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生
摘要: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12例,其中,男患者为7例,女患者为5例,采用胆总管结石内镜手术治疗。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就诊后24小时内即明确诊断者有9例,占病例总数的78.95%;就诊后2到4天内明确诊断者的有3例,占病例总数的21.05%。EST一次取石成功有9例,两次取石成功1例,取石失败有2例。其中,一例是因为老年患者的的胆总管囊性扩张置胆道内支架,另一例是因为结石呈铸状长度约4cm,并转至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有9例。在这些病例中,EST术后出现并发症有3例,其中,十二指肠大出血1例,并轉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2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已经病愈。有2例出现淀粉酶升高,并未做特殊处理。结论:在医疗手段逐渐革新的今天,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手术为抢救病患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这种方法对医疗条件、专项设备、器械等有较高要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会造成病患的死亡。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36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108-01
前言:近年来,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正在呈上升趋势。从来源上来看,胆总管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在胆总管中形成,也可能是肝内胆管的结石移动到胆总管中;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是指胆囊内的结石经管道移动到胆总管中。胆总管是胆汁流动的总干道,而胆总管结石常位于胆总管的中下段,随着结石数量的增多、体积的增长和胆总管的逐渐扩张,很容易造成结石堆积或是上下滚动,使得其内在压力不断增加,进而使得运送胆汁的要道堵塞,导致腹痛、感染、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败血症、胰腺炎,甚至会累及肝总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例,其中,男患者7例,女患者5例。年龄分布在30-80岁,平均年龄为47.8岁。在这12组病例中,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有11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1例。且术前经过腹部彩超,CT和MPCP的检查证实。结石的直径<1.0cm的4例,结石的直径在1.0-1.5cm之间的有5例,结石直径>1.5cm-2.5cm的3例。泥沙样结石有1例,单粒结石有4例,2粒结石有5例,3-5粒结石有2例。除此之外,所有的入选患者应该为稳定期的胆总管结石,要排除肝内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畸形、狭窄等情况。
1.2 实验方法:所有的患者在术前禁食、禁水,并进行术前静脉注射安定等镇定剂。采用由Olympus公司生产制造的GIF一CF一160电子十二肠镜及其相关的附件,PSD一10高频电发生器及ERBE高频电刀进行手术。首先在十二指肠镜下仔细观察乳头及其周围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地方切开,或是进行造影导管。造影导管时,尽量选择性胆管进行插管。而后,向其注射30%泛影葡胺,以显示结石的大小、数量、具体位置,并根据结石的大小、性质、乳头的形态决定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的程度。其中,结石直径<1.0cm时,多用取石网篮进行直接取石,而泥沙样结石多采用石气囊进行取石;结石的直径>1.5cm时,可经过机械进行碎石取石,然后再对碎石进行气囊清理。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的有9例,术后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呕血、黑便、发热等症状,次日清晨查患者的血、淀粉酶等指标,以便分析有无并发症。术后24h,进行鼻胆管造影,如果没有残余的结石则进行拔管;如果有残余的结石,则进行二次取石[1]。
1.3 术后复查:手术1个月之后,对治疗出院的患者进行肝功能、血常规和B超复查,再测定其余的指标,以确定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而分析手术的效果。
1.4 数据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格式表示,计量资料同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本组病例在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的有9例,占病例总数的78.95%;就诊后2到4天内明确诊断者的有3例,占病例总数的21.05%。EST一次取石成功有9例,两次取石成功1例,取石失败有2例。其中,一例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胆总管囊性扩张置胆道内支架,另一例是因为结石的长度约4cm而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放置鼻胆管引流有9例,出现并发症的有3例。其中,十二指肠大出血1例,并转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2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已经病愈。有2例出现淀粉酶升高,并未做特殊处理。
3 分析讨论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医院便采用外科开腹探查取石进行胆总管结石治疗。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各医院逐渐采用内镜乳头扩约肌切开进行取石,这种方式为胆总管取石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手术后残余的结石率正在升高的原因有4点,第一点是因为个别结石位于较为细小的胆管中,这会使得取石钳不能深入,进而使得取石不干净;第二点是因为胆管狭窄,医者不能够完全的解除梗阻,这样会造成反复的感染;第三点是因为医生缺少临床经验,所选择的手术方法不合适,使得取石不彻底;最后一点是因为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差,耐不住较长的手术,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取石。在本组病例中,一次取石成功的有9例,二次取石成功的有1例,成功率达到83.3%。而内镜取石因为其能够清楚的探查到结石的大小、具体位置和数量,使得患者术后的创伤小、痛苦少、恢复较快。现在我们将结合所选病例进行如下分析: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前要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对老年患者的心、肺、肝等功能要进行严格细致地检查。而对于胆囊局部病变的患者,可通过B超、CT等了解胆囊、胆总管、胆囊管的详细情况。如果医者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遵循开腹治疗的原则。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高危胆囊结石患者、疑存胆囊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肝硬化或门脉高压症者、麻醉禁忌者、处在妊娠期等人群不适合该种治疗方式,以免发生医疗事故。对于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最佳的手术时机应该在胆囊炎发作后的48h之内,也有人认为在发病后的72h内均可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化脓坏疽等现象,应该进行开腹手术。症状较轻、病程较短、发病不频繁的患者手术较易成功,而病程长、病症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萎缩性胆囊炎,也可能会出现胆囊三角和胆囊壁间的纤维组织增生,并粘连在一起,加大了手术的难度。在手术时,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这样容易达到最佳的气腹状态,也避免了胆囊牵拉造成的患者不适。另一方面,如果胆汁流出的不多可用纱布擦干净,如果胆汁流出较多则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进行冲洗洗净。与此同时,当手术中遇到较大的结石,可以适当的增大切口,在术后和腹膜一起缝合。如果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出现腹内渗血过多,且无法控制、胆道损伤等情况时,应立刻进行开腹处理。为了避免各种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医者应该缩短手术时间,将流出的胆汁冲洗干净,并将结石取净,以保证患者的健康[2]。
参考文献:
[1] 李飞等.123 例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1366-1367.
[2] 李光水.胆总管结石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4325-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