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 徐桂平 王淑一
近年来,发展养猪业已成为经济增长和养殖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不仅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但受养殖密度增大、猪群流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猪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大了猪病防治的难度。同时,在猪病防治方面基层防疫站和养殖户存在着不少误区,不仅未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反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猪病防治的一些误区,以供参考。
1 认识上的误区
在猪病防治方面,很多养殖户没有清醒认识到当前猪疫病流行的复杂程度,导致防治效果较差。通常情况下,疾病因素对养猪生产造成的影响不会导致养殖户出现严重亏损甚至倒闭,只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时才有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猪病的发生乃至流行与防疫水平、养殖环境、管理、营养、免疫和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当养殖户或养殖企业无法为猪提供必要的健康生存条件时就会导致其发病。当前,旧病与新病同时存在是猪疫病流行的主要现状。从疾病类型来看,虽然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占据重要地位,但非传染性疾病对猪健康生长造成的影响日益突出。前者主要由多种微生物病原体引起,而后者则多由营养不良或管理不善所引起,不仅可直接致病,还会导致猪的抗病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大了猪病的防治难度。
2 消毒方面的误区
很多养殖户在消毒方面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不重视消毒。有的养殖户养的猪较少,认为发生传染病的可能性较低,没有必要对食槽和猪圈进行消毒;有的养殖户没有意识到定期消毒的重要性,认为年均消毒1次就可以解决问题。其二,不用消毒剂或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当前,猪病的种类较多,防治形势十分复杂,不使用消毒剂易导致猪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进而对猪的健康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而长期使用单一消毒剂难以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季节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充分发挥多种消毒剂的协同作用。第三,未合理使用消毒剂。杀菌能力是衡量消毒剂好坏的主要标准,有的养殖户使用消毒剂时忽视其有效浓度,而浓度过高时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对猪造成刺激;有的养殖户认为消毒剂气味越大效果越好,而实际上有些消毒剂无明显气味,但消毒效果很好。
3 防疫方面的误区
有的养殖户在疫苗防疫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过分依靠疫苗。在猪病防治方面,要做到防治结合,重在预防。有些养殖户将“预防”仅仅理解为注射疫苗,以疫苗代替其他防控措施,將其作为防控猪病的唯一手段,而没有认识到综合防控的重要性。很多养殖户为提高猪病的防控水平,偏重于选择进口疫苗,在选择免疫病种方面则追求大而全,认为只要做好免疫工作就能防止猪发病。第二,忽视疫苗的副作用。给猪注射疫苗后通常会出现厌食、发热、呕吐和过敏等反应,此外猪还会出现恐惧、疼痛等应激反应,而在这方面很多养殖户认识不足。
4 治疗方面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滥用抗生素。有的养殖户在猪饮水、疫苗及饲料中加入大量的抗生素,认为抗生素可控制病原,防止猪生病。猪发病后,无论是健康猪还是病猪都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二,过量使用药物。一些养殖户或防疫站工作人员习惯超剂量使用药物,认为药量越大所获得的致病效果越好;其三,打针持续时间过长。通常情况下,连续使用一种抗生素时不应超过3 d。有的养殖户喜欢采用长时间打针的方法对病猪进行治疗,这样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第四,未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不同,其理化性质、剂型及用药途径也不一样,如盲目使用多种药物、不注意配伍禁忌,有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使药物毒性增强。
5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养殖户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与程序,加强疫病监测,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根据猪病的特征、流行特点拟定出有效的药物使用方案,同时还要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猪病的防治水平,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编辑: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