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龙
摘 要:猪传染性胃肠炎作为生猪养殖业的一种常见病,常常常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以传播速度快、呕吐、腹泻、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本文主要介绍本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等内容。
关键词: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播速度快,严重损失;症状;病理变化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在呕吐、严重水样腹泻和脱水。各种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该病毒,但是以仔猪死亡率最高。本病传播速度较快,很快就波及全群,病猪突然出现呕吐,然后出现剧烈的腹泻,粪便一般为淡黄色或绿色。病猪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如预防和治疗不力,往往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损失。
1 病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不强,特别不耐热,在阳光下暴晒6 h即可被灭活,在紫外线照射下30 min内即可被灭活,但对低温抵抗力强。普通的消毒药,如1%的漂白粉、2%的氢氧化钠、5%的甲醛溶液、季铵盐类消毒剂等,都可将病毒灭活。
2 发病特点
本病呈地方周期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多发,猪群一旦发生,往往很快就传播至全群。不同日龄的猪都可以发病,哺乳仔猪、生长育肥猪发病率几乎为100%,2周以内的仔猪最易感,且死亡率很高。病猪死亡率与年龄呈负相关,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加,死亡率大幅下降,耐过的仔猪有的可能會形成僵猪。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猪的粪便、分泌物、用具等都可带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行传播。该病临床上常与大肠杆菌病、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病混感。本病发病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流行性,一般见于新疫区,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传播至该猪场,很快感染全群的猪;②地方流行性,一般见于老疫区,主要发生猪场引进更新的猪,病情危害性不大;③周期性流行性,一般发生在流行间隙期,猪传染行胃肠炎病在猪群已经有一定的抵抗力,当有病毒感染仔猪时,无免疫力的断奶仔猪就会发病。
3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潜伏期很短,一般在1 d以内,潜伏期长的可达2~4 d。本病的传播速度很快,数日内即可感染全群。仔猪感染该病毒后一般12~24 h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病,呕吐,继而频繁的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或白色,粪便中常夹杂着未消化的凝乳块,日龄越小的猪病程越短、病死率越高。生长猪表现为厌食、腹泻,并伴有呕吐,不用药物治疗一般可耐过,但发病期间饲料转化率降低。母猪表现为食欲不振,轻度腹泻,个别出现呕吐,母猪可出现泌乳量减少,可出现反复感染仔猪的情况。公猪与后背母猪临床症状与生长猪类似。
4 病理变化
4.1 剖检变化
本病病变以急性胃炎、卡他性肠炎为特征,病猪外观可见严重的脱水。剖检病猪的胃和小肠,一般哺乳仔猪可见胃内充满大量的凝乳块,胃底部的黏膜发生充血和出血,而小肠内则可见充满大量白色或黄色的液体,液体使肠壁变薄,缺乏弹性,肠管变粗,外观呈现半透明状,肠系膜充血,淋巴结肿胀。
4.2 组织学变化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小肠内壁上的小肠黏膜绒毛严重变短,有的甚至萎缩,肠上皮明显变性,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由柱形变成扁平状或者方形。小肠黏膜的固有层内可见细胞浸润和浆液性的渗出。在病猪的肾脏可观察到脂肪变性,视野内可见沉积大量的白色尿酸盐类物质。
5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如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病毒分离和鉴定,取病猪的粪便、小肠内容物或空肠、回肠段为病料,分离病毒并培养,并用标准抗原血清做中和试验进行鉴定。
荧光抗体法,取有病变的小肠肠管做冰冻切片,然后进行直接或间接荧光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在上皮细胞和绒毛的胞浆性膜上有荧光者为阳性。
6 综合防治
6.1 加强管理
猪场应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如发现猪群一旦发病,应首先对病猪进行隔离,并对猪舍及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在生产管理上尽量做到全进全出制,坚持自繁自养,必须要引进猪时,应做好严格的隔离检疫工作,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猪。要加强冬春季节的饲养管理,猪舍平时要做好保暖防寒工作,保持猪舍干燥,通风良好,尤其是仔猪舍,要尽量保证舍内温度平稳。仔猪尽量做到尽早吃足初乳,对本病有预防作用。平时应该对猪舍做好消毒工作,无疫情时,一般每周应不少于2次消毒;发生疫情时,每天应进行一次喷洒消毒。
6.2 免疫接种
可在该病的流行地区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火苗或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母猪可在分娩前一个月进行接种,仔猪可在断奶后一周接种疫苗。
6.3 药物防治
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多是采用对症治疗。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或用葡萄糖盐水、氯化钾、碳酸氢钠等自制口服液饮水来补充水分,饮水中还可添加电解质和复合维生素等。为控制继发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等药物进行预防用药。中药可应用黄芪多糖、苦参、穿心莲等进行治疗。(编辑: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