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
摘 要:“减负”这个话题已属老生常谈,在实施“减负”的过程中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还有人在观望。那到底什么是“减负”?“减负”减得是什么?难道只是单纯地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吗?或是减少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将课堂上的负担转移到校外辅导班中吗?这些“越减越负”的现象让学生苦不堪言。其实,“减负”是一种变化,减轻的是学生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它与推进课堂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减负的同时要增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家长要改变思想意识,只有这样齐头并进才能真正给学生“减负”。
关键词:减负;数学教学;增效
“减负增效”是每位教师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有的教师不讲究教学效率,只靠增加课时和加大作业量;有的教师不讲究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靠机械重复和无效劳动的习题堆砌;有的教师不讲究教学艺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只靠照本宣科、生塞硬给;还有的教师的教学没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千篇一律,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受到抑制和扼杀。由此可见,要想使学生“减负增效”,教师必须要“增负增效”,拿出更多的时间去钻教材、钻教法、备课堂、备学生、备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确保减负不减质。
一、提高自身素质
有位学者曾说过:“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撒布阳光到人心里,自己心中必有一轮太阳。”教师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和处世哲学都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学识水平和很高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及时学习,充实自己,从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学习并在实践中进行探讨,不断总结经验,使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完善,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二、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备好课是前提,上好课是关键。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做”和“行动”中获取知识、领悟道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如果我们把“上课”比作“演戏”,那么“备课”就是“剧本”,“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只有“导演”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体验身边的数学,从内心感到轻松。
1.课堂导入精彩纷呈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导入环节要用精炼、简洁、生动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新授课前,笔者经常设置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笔者在教学“2、3、5的倍数特征”时,用师生互动的游戏导入,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教师能马上判断这个数是否是2、3、5的倍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地举手考验教师。这时学生被教师的“特殊功能”所吸引,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学生迅速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2.教学手段精而合理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不仅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愿意去尝试、去探索,还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并具有一定的可控性、针对性,教师只要能适当应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把死的知识变活,使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点迎刃而解。但是要在每节课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应做到精而合理,不搞花架子。例如:一节课上,又是“大风车”,又是“智慧树”,又是闯关,又是游戏,这些教学手段不一定全是有效的,不能把它变成课堂上的娱乐,否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为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问答、研讨、探究、引导发现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做数学”,在“做”中激趣,“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明确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笔者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和要求切苹果,首先随意切一刀,会出现一个平平的面,这就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接着把刀垂直于这个面切第二刀,当学生发现面与面之间相交于一条边时,长方体棱的概念就迎刃而解,最后用刀紧贴两个面切第三刀,此时学生又发现三个面相交形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长方体的顶点。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令许多学生头疼的、枯燥的理论阐述,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在做有趣的实验,又像是在做游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热情。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不要生搬硬套。无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法指导科学合理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真正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让学生互相交流学法心得,积累各种学习方法与习惯。如教学“用方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时,为了突破难点,笔者让学生在汇报答案的过程中重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方程解法还是算数解法都必须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注意个体差异。此外,在教学中笔者还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观点突出、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与素质潜能的开发提供优良环境。
5.分层练习针对性强
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练习设计应是阶梯形的。各阶梯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然后逐步提升、加难,让达到前一目标的学生先踏上一步,做后一层次的练习,教师则集中精力个别辅导刚才未懂的学生。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基础练习,变式题不会做也不要紧,听完讲评再做,不会感到有很重负担。这样,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进步。
6.课堂检测及时有效
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因此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但这些反馈都针对局部,照顾不到全体,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课堂三分钟检测却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
三、精选作业习题
“减负”并不是简单地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作业少了确实“减负”,但是我们还要“增效”。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盲目布置,而要精,要有针对性,作业量和难易度要适当。所谓精,就是根據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精选作业题,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作业题得到期望的发展。教师每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有目的,哪怕只布置一道题目,只要能巩固知识、达到反馈的效果就够了。
总之,“减负增效”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方法,彻底摒弃那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题海战术”,深入、正确地把握教材,采用先进的合理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讲得精炼、讲得有趣、讲得灵活,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行研讨、自己学习,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