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琼
摘要:目的:探討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血透室2013年4月~2013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28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以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皮肤瘙痒程度明显降低,血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应用,可提高包括中分子物质在内的毒素的清除率,提高透析效果;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等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9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6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42~68岁,平均53.3±8.6岁;维持血液透析13~108个月,平均75.5±16.3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2例。将58例患者分成2组:HD+HP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单纯HD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小时,透析液流速均为500ml /min,血液流速为200~250ml /min,透析充分性Kt /v>1.2。HD+HP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次,HD+HP治疗1次。单纯HD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疗程8周。
1.3 皮肤瘙痒评分
参考Mettang提出的评分方法[2],按皮肤瘙痒程度、分布、频率和睡眠干扰情况,采用双盲设计,每天针对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无需搔抓为1分,需要搔抓但无破皮为2分,搔抓后持续不能缓解为3分,有破皮为4分,出现烦躁不安者为5分;单个部位为1分,多个分散部位为2分,全身瘙痒为3分,短时发作4次(每次<10min)或每长时间发作1次(>10min)为1分,最高5分。最高可能得分为:(5+3+5)×2 = 26分。对夜间睡眠干扰评分:因皮肤瘙痒苏醒1次为2分,最多14分。24小时最高总得分为:26+14 = 40分。
2 讨论
MHD患者随着存活时间延长,皮肤瘙痒发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大中分子毒性物质的蓄积,导致周围神经发生病变;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③血液钙离子浓度过高,低钠血症;④肝素、软化透析管路的增塑剂以及消毒剂环氧乙烷等;⑤其他,如贫血等[3]。PTH是由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属于中分子物质,不易被HD清除。在尿毒症患者体内大量聚集,同其他中分子物质(如β2-微球蛋白)一样对周围神经可产生毒性作用,多数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结果[4、5]。
血液透析是清除肾脏毒素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对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中、大分子的清除不够理想,导致中、大分子物质在体内蓄积,出现皮肤瘙痒,究其原因,可能与常规透析器自身的孔径大小有关[6]。而血液灌流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血液净化方法,血液通过体外循环方式引进装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里,清除、吸附一些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毒性产物,如甲状旁腺激素、酚类、吲哚以及肽类等,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3 护理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各个连接处接头管理,防止空气栓塞,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保证血流量充足,保证血液灌流的效果;进行预冲排气时一定保证充分湿透树脂粒,不能塞住灌流器,以免出现凝血,影响吸附功能。
3.2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发生凝血倾向,应密切观察灌流器、透析器的液体颜色、静脉压、静脉壶液面的变化,滤网是否存在堵塞现象;观察透析器灌流量,动-静脉压等是否正常运转,如观察到透析器或灌流器内血液颜色加深,体外循环阻力增大,跨膜压与静脉压增大较快,提示灌流器内阻力增加,有凝血倾向,应及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 主编. 血液净化学(第2版).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6-27.
[2] uti-Magnus C, Mikus G, Alscher DM, et a1. Naltrexone does not relieve uremic pruritus: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J AM Soc Nephrol, 2000, 11: 514-519.
[3] 邱鲁宁, 孙秀立.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 8(2): 72.
[4] 段晓峰, 王开颜, 刘蕙兰. 尿毒症患者瘙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血液净化, 2003,2(12): 669-672
[5] London GM, Marry C, Marchais SJ, et a1. Arterial calcifi-cations and bone histomorphometr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J AM Soc Nephrol, 2004, 15: 1943-1951.
[6] Taskapan MC, Taskapan H, Sahin I, et a1. Serum leptin, resistin, an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renal failure with regard to dialysis modality. Ren Fail. 2007,29(2): 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