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青岛大学时期的外文系学生

2014-05-30 23:08张洪刚
青年文学家 2014年8期
关键词:臧克家青岛大学山东大学

张洪刚

摘 要: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正式建校(1932年秋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同年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在招收的300学生中,有外国文学系的王林、郭根、王昭建、蔡文显、柳即吾、臧克家、唐月萱等人。

关键词:国立青岛大学;外国文学系;王林;郭根;王昭建;蔡文显;柳即吾;臧克家;唐月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2

著名作家王林

王林(1909~1984),原名王弢,现代著名作家,河北省衡水县人。1927年在北平的今是中学上学,是该校共青团的支部书记。1930年9月,离开北平今是中学,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其子王端阳在《父亲和黄敬》一文中记述:“青岛大学当时刚刚开办,由杨振声任校长,张道藩任教务长,并请来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闻一多为文学系主任。父亲是青大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之一。” 1930年秋,王林在进入青岛大学的当年,就参与组织了学生海鸥剧社,排练了《月亮东升》和《工厂夜景》两个独幕话剧,在学校小礼堂演出。海鸥剧社的演出,引起了社会反响,上海“左联”机关刊物《文艺新闻》,以《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为题,报道了青岛海鸥剧社的活动。同年,海鸥剧社还排演了《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乱钟》、《婴儿的杀害》、《饥饿线上》等进步话剧,先后在学校和青岛大舞台(亦称新舞台,今青岛永安大戏院)演出。由于反动当局的镇压和破坏,海鸥剧社擎天柱和骨干,有的被迫离开青岛,有的被捕,1933年夏剧社停止活动。

1935年12月,王林和黄敬一起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8月去西安到东北军学兵队作地下工作,经历了西安事变。1937年回冀中参加抗战。1949年随军进入天津,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幽僻的陈庄》、《腹地》、《站起来的人民》、《一二·九进行曲》、《叱咤风云》等。

著名报人郭根

郭根(1911~1981),又名良才,笔名木耳、焦尾琴,山西定襄人,1911年生。早年读书于北京师大附中,热爱文学和写作,思想进步。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期间参加了“北方左联”、“反帝大同盟”等活动,后成为著名记者和报人。 郭根在外国文学系学了小说入门,戏剧入门,英诗入门、莎翁、浪漫诗人、英日俄法德文学概论、圣经、古典神话、西洋文学批评诗、传记文学研究、希腊悲剧、英文演说、维多利亚时期散文与诗、英国戏剧研究等课程,并师从梁实秋教授作毕业论文。郭根热衷于体育运动,还是青大队对球队(排球队)主要成员之一,曾多次参加华北运动会。

1935年郭根在绥远一中任教,曾发起组织绥远文艺界抗敌后援会,主编进步文艺刊物《燕然》。1937年抗战爆发后,由塞北而南下,在上海撰写出版了报告文学《烽烟万里》,风行一时。此后他在“孤岛”上海和江西敌后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后由岳母即邵飘萍遗孀汤修慧介绍至香港《大公报》工作。

1949年后,相继担任《人民日报》资料室副主任、《文汇报》副总编、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人民出版社编辑、山西师范学院(后为山西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百年史话》、《云岗散记》、《一代报人邵飘萍》等。

“老济南活字典”王昭建

王昭建(1912~2010),字德懋,农历1911年12月20日生,家住济南市按察司街(逝世前多年住在山东省政府家属宿舍 )。王昭建在济南正谊中学毕业,1931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第一年学的是教育,后三年转入外国语文学系。在外文系学习时,除了主修外文课程外,凡中国文学系的课程也尽量选修。梁实秋先生和洪深先生是其真正业师。他对梁实秋先生印象很深,据王昭建回忆:“梁先生三十来岁,精通外文,却从不穿西装,梁先生上课,永远踏着铃声进教室,下课铃声未停,就已步出课堂。梁先生给我们开过《戏剧入门》、《莎士比亚》、《弥尔顿专题》、《英国文学史》和《欧洲文学批评》等课程。洪深先生1934年到山东大学继梁实秋先生担任外国语文学系主任的,是他教完了我们第四学年学程,送我们毕业的。”

王昭建1935年毕业,与臧克家为同级同学。1947年经山大同学“布衣大师”刘子衡推荐,王昭建在山東省政府任王耀武随身秘书,任职不足一年,济南解放。王昭建是山东省文史馆最老的馆员,他是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亲历者,1957年前还在济南一中当过语文教员,被济南文史界称为“老济南活字典”。

