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模式探析

2014-05-30 22:59杨明刘丽
理论观察 2014年7期
关键词:自组织

杨明 刘丽

[摘 要]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应重视辅导员自身发展意愿和内在力量,充分发挥自组织系统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自觉有目的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辅导员的自组织依赖于保持开放状态的专业知识获取系统、涨落有序的专业工作状态、自治的专业组织和自主的专业决策。在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辅导员的自组织依托“实践—反思”、“交往—对话”、“协同—科研”等模式发挥对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组织;辅导员专业发展;自组织模式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7 — 0171 — 02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大学职能的扩展,具备一支高素质、善管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精神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的客观要求。然而,当前辅导员发展的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辅导员职业壁垒低、流动性大、职业认同感差、保障法规不健全和从业人员研究欲望和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与现实存在严重背离。〔1〕笔者认为,辅导员专业化应以辅导员专业发展为最根本目的,挖掘辅导员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动力,本文将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对辅导员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一、自组织与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契合性探索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的一种集合,它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和混沌理论等。它们的核心观点是“在远离平衡态的一个开放系统由于同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有可能产生负熵流,形成新的结构,使系统从混乱走向有序”。〔2〕根据自组织理论,自组织包含两层意蕴:一是与孤立、分离、瓦解相对应,强调联结、组合、协同等组织形式和力量;二是与他组织相对应,重视在组织过程中的自发性和自觉性。〔3〕自组织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重要机制。〔4〕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獲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5〕它也是指高校辅导员个体在其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依托高等学校和专业组织而习得高校辅导员知识技能,并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6〕作为系统的一种存在方式,自组织具有生成性、开放性、自发性等特征,我们从“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意义可以看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究其实质是辅导员所从事的教育管理工作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一)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生成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辅导员工作的内容也不断拓展,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很多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成为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比如评优助贫、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等等。工作职能的扩大使得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此背景下,就必须要求辅导员个体在整个专业生涯中成为持续不断的学习者。因此,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从无序到有序,个体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生成和累积过程。在这一点上,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与自组织理论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二)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开放性

辅导员专业发展的直接目标是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由于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境性,这就需要辅导员教师提高应变能力,能够及时、冷静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而辅导员提高不断适应情境能力的方式,除了日常教育实践中个体经验的积累之外,另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与其他辅导员建立一种合作、对话的关系,促进间接经验的交流。从这一点来说,这就需要辅导员保持开放状态,打破各自的利益堡垒,找到心理上的认同和信任,从而共享各自的实践性知识经验。

二、辅导员专业发展中自组织发生的条件

(一)保持开放状态的专业知识获取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如果系统是开放的,就能够不断地从外界输入物质、能量,就能够使系统保持原有的平衡甚至远离平衡态,系统就会维持原有的有序状态,直至走向更大的有序(一种新的平衡)。对辅导员教师来说,保持开放状态的专业知识获取系统是指专业知识获取过程中与外部环境有比较充分的联系和交流,它在本质上能让辅导员摆脱孤立的工作状态、打破专业壁垒的限制。

(二)涨落有序的专业工作状态

在自组织理论中,系统通过涨落达到有序,从一种有序态达到另一种有序态,都面临着分叉,即面临着多种可能的结果,而不是只有一种可能;然而分叉需要涨落力才能完成多种可能性之间的选择,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或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的过渡,所以协同学认为,没有随机的涨落就没有系统的发展。无论是专业系统内部的涨落还是环境的涨落,由于涨落是作为随机性因素推动系统对于前途进行选择,这就意味着辅导员在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获得更高满足以及使专业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多种可能。

(三)自治的专业组织和专业决策的自主

对辅导员来说,专业活动中的自主包括自治的专业组织和专业决策的自主,即依法建立自己的专业组织并依据组织章程进行自主管理,而不受其他方面的干预。当然,这里所说的“自主”是“自我抉择”,而不是说“只靠自己”,因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必定要借助国家和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力量,只是它不受外行的无端干涉。专业决策的自主是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本体表达,排除外行人员的随意渗透而加强同行评价,辅导员专业组织自己决定进入该职业所需的教育和培训标准,切实维持、不断提高辅导员群体专业服务水平。

