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气血理论及补气活血法探赜

2014-05-30 10:48沈宇清
家庭心理医生 2014年8期

沈宇清

摘要:王清任是清代具有创新精神的著名医学家,其学术精华在于阐述气血理论,对气虚血瘀症有独特见解,创立了补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是其杰出的代表方剂。

关键词:王清任 医林改错 气血理论 补气活血法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51-01

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博览群书,治学严谨,求实创新,穷其一生的临床经验,历时十二载著成《医林改错》一书。笔者诊余闲暇,反复研读,体会到王清任学术思想的精髓之处是其对气血理论的继承与发扬,而在气血理论指导下最值得重视的是他补气活血的组方思想,兹不揣浅陋,探析如次。

高屋建瓴立論重视气血

中医学气血理论中的气和血是人体中的两大基本物质,气与血互根互用,血盛则气旺,气旺则血盛,病理上常相互影响,气病及血或血病及气,最后导致气血同病,气血失调是一切疾病产生的基础。

王清任求古训,参已见,他指出,“气”与“血”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两种重要物质,但气血之中,尤重以气。王氏认为“元气即火,火即元气,此火乃生命之源”,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都是气支配所为,同时人体脏腑器官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无不涉及气血,气血失调首当其冲为致病之起因。根植于深厚的临床实践,王清任对“气”、“血”的理解独到,他将“血实者宜决之,气虚者宜掣引之”的传统气血治疗原则,拓展为各种调气活血方法。其中尤对气虚血瘀病机见地独特,创立了补气活血之法及相关方剂,使治瘀之法趋于完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血瘀证的治则治法。

通观《医林改错》全卷,书中载方共34首,除5首单方和食疗方外,余29首方中使用黄芪18次,党参10次,重用黄芪量高达4~8两;理气药约有15种,由此可见他对气的重视。有关活血化瘀药多至29味,使用桃仁14次,红花13次,当归12次,赤芍11次,川芎10次,其中有8方命名为逐瘀汤或活血汤,有通窍、解毒活血汤之列,血府、膈下、通经、会厌、少腹、身痛逐瘀汤之属,此8方用桃仁、红花及赤芍者各7次,当归6次和川芎6次;每方使用活血化瘀药至少4味,多至7味,治疗病种达56种之多,其“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的学术思想,在处方用药上可窥一斑。

求索创新审因重责血瘀

强调血瘀致病是王清任创新性的学术观点,瘀血一词始见于《伤寒杂病论》,其内容在《五十二病方》与《内经》中早有论述。

王清任孜孜求索,远承《内经》,近师仲景,旁涉诸家。《医林改错》谓:“人皆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究其原因,王氏认为约有三端:其一气虚血瘀;其二,血虚血瘀;其三,寒热毒邪血瘀。在上述三者致瘀因素中,王清任尤其重视的是自身正气不足所致的气虚血瘀证,《医林改错》中列出“半身不遂门有40种气亏之症,小儿抽风门有20种气亏之症,如遇杂症,必与六十种内互相参考,庶无谬误。”

纵观王清任之《医林改错》对病因病机的论述,其核心观点有两个,一是重视血瘀的致病作用,二是强调气虚对血瘀的主导作用。在此思想指导下,独创了补气活血法,并且理法遣方治疗不同部位的瘀血。

补气活血组方思路缜密

上已叙及,王清任重视气血理论,强调血瘀致病,在引起血瘀的诸多因素中,尤其重视气虚所致的血瘀,指出气虚致血瘀之机制为元气亏虚,不能通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停留而瘀。治疗当峻补元气,佐以活血。

《医林改错》中载补气方12首,其中有9首是补气活血同用。举如补阳还五汤,尚有黄芪赤风汤,黄芪桃仁汤之类,此类方中用药的特点皆以补气药黄芪为主,其次为党参白术等,且重用黄芪。黄芪为“补药之长”,“补品中之风剂”,具有补虚之功,且具窜行之性,峻补而无恋邪之弊,故用于气虚血瘀证最为适宜,能使元气旺盛而血行无碍,经络通畅,气充而血生,新血自长,气足而阳回,得挽生机。

举析王氏补气活血之代表方——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阐释,王清任没有苟同之前的风、火、痰之说,但颇推崇张景岳的观点,认为:若人身元气为十成,则左右半身各占五成;亏二成而左右各剩四成,一般尚无病态;亏五成而左右各剩二成半时,会出现气虚之症。此时一旦有空虚之隙,所剩二成半归并一侧,或左或右,病则无气,无以帅血必停留而瘀,导致半身不遂。由此可见,半身不遂与元气虚损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此外,王氏还指出,中风的多种伴随症状多与气虚攸关。其由气虚血瘀理论创制的补阳还五汤方名中之“补阳还五”是还丢失的五成元气,昭示要迅速运用大补元气的方法使周身元气得以恢复。这一理论亦得到了现代科技的佐证,补阳还五汤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肾脏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并在临床其它各科得到广泛应用。

从补阳还五汤主治的症状表现看,王氏认为均为元气亏虚所致,血瘀症状并不明显,但方中七味药,除黄芪外,余均为活血药,表面上看似活血为主,其实不然,从药物剂量上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余六味药总计七钱半,足以说明本方是以峻补元气为主,是如王氏所云:“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

从配伍机制上看,由于本证元气亏虚已达五成,治疗切不可墨守“病属于虚,宜治以缓”,而应抓住时机。由于气虚无力行血致瘀,瘀血既成,单纯补气,不足以祛其於,故王氏又强调,“其时不可若专用补气”,往往“气愈补而血愈瘀”。鉴于此,对于元气不足所致血瘀证,重在补气的同时,可防止补气引起瘀血加重;通经活络,祛除已有之瘀血,故又伍以桃仁、红花、川芎、归尾,在大剂量黄芪的主导下,既养血又活血,其中川芎配伍巧妙,前人谓其“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善于走散,既可助黄芪推动气行,又能助活血药增强行血散瘀之功。再以性寒通络之地龙配性温之黄芪,寒温并用,实有云行雨施之妙。

总之,补阳还五汤气药与血药主次分明,组方思路缜密。以达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之目的。邓铁涛认为:“在一大队理血祛瘀药中,重用黄芪一味以统之,寓消瘀于补气行气之中,寓生气于理血之中。”王清任这种独特的药物剂量比例前所未有,同样为王氏的一个创新所在。

综上所述,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不拘古训,力求创新,重视实践,立法创方,在中医气血理论及血瘀证治等方面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其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科学严谨的治学之道,永远值得吾辈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