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建
我认为,校园文化=师生(广义也可包含社区、家庭)为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国家要求、个人理想)在一定时期共同环境下(校园)的学习生活而形成的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这个定义中包含着几个关键因素:教师和学生、共同价值或目标以及特殊的时空阈限。教师和学生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因素,他们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发展的水平。
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关乎着学校在社会的认可度(品牌),直接关乎着学校的发展,更关乎着作为教育最神圣的使命:为社会培养拥有“和商”品质的真正的人(陶志琼语,和商即智商、情商、德商、逆商与灵商的整合,是人所应该具有的一种综合商数,是做事能力、人际交往。具有和商的人即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即和谐发展的人,即真正的人。有和商的人即有福之人)。作为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小学的一名教师、管理者,我参与见证了学校十八年成长发展的每一个过程,充分认识到校园建设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下面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解读,以期与大家分享。
一、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特定的时空和人群。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小学前身系什邡外国语学校,诞生于教育改革浪潮涌动的1993年,在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基础上实行寄宿制九年一贯办学体制,学校先后与川师大外语学院、北京景山学校、中国教育学会等合作办学或成为其实验指导基地。学校通过短短十余年的超常规、跨越式改革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多项省市级国家级荣誉称号。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三大特色”、“四大优势”(和自身的核心办学理念(价值):学汇中西,彰扬个性。理念的前一句指学习的方式与内容,表明什外人既重视传统基础教育,更远瞩世界,打造外语教学特色,充分体现北师大什邡附小人“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宏伟气魄。后一句则是指学校教育目的指向、终极意义。简言之就是两个“让”:让每一位教师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示,促使教师把发展当作自己的第一需要,向着名师、专家型教师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的目标,与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及目标实现
什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对学校自身发展定位时,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愿景目标:什邡示范、德阳骄子、川西明珠。如果说“德阳骄子”“川西明珠”的愿景目标更长远一些的话,那“什邡示范”则属于近期而且必须实现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来源于我们什外的所有人都有永争第一的信心和气魄。正是拥有此目标,我们什外人在教育教学诸多领域都能大胆革新,取得丰硕成果,我们的教育教学业绩突出。
首先,三级课程的设置为什外学子提供最佳发展空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各自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都有自身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三级课程共同构成了一个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三者相辅相成。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作出如下设置:
1.调整作息时间。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兴奋点的最佳时间在15分钟至25分钟之间。依据此,我们把必修课上课时间由40分钟改为35分钟。选修活动课上课时间确定为45分钟,是因为选修活动课大多是复式班,组织教学麻烦,落实教学任务比较难。
2.开足开齐部颁要求的学科,每周增设4节选修课和4节夕会课。选修活动课主要安排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课。每位学生每周可选两项参与,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求学生长期坚持学习。夕会课的开设,主要是便于班主任总结学生当日学习、生活等日常情况,同时进行安全、健康、生理卫生等校本教材教学,每日内容相对固定,这样不仅加强了德育常规管理,又结合了我校实际情况,补充丰富了地方校本教材教学内容。
其次,一年六节的设置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充分调研学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及学校特色打造总体需要前提下,我们在一年设置六节,其中两个大节,四个小节,一月一节一主题。以节为导向,引领师生全面发展,充分彰显才能;以节为目标,引领师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深入学习钻研,造就复合型人才;以节为催化剂,全面助推学校特色打造,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增辉添彩。学校设置的两个大节(外语节、艺术节)恰好是学校两个为师生、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的优秀传统活动,是两张为世人津津乐道的校园名片。六节六主题,注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全员参与与培养提高,兼具科学意识、体育精神、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活跃了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共同企盼的“守望地”。
第三,对学校品牌的敬畏与精心呵护,保证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一切成果的取得都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全体师生为之前赴后继地付出努力。这首先得益于师生对学校品牌(校园文化)的认可,敬畏。因为,只有当全体师生认同校园文化价值后,才能忠诚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当他们敬畏这种(文化)品牌后,才能融入集体,竭尽所能,呵护品牌,学校可持续发展也才能得以实现。“从学校长远发展来看,学校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对教学有敬业精神,对学校有忠诚感。就教师来讲,需要有一个逐渐成长、完善的宽松环境,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教育教学的努力是出于对学校的感情,对学校的忠诚感是来自内心的认同感,而不是迫于被淘汰的压力。”(《中国教育改革30年?基础教育卷》)
三、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
当我们进一步意识到教师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时,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最活跃分子作用就关系到学校发展未来。我们认为应当加强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对教师的指导则是从另一个方向对教师的激励。学者曾晓东认为:“崇尚专业性,是学校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独特的组织文化,它体现了在这些组织中,人力资本投入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的特点。”学校对指导教师专业发展做出安排,减少了个人进行专业成长的努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们始终坚持十二字方针,即:资源利用、校本培训、个人研修。
资源利用,也即北师大及北师大实验小学,以及中国教育学会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采取“走出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作指导教学、现場报告会,今年暑假,我们将外派十四人次的教师到西安、苏州、呼和浩特等地参加暑期培训。未来三年,力争让所有教师都能到教育发达地区进修学习,开阔教师眼界,转变观念,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将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去进修培训,让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校本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内业务技能培训,是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显示良好人际沟通能力,展示个人风采的最佳途径,是一条最经济、最有效的培训途径。通过多年的校本研修与提高,学校外派的参赛教师几乎都荣获第一。个人研修,是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的延伸,是教师不断追求进步,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学校每期向教师推荐一部专著,教师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或博客、微博留言。
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管理制度保障
有组织就有管理,就有制度,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学校是现代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学校也有管理,也有制度。我们认为学校应当加强管理制度文化建设,让管理文化在维护好整个校园文化价值体系起到和谐调整各种利益的强制性杠杆作用。北师大什邡附小一直在探索人性化管理之路,我们在教师选聘、培训、教师考核、评职晋级、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都有制定保障。我们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认定,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年等级聘任、班主任等级聘任、绩效工资考核上。同时,我们注重每期末的教师自我评价,让教师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就本期(或一年)的教育教学等工作述职,对自己作出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能促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实现自我发展。这似乎又和北京四中校长在《谈现代学校内部教育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文所述观点“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倡导人的自主发展与和谐发展。现代学校内部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构建了使学生实现自主与和谐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不谋而合。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 “走自主创新之路、谋和谐发展之道”,学校“什邡示范、德阳骄子、川西明珠”的办学目标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