和享用也是一门学问。学校举办“闲暇教育”活动,目的是要让学生在中学时代有意识地接受闲暇生活方式。
“闲暇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的闲暇认知和闲暇态度,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获得适合自己终身受用的,度过闲暇时间的技能和技巧,进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换言之就是,光让孩子学文化课是不够的,也应该让孩子学会放松;光让孩子拿竞赛大奖是不行的,也应该提高孩子驾驭生活、享受生活和乐趣的能力,个性化地追求有意义的闲暇生活,得到快乐和成长。
正因为这样,西方国家非常重视“闲瑕教育”,比如美国的图书馆在中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假期尚未来临之前,各图书馆都会发布一系列中小学生假期活动计划,并将具体内容印制成册,向社区及学校免费发放。瑞士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闲暇时间,各地政府推出一种收取象征性费用的“假期通行证”,学生可持证参观当地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中心等。在澳大利亚,各城区教育部门协调各学校在假期安排球类、远足、游泳等孩子们喜爱的体育活动。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积极的助推。遗憾的是,“闲瑕教育”在我们的很多学校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其一,教育者太注重分数和竞争,不愿让孩子“玩”,人为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和自由。其二,对“玩”和“休闲”认识不到位,认为人人都会玩,却不知道通过整体性的社会合作和指导,让孩子在玩乐和休闲中,也能得到心智成长以及精神拔节。其三,那就是家长作风太多,对孩子应有的自主权、决策权,缺乏及时尊重等。
所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闲暇利用方面,问题多多。其一,不会休闲,不会玩,不懂科学调节和分配,不少孩子的玩物成了“丧志”,而非“益志”。其二,不少中小学生的休闲多有消极的闲暇,消极接受多,创造性发挥少,甚至有少数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里参与赌博等格调庸俗、低下的消极活动。其三,还有成人化的闲暇。成人有时不顾中小学生特殊的需要和闲暇的特点,迫使学生从事与自己一样的活动,影响了发展质量和水平。
开设“闲瑕教育”,也许不能马上带来立竿见影的快乐功效,当教育者有了主动开发意识,这就是一种巨大的观念进步,不再将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而是将孩子当成了一个充分享受生活的有情有趣的人,让教育人本意识得到积极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