蔡文显与梁实秋的师生情

蔡文显(1911~1984)字致平,江西省金溪县石门靖思村人。我国研究英国文学的著名学者、教育家、翻译家。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同臧克家同系。蔡文显来自江南乡间,家境并不宽裕,在学校图书馆半工半读,每月20元,一直拿到毕业。蔡文显入学后勤奋好读,是班上的高材生,成绩拔尖,又是学校的网球运动员,打得一手好球,深得梁实秋赏识。二十世纪80年代初,蔡文显到北京开会,曾到臧克家寓所拜访,当谈起闻一多、梁实秋等先生,谈起青岛大学的件件往事,两位老人都兴味很浓。

1934年蔡文显作为国立山东大学第一批毕业生,离开青岛后考取了北京清华大学研究院,学英国文学专业,因为考的成绩好还得了每年360元的奖学金。蔡文显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偶尔会到梁实秋在北京的寓所拜访(1934年7月,梁实秋离开青岛,任教于北京大学)。

1937年,蔡文显在研究院的毕业答辩还请了在北大任外文系主任的梁实秋参加。就在“七·七”事变,人心惶惶之中,蔡文显取道天津回到南方,这也是与梁实秋最后一别。蔡文显与梁实秋师生情谊至深。1984年秋天,蔡文显患肝癌在广州中山医学院住院期间,梁实秋在广州暨大任教的长女梁文茜来医院探望,并带来梁实秋先生从台湾经美国再转来的礼物:一件是台湾出版的《槐园梦忆》,署上了梁实秋的名字;一件是一帧宣纸写就书赠蔡文显的条幅。条幅内容是梁实秋为纪念与蔡文显的友谊撰写的诗:“青岛凄迷,碧海粘天,多少畸人。想当年意气,拼酒西楼,而今已矣,俱已成尘。三径初成,鱼山路窄,锁遥家园,几度春风飙起。叹花红柳绿,散落如云,再无旧好,相亲伯鸾在,海隅久羁身。幸有书为伍,茶足饭饱,不知老至,忘了清贫。万水千山,魂牵梦绕,何日游湖去采莼。雁来也,看捎来尺素,天远如邻。”末属小字两行“甲子仲夏寄文显老弟,梁实秋八十三岁。”下盖“实秋八十后作”朱文印章一枚。蔡文显握着梁文茜的手再三道谢。这是蔡文显自1937年与梁实秋一别,47年来唯一的一次联系。蔡文显在大学任教50年,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这是蔡先生最后阅读的一本书和一幅字。

蔡文显先后在江西临川中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江西中正大学、南昌大学和广州外国语学院任教。他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对英国文学史、小说和戏剧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其主要译作和论著有:《关于莎士比亚悲剧〈哈姆特莱〉的阐释》、《萧伯纳戏剧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论莎士比亚悲剧〈奥瑟罗〉》、《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关于编写〈英国文学史〉的一些问题和意见》、《试论悲剧〈奥瑟罗〉的主题思想》、《狄更斯评传》、《英国文学史》等。蔡先生1984年在广州市中山医院病逝。

濟南三中教师柳即吾

柳即吾(1909~1995),原名柳乃瑞,1909年农历8月12日出生于山东昌邑一个农民家庭,读小学时期,正值“五四运动”,深受新文化和爱国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自少年时代起即向往光明、追求进步。北洋军阀时代,参加国民党、敬仰孙中山,有志于为救国救民而奋斗。1928年“五三”惨案后,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参加了国民党改组派,积极从事反蒋运动。1929年率先在昌邑创办了女子小学,为妇女教育和妇女解放事业贡献力量,1930年反蒋斗争失败后,为躲避国民党右翼势力的迫害,逃往北京考入宏达学院。1931年夏考入国立青岛大学,学号24014,原来考的是教育行政系,1932年因闹学潮,学校改组,易名国立山东大学,取消教育学院,转入外文系学习。William.B. yeats (1865~1939)戏剧作品研究的,原文现存台北档案馆。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文登中学、潍县县中任教。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即吾先生到济南三中任教,曾任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外语教师,至1975年离休。