三、辅导员专业发展中的自组织模式

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社会公众的要求,同时也是职业群体自身壮大的需要,辅导员在专业活动中的自组织属于自觉自组织,表现出系统性和整体性,结合辅导员专业发展的取向特点,笔者归纳出三种辅导员专业活动自组织模式,分别是实践—反思模式、交往—对话模式和协同—科研模式。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三种模式也只是提供了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在各个高校,根据具体的管理机制、体制等情况不同,这几种模式在功能上将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一)实践——反思模式

杜威认为,反思的功能是把含糊的、可疑的、某种失调的情景变为清楚的、有条理的情景。〔7〕辅导员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反思,它能够促使辅导员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同时辅导员教育实践也是一个复杂的情景世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给学生工作带来不确定性。自组织理论认为,复杂系统存在着内时空复杂性和内随机复杂性。对教育事件的关注,意味着辅导员要深入到具体情境中的学生个体,反思自己的教育措施、教育理念与教育场景的适切性,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育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实践—反思”可以促使辅导员对自身和整个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思考,并能够有意识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念应用于实践,使得辅导员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交往——对话模式

自组织理论认为,社会系统的发展动力源于自身的开放性,一是向自然界的开放,二是向其他社会共同体的开放;其中社会共同体之间的交往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才可能创造出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新的自组织行为或社会系统的新的结构层次。现代科学的融合发展趋势也指出,教育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没有开放就没有生命力。由于辅导员实践对象是由“他者”构成的共同体,这一基本特性也决定了辅导员的教育实践是一个与“他者”交流、对话,开放性的专业活动过程。“交往—對话”引导辅导员的专业活动摆脱孤立状态向外部延伸,促进专业的内涵式发展。具体来说,交往—对话能带来更丰富的专业活动体验,帮助辅导员激活“思维的本体感受”,觉察自己专业思维的局限,通过与他者的“视域融合”达到更高的专业境界。辅导员与他者的“交往—对话”是基于“他—我”平等合作信息的双向流动,是辅导员与他者通过交流共建专业的过程。

(三)协同——科研模式

协同和科研是辅导员由“新手”到“专家”发展的必由之路。自组织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自组织行为创生的动力学机制;二是一个多层次的自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层次、部分之间如何相互协调、相互整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整体的存在和运行的机制。辅导员自组织系统必定是包含多层次的系统:“新手”辅导员在对“专家”辅导员特质的挖掘与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整体,同时由于新手的迅速成长,系统内部又形成竞争关系,进而促进组织的发展。如果说协同是辅导员对所从事“职业”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等“素养”的直观体验,那么科研是对辅导员经验的拓展和升华,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辅导员来说,无论是协同还是科研,都是专业发展的一种形态,它们作为专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推动辅导员的专业向更具活力、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必须指出,文章所提的问题也仅仅是辅导员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发挥的作用范围和实际效能如何,仍然取决于辅导员个体的自我发展的特性和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和主观能动性等因素。毕竟,在当前中国辅导员的工作机制和具体环境下,一种诞生于国外的系统理论要想发挥预期的功能还有一个改造和转换的过程。但是,毋庸费言,该理论为我国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视角。

〔参 考 文 献〕

〔1〕 刘进.理论与实践: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现实悖论〔J〕.江苏高教,2010,(02):108-111.

〔2〕 王建萍.高校科研系统自组织理论初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03):1-4.

〔3〕 〔4〕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8,10.

〔5〕 曲铁华,冯茁.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5,(01):11.

〔6〕 李爱民.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实现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2):27.

〔7〕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8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自组织
多子群自组织聚合的PSO数据分类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群体智慧与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基于系统自组织理念指导教师课堂教学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新模式探究
面向基层卷烟市场的团队化协同作业模式探析
碎片化传播的自组织特性及其表现
自组织涌现律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阻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