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智
摘 要 :本文对比《放弃也是一种快乐》笔者本人的、同学的、外专润色的译文,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目的论”将翻译目的视为翻译行为的最高原则,主要包括目的法则、语内连贯、语际连贯等原则,作者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放弃也是一种快乐》;目的论;赏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1
1、原作简析
最不需要花钱的东西却往往最无价最宝贵,比如水、空气、快乐。人渴望快乐和欢愉,都去汲汲追求,但是很多人却失败了。原作者给大家提了一个看似出乎意料,却非常有道理的办法:放弃。中文娓娓道来,并且逻辑性好,先叙述读者的困境再提出“放弃”的建议,并进一步鼓励读者这样做。对如今疲于奔波的人,这尤其重要,放弃能使他们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
2、原著译著对比赏析
2.1目的
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approach)中的重要理论。它由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Hans. J Vermeer)和雷斯(Katherina Reiss)創立于20世纪80年代等效论及语言学派盛行的时期。(仲伟合等,1999:49)。
具体到原作与译作,原作目的是鼓励读者跟随内心,放弃无关紧要的琐事,过好自己快乐的人生。繁星纵变,智理永恒。人生哲理的文章超越语言与时空,译文目的与原文目的相同
2.2语内连贯
目的论的另外两个原则是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语内连贯也称“连贯法则”(the coherence rule), 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译人语的表达习惯, 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 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Nord,1997:32-33)。
中国人在汉译英中语内不连贯的原因很多,下文将从措辞、具体化、连词方面讨论语内连贯。
译文是英文,因此笔者请到Philip,纽约人、广告专业大三学生帮忙润色笔者译文,并与其讨论了几个相关问题。
A.标题
文章标题中所指的“放弃”是放手无谓的努力,而不是放弃追求进步,因此笔者认为用let go类似表达更准确,而give up等完全否定含义的词与happiness放在一起很奇怪。而通过翻译班35位同学译文集萃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对“放弃”的表达如下:(1)give up/abandon 26人;(2)let go4人;(3)未提交,不清楚5人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这是一种悬念的表达,但是跟Philip讨论后的结论是英文中哲理类散文很少用这种标题来吸引读者兴趣,大部分都是像On Study这样简单却概括文章内容的标题,笔者认为如果用give up,不是根本没意识到“放弃”的真正含义就是标题党。
B.具体化
在这里自我批评,有些细微的表达不够语内连贯,比如:
例1 原文: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要求有关。
润色译文:Until one day we discovered, to our great surprise that all these feelings of melancholy, boredom, confusion, resignation, and dismay were actually about our desire to expand.
分析与反思:润色译文中加了一个“feeling”,最后一个词也用了更自由的“expand”而非原来的gain(此处将在语际连贯中讨论)。看到润色译文发现,这些确实是人的感受,而不是堆在那里的一堆东西,加上feeling,更形象得表达了这是一些感情,更符合英文表达。
当然笔者译文中也有可圈可点,外国朋友直接说这句很好,不需要修改,这里不再赘述,只举一个例子。比如:
例2 譬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而他(她)却不爱你。
译文:Here is an example. You have a crush on someone who doesnt see you in the same way.
C.连词
连词除了连接前后,使表达顺畅、合乎逻辑外,还有实际意义的表达效果。恰当地使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地道表达效果。比如:
例3 原文: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译文:The reason why we are not happy is that things we are keen to gain are too many, or that we are too obsessed even before we realize it.
分析:原文意图表达不知不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笔者用了before试图表现出相同的含义。
2.3语际连贯
语际连贯又叫“忠实法则”,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并不要求内容上一字不差。严复自己的立场是重视意义,而不肯勉强去就词,因为他觉得“抑义就词”,会造成“毫厘千里”。(王宏志,1999:84)。还用前面提到的例1.
Philip的润色丝毫没有受原文“要求”的束缚,而用了expand。细想发现非常妙,“要求”本身不应该带来这些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是“过多、没有节制的”要求,因此用expand很精确。
3、汉英翻译的努力方向
因此汉英翻译努力的方向是温建平女士建议的“死去活来” 。“ 死” 指语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过程, 是摹仿阶段, “ 活” 是摹仿之后的创新阶段。(温建平:2006:9)
参考文献:
[1]王宏志 重释“信达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温建平.论翻译思维能力的培养[J] 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6(3)
[3]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J].中国翻译 1999(3).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