图书馆长唐月萱

唐月萱,研究馆员,1911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泾县唐村。1934年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读完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后,考入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36年毕业,被分配到上海医学院图书馆工作,后调入大连医学院图书馆,担任馆长工作。唐月萱先后创建了三座图书馆,为我国医学图书馆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唐月萱在青岛国立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 据臧克家《悲愤满怀苦吟诗》写道:“第二次作文,女同学唐月萱中了状元。她很有才华,风姿超逸,嘴角上开一朵笑的花。她曾把填的一首词给我看,可惜只记得两个句子了,‘绿水虹桥流尽处,未是儿家。唐月萱同学读的英文系,后来转到北大去了。因为家庭变故,她心灵受到严重创伤,这几年在云南一个大学里做图书馆长,来北京时,总来我家谈谈,当年的红颜,变为白发了。”

著名诗人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臧克家是国立山东大学的第一届学生,入学考试时两门功课中数学得了零分,但作文却被闻一多评判为98分,一举中试。此后,经闻一多特批,臧克家由外文系转入中文系,并与陈梦家称为闻一多诗门下的“二家”。

臧克家回忆说:“因为记忆力差,吃不消,想转中文系”。“主任是闻一多先生。我一进他的办公室,不少和我抱同样目的前去的同学,全被拒绝了,我有点胆怯地立在他身旁,当他听到我自报姓名时,他仰起脸向我注视了一眼,用高兴的声调把三个字送入我的耳中:‘你来吧!从此,我成为闻一多先生门下的一名诗的学徒。

外文系教授洪深、赵少侯、孙大雨,都曾是臧克家的老师。臧克家在山东大学八十周年校庆时,曾写过一篇情真意切的祝词《我的祝辞——庆祝母校校庆》,表达了自己在1930至1934年在母校读书期间,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其中写道:“至于文艺方面,我毕业前后到‘山大教过书的有,老舍、洪深、王统照、赵少侯、孙大雨诸位先生,这几位先生都是我的文艺前辈,后来成为亲密的朋友。”

外文系学生季刊《刁斗》

1934年,外文系学生郭良才、宋墨庵、柳乃端(柳即吾)、李世昌等高班同学成立了刁斗文学社 ,“以研究文艺,砥砺学术为宗旨”编辑、出版《刁斗》文艺季刊,1934年3月出版了一卷一期,这是大型文学期刊,每期120页~160页,《刁斗》第一卷出版了四期,第二卷出版了两期,后停刊。《刁斗》是当时在全国有影响的期刊,该刊内容主要为文学评论、创作和翻译作品。郭根在《刁斗》发表了论文《论“短篇小说”故事之进展》和小说《血的买卖》、《斗争》、《夏天最后一朵花》,以及译作《美国同路人问题》等作品;宋默庵发表了论文《文学之哲学的基础》、《现代苏格兰的诗》和书评《王了一译都德的沙弗》等作品;李子骏发表了论文《莎士比亚的悲剧之实质》、《屠格涅夫创作底艺术》,小说《玫瑰姑娘》等。其中还有学生翻译的很多作品,如田端峯的《锁着的箱子》,柳即吾的《加特林在霍利亨》,李世昌《搓草绳》、《梅夫》,朱宝琛的《古希腊玉屑》,周小鸥《火坑》等等。《刁斗》发行于1934年,共发行了6期,详细记录反映了当时国立山东大学文学思潮与创作的真实面貌,补充了文学期刊的空缺,为学校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立青岛大学的学生还有梁绣琴、丁金相、张淑齐、韩明、贾性甫、赵宗汉、林哲夫、张国琛、连彭、高钟湖等人。

参考文献:

[1]《山东大学百年史》(1901~2001),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2]《悠悠岁月桃李情》,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1月

[3]《山东大学校史资料》第6、7期,山东大学校史编写组

[4]《良友》第12辑,文汇出版社

[5]王端阳《父亲和黄敬》、《父亲王林在国立青岛大学》

[6]王林《国立青岛大学两年三次罢课斗争》

[7]刘香著《边缘的自由》

[8]散木编《郭根日记》

[9]济南市政协编《20世纪济南文史资料文库教育卷》

[10]柳即吾著《吐哺周公育桃李》

[11]梁实秋著《槐园梦忆》

[12]臧克家《悲愤满怀苦吟诗》 、《我的祝辞——庆祝母校校庆》

[13]李载常《南征北战 辛勤耕耘——记我馆老馆长唐月萱同志》

[14]蔡宗周《梁实秋书赠的条幅——记梁先生与蔡文显的一段师生情谊》

[15]高峰岗《听王昭建先生说事》

猜你喜欢
臧克家青岛大学山东大学
臧克家作品
臧克家致刘征书信
默静在晚林中
青岛大学
怀臧克家老先生(外七章)
Research o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Funds in China
Research on Prevention of Corrup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ower List
青岛大学再建始末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Paresse constru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