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妈妈”的教女感悟

2014-05-30 10:48从玉华陈倩儿
中华家教 2014年8期
关键词:怪兽证书香港

从玉华 陈倩儿

“妈妈,为什么你不笑?”

在大女儿上幼儿园时,她帮女儿选的是一家放羊式教育的幼儿园,母女都满意。当时有朋友警告她:“你惨了,这家幼儿园的孩子出来,是不识字的。”而朋友的5岁小孩已经会写“警察”了。

屈颖妍恍然发现,身边的港妈港爸,在孩子上小学前,就打响了“持久战”“货币战”。一个父亲想让女儿进某所名校,但女儿考不上。他四处打听,发现早几年曾有一个家长每天早上带着孩子站在学校门口,连续这样站了两个礼拜,校长就忍不住出来说,“好吧好吧,收你了!”这家人也决定效仿那位家长的做法,并商量到底是爸爸还是妈妈带着孩子去好,最后觉得男人带着女儿场面更可怜,决定让爸爸去。他还跟屈颖妍说:“你不要把我的故事写出来,不然人人都学我,这招就没用了。”

在香港,补习班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孩子都在上。曾有机构做过调查,香港孩子放学后最高补习记录为5个小时。一些家长天天接送,孩子在车里换校服,吃东西。港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催谷”,催着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

浸在“催谷”的潮流中,屈颖妍发现自己也慢慢变成了“怪兽”,在对待女儿的学业上,她也焦虑,甚至狂躁,亲子关系越来越差。有一次大女儿问:“妈妈,为什么你不笑的?”屈颖妍突然醒悟,原来自己真的不会笑了,她决心改变。

“非典一代”的后遗症

“现在的家长给孩子营造的成长氛围,太多漂白水了,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屈颖妍叹气。在“非典”时期,一些婴幼儿因为成长在家长过度保护的环境里,沙滩没去过,到公园能免则免,没消过毒的东西不能碰,家长只差替孩子们呼吸了……于是,孩子对世界的感觉近乎于零。磕磕绊绊的学步日子里不易察觉出端倪,随着年龄渐长,问题开始显现。

家长们对孩子有太多的“舍不得”,舍不得他们跌倒,舍不得他们受伤,舍不得他们失败,事事为孩子强出头。“每一步,我们都功利地计算周详。”在“金钟罩”下,我们圈养出了一个个没痂没疤的完璧孩子,也孕育出了一群群张牙舞爪的“怪兽家长”。

如今,香港社会已发现“港孩”问题越来越严重,大伙又一窝蜂地去找出路。民间办起各种“自理能力班”,200元港币一堂课,帮着教孩子用简单电器,如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榨汁机之类的,还“加送”教授最基本的淘米煮饭和烧水,甚至还有一些“吃苦”的课程。家长戏称,香港的孩子,“吃苦是要给钱的!”

“你的卖点就是没有证书”

在屈颖妍眼里,校门前是个“是非地”,一切流言蜚语都在那里展开、蔓延。10来分钟里,等待孩子放学不是重点,互相打探成绩才是关键。“你女儿这次考了第几?”“第12名。”“不是吧?你没有同她温习吗?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你女儿星期六有没有学剑桥英语?”“没有。”“语法班呢?”“没有。”“奥数?”“都没有,那她都学什么了?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

在屈颖妍看来,香港的孩子从背起书包去学习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承受精神虐待。小学生像棵圣诞树一样,身上挂满各种培训课的书包,每天超过10个小时地不停学习。家长们栽培孩子的“铁人计划”,培养了孩子的争胜心、必胜心,有时渐渐忘了一些胜负以外的心灵教导。接受“铁人计划”培训的孩子,看似样样懂,但最基本的生活和快乐的能力反而不具备。

屈颖妍认为,教育是一个松手的过程,可手放得太松,现实的问题就会马上横冲直撞过来。大女儿小升中的时候,没什么证书和奖状,别人却有很多,什么朗诵比赛、绘画比赛、阅读比赛,甚至吃水果比赛的。事实上,为了迎合这些家长的需要,现在香港任何儿童活动都会颁发证书或奖状。一个简单的手工班都有证书,如果没有,结束的时候家长会直接投诉。

女儿当时很着急,说:“惨了,我没有什么证书。”屈颖妍鼓励她:“你的卖点就是没有证书。”

她帮女儿做了一份很短的简历,放进了一些家里和学校里的相片,开头屈颖妍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她说:“我的女儿现在不是跑第一,她在落后,但不等于到终点时,她不会跑第一。教育不应该放弃任何人,即使她真的跑到最后,我们也应该为她鼓掌。”

女儿自己也写了一篇,题目是《我没有证书》。她介绍了自己在小学参加排球队、参加红十字会的活动,她说尽管这些不能在分数上反映出来,但“这些在我心灵里,我希望将来你们可以看到成果”。女兒最后真的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感性与理性的较量

屈颖妍成名后,一次在香港风采中学面向近百位家长做讲座。讲座结束后,一位父亲站起来,意味深长地问:“屈小姐,你对你女儿的分数有什么要求呢?”屈颖妍回答:“我还是要求她们保持中等,她们的爸爸常常说,不是倒数就可以了,但我做不到。”坐在一边的校长何汉权偷笑着说:“她嘴上说要求中等,实际就是中上了。”

屈颖妍其实做不到完全放下,有一次,《清明上河图》来香港展出,她很想带孩子们去看,可那意味着,孩子看完后回家做作业会写到夜里12点多。为此她纠结了很久。后来她还是带着女儿去看了,但回到家里又和女儿们大吵一架,因为孩子们困极了,不肯做作业。

屈颖妍感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要完全做到“理智战胜情感”也不大可能,只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循序渐进的改变自己,最终会结出“胜利的果实”。

有人鼓励屈颖妍,写书本身就是对教育最大的对抗,你不是“蚁民”,你干了老虎干的事儿,咬破了一方铁栅栏。屈颖妍又写出了《怪兽家长2》。鹅黄色的封面上,画着很多小猪,它们或作沉思状,或呼呼大睡。她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副标题:孩子复仇记,表达了教育任重道远之意。

猜你喜欢
怪兽证书香港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有一个怪兽
收录证书
失眠这个小怪兽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展与拍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