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绿
一、家庭的心理氛围和心理健康的定义
家庭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言行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时空,表现为个性化的家庭情调和气氛。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
二、良好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年大中小学生因心理不健康导致性格和行为上出现偏差,甚至屡屡发生自杀、残杀父母老师等恶性事件。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孩子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
家庭气氛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活在宁静而愉快的家庭中的孩子与生活在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性格上有很大差别。如果家庭中父母关系融洽,孩子在家里愉快,就会有安全感,信心十足。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口角,则会使孩子情绪不稳定、紧张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长期忧心忡忡,担心家庭悲剧发生,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处罚,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家庭和睦,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包容,对孩子给予真诚和理智的爱。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态度和善,为人谦虚,心理相融,反映出互爱的高尚情操和积极向上的气息。家中各成员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乐观,这样的家庭的心理环境是良好的,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利的,所以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三、如何为孩子健康心理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一)创建融洽的家庭关系
1.做到心中有家人。只有家人之间有爱,孩子孝敬父母,父母爱护孩子,大家相亲相爱才能够有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2.父母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3.在不涉及原则和不伤害孩子身体的情况下,尽可能不干涉孩子的行为。
4.父母多与孩子相处,陪孩子玩。不管工作多么忙,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来陪孩子,让他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有时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既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又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二)采用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
1.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
2.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他在学习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期望要恰当。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应及时鼓励,使孩子保持心情舒畅,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
1.耐心解读孩子的想法,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其实孩子每一次闹情绪,都是有原因的。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一下來就喝斥他,要将对孩子的爱表现出来,第一时间解读一下孩子的心理,结合之前发生的事情研究一下,然后再顺着孩子的思维去帮助他。
2.培养抗挫折能力,正确对待逆境,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宣泄场所。孩子在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活、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孩子悲观、失望时,应让他们有一个宣泄的场所,使孩子获得父母的同情与理解,在感情上得到一种抚慰,从而解除困惑、消除烦恼、明确方向,并更加成熟起来。
(四)家庭成员共同成长
1.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家庭成员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才能够将心比心,消除彼此间的矛盾,长辈要为晚辈设想,同样,晚辈也要为长辈设想。
2.创造沟通机会进行积极沟通。在家庭琐事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产生,特别是三代人的相处,不但有孩子与父辈的互动,还有孩子与祖辈的互动,同时还有父辈与祖辈的互动,所以,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3.懂得互相理解和包容。让孩子懂得:作为子女要体谅祖父辈的艰辛,理解祖父辈的出发点是出于对子女的爱护,从而增加对祖父辈的理解和包容。
4.互相学习,求同存异。因为差异的存在,所以应该把握大方向,大家朝着大方向去协调,相互让步,换句话说就是:求大同,存小异;彼此尊重,不把自己的方式强加给其他家庭成员,日渐磨合,共同之处越来越多,也将越来越和睦。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相当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是为他一生的人格健康奠定基础的,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面临着种种挑战,并承受着重重的心理压力,很多父母的心理都处于很不健康的状态,家长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心理氛围,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挥家庭教育亲情感化、心理保护、情感抚育等独特功能,并通过这些特有功能引导孩子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和社会压力,使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现代人。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小榄明德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校: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