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
不知做家长的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平时读书、做作业都是好好的,经常拿百分,可是每到考试就不行。无论小考还是大考,离我们的期望总是有一点距离。问问孩子,他倒也不是不会做,大部分错误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我们做家长的也分析原因,考前也反复提醒他,让他考试时多细心、多检查,但结果往往都是白费劲,每次考试都还是这样。
最近同事闲谈中无意中说的一句话,终于让我醒悟到了问题的要害所在。那天我和同事在办公室聊天,他说:“我家孩子做作业时,如果做错了,我从来不给他指出来,哪怕是非常明显的错误。”他说,做错的作业让老师去批评好了,孩子自然会改正。我听着,猛然意识到,我孩子考试粗心的毛病找到了:孩子的问题也许出在我们父母身上。
以前我们总以自己是认真负责的好家长而自豪。每天督促孩子做作业,帮他默写给他批改,还要给他检查作业,甚至还要帮他查资料、做手工、整理书包等,以致现在他写好作业很自然地伸手往我们面前一放,等着我們给他检查验收。你看吧,如此辛辛苦苦競競业业,我们这样的家长是不是够模范的?
可是现在看来,问题可能恰恰就出在我们家长的这种競競业业上了。父母们的辛苦,换来了孩子的懒;父母们的勤奋,换来了孩子的依赖习惯;父母们的主动包办,换来了孩子学习上的被动。长此以往,孩子们会觉得仿佛做作业是他自己的任务,检查作业是我们家长的事情!这样,一到考试时候,孩子们没有了家长的帮助,就难免这里出点小问题,那里出点小差错——所谓的“粗心”,原来是这么回事。
细想一下,道理其实很简单:孩子做作业出错本是正常的,你帮他检查、指出了错误,孩子虽然及时改正了,但他并没有真正记住,这个知识漏洞并没有真正牢固地补上。家长的尽职尽责,实际上把孩子的知识缺陷掩盖了。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要牢记一些东西,反复强化刺激、定时复习是减少遗忘的一个好方法,但知识如果放在实践中运用,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样的知识会记得更加牢固。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亲自经历了这个过程他才会真正牢记所学的知识。古人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我们这些做家长的,除了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外,在学习这件事上还是少尽点职为好。孩子平时做作业做练习,放心大胆地让他去犯错误吧,孩子只有经历了各种不同的错误,才会真正牢记他所要学的知识,“粗心”自然就不会再找孩子的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