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琴
摘 要: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着重分析了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残疾人心理康复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自信、扩展社会支持面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社区 残疾人 心理康复内容
心理康复是指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1]心理康复来源于康复心理学。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第22分会--康复心理分会。其目的是宣传与残疾和康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提供临床服务、研究、教学和管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康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中,特别是对残疾人群体的心理康复也日渐重视。国家《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明确将心理康复作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残疾人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1、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原则。对于残疾人而言,其康复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改善其肢体或器官的功能,而更应该着重于改善其整体功能,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应包括心理上的、职业上的和社会生活上的全面、整体的康复。全面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残疾人能够重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享有健全人同等的待遇和权利,能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因此,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够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康复。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会产生自卑、敌对、退缩等心理,而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会对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社会生活康复产生消极的影响。调整好残疾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残疾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确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积极进行其他的各项康复。
2、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陈筠等人的研究表明,残疾人主观幸福感与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而与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且主观幸福感得分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3]也就是说,那些心理康复状态良好,能够采用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较少抑郁的残疾人,比采用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较多体验到抑郁的残疾人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强。李文涛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信赖他人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呈负相关。[4]所以,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够帮助残疾人更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因为残疾的症状不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问题。
1、自卑和敏感多疑
殘疾人因为自身残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和正常人相比,他们容易形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使得他们常常处于自卑的漩涡中。此外,由于长期的自卑心理,他们也很容易形成脆弱、敏感的心理,对别人的言行不信任,容易表现出偏执和过激行为。
2、依赖和消极被动
残疾人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日常起居生活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成员。久而久之很多残疾人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心理,把自己生活中的全部责任都归于家人、社区和社会,遇事消极被动,不愿积极主动去争取,遇事他们往往会怨天尤人,对他人产生敌对或仇视的情绪。
3、悲观和自我封闭
许多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普遍缺乏经济自主权,经济上存在很大的压力。此外,很多残疾人难以和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相适应,往往也存在不良的人际关系问题。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悲观,导致他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悲观和自卑的心理又使得他们时常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敞开心扉。
三、残疾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论残疾种类如何,各类残疾人都面临着对自己现况的认识和评估问题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预期问题。残疾人对这两大主要问题的不同认识,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同。残疾人往往面临各种身体的缺陷或身体机能的丧失,并由此导致生活中比正常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但能够客观认识自身残疾,积极看待自身剩余能力,并对自己未来抱有良好预期的残疾人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努力地参与社会生活。相反,消极看待自身残疾,并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咎于自身残疾,对自己未来抱有消极预期的残疾人则很容易产生自卑、无助等消极情绪,陷入困境中。
2、缺乏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网络调节着个体面临的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5]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减轻残疾人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精神紧张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相反,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使残疾人与社会沟通不足,陷入自我封闭状态,不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能预测该群体对心理辅导的需求,社会支持状况越差的残疾人对心理辅导的需求越大。[6]
3、缺乏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残疾人缺乏有效地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7]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面临各种的压力,主要包括和未来发展有关的压力、经济方面的压力、社会交往方面的压力,自主生活方面的压力等等。面对种种压力残疾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残疾人缺乏良好的压力应对方式,面对压力时自感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压力。
其次,残疾人缺乏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很多研究认为,情绪调节是社会胜任力和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过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能减缓消极情绪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也会影响个体对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当残疾人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很容易产生各类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等。那些不能充分有效调整自身消极情绪的残疾人,往往很容易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和自身消极情绪的双重负面影响,陷入恶性循环中。
最后,残疾人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与他人和群体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掌握有效人际交往技巧,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残疾人能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入社会。相反,不能摆正心态,敏感多疑,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残疾人往往很难适应周围环境,自感被孤立和隔离,难以融入社会。
四、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分析
综上所述,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自信,积极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
残疾人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首先是自身的残疾,其次就是由于生理残疾导致的心理的“残疾”,他们往往对生活中的挫折进行错误归因,普遍不能正确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因此,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帮助残疾人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现况,提高自信。这其中又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自身残疾;二是正确评估残疾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三是积极评估自己剩余能力。而且,只有在正确认识现状的基础上,残疾人才能学会积极看待自己的未来发展,对生活怀有一颗“希望之心”。
2、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残疾人爱和归属感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残疾人自尊需求的满足。马斯洛认为这些成长性需求能带来丰富的、高层次的且有更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幸福感。因此,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能够帮助残疾人跳出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的怪圈,重返社会生活。
3、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无论是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还是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都能够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成为生活应激事件和残疾人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中介调节因素。因此,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残疾人学会心理调试技巧,增强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后,也有助于残疾人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更促使残疾人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现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柯红.临床康复与康复心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Vol.6,No.5:156-157.
[2]DRENER E,EUNKOOKM,RICHARD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 ( 2 ) :276 - 294.
[3]陈筠,王筱萌,凤林谱.74 名社区残疾人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2011;30( 5):403-405.
[4]李文涛,谢文澜,张林.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Vol 20,No.7:993-994.
[5]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 .心理研究,2010(01):3-15.
[6]江兰等.残疾青少年心理康复需求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3(04):19-23.
[7]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0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