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亲艺术、爱生活、乐创造

2014-05-30 10:48陆薇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活动室幼儿环境

陆薇

我园是一所公办一级一类幼儿园,坐落于市区黄金地段,园舍空间的狭小、拥挤一度制约了我园的发展。2008年,借着园舍修缮、改建的机遇,我们对园舍环境进行了重新设计。我们认为,教师比专业设计师更懂幼儿的需要,因此,除了施工方面的设计由专业设计师完成外,我们坚持全园教职员工人人参与,结合我园的课程和办园理念,思考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支持幼儿的发展、方便教师的课程实施出发,为园舍环境创设建言献策。我们的一切设计从幼儿需要出发,倡导“把空间留给孩子,把方便留给孩子,把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机会留给孩子”,以实现“让教育回归多彩的儿童生活世界”的办园理念。

一、追求美的视觉效果

作为一所以艺术教育见长的幼儿园,我园重视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促进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也注重给幼儿美的熏陶。

首先,我们注重色调的统一设计。很多幼儿园都把墙体刷成白色或粉色,把护墙板刷成彩色,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墙饰多半贴在护墙板上。彩色的护墙板,五彩缤纷的墙饰,再加上放置在墙体前的色彩绚丽的各式玩具,如此纷乱的环境极易造成幼儿视觉疲劳,使幼儿心绪不宁,无法专注地学习。因此,我们选择了被色彩心理学家公认为有助于提高人的学习效率和激发人的创造力的绿、黄、蓝三个色调,分别作为三个楼层活动室墙体的主色调,并使墙体颜色与桌椅及玩具筐的色调相配套,而护墙板及橱柜则全部刷成白色,以衬托墙饰的丰富多彩。同样的,在楼梯、走道等公共区域,我们选择了有一定灰度的颜色作为其主色调,用以衬托其中色彩缤纷的饰品。这样的视觉效果既明朗、活泼,又简洁、大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次,我们注重空间的整体设计。在很多幼儿园,狭小的活动室里摆满了橱柜、玩具筐,墙上贴满了幼儿作品、活动记录、操作提示,就连空中也挂得密密麻麻。布置得太满、太花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通病。我们尝试着改变这一状况。我们用地面标识和矮柜将活动室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区域,以满足幼儿开展各种操作活动的需要;将大块的无遮挡的墙面设为主题墙,并按教育教学进程动态调整,力求主题鲜明;橱柜的侧面和背面用于张贴个别化学习时所需的操作提示、标识、题板、记录卡等,要用时,橱柜可以随意移动组合,不用时,就全部收拢,以免各种材料堆叠,让人感觉杂乱无章;将天花板做成网格,便于垂挂一些标识、节庆装饰或幼儿的作品。我们特别注意疏密得当,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有意识地留白,以免让人感到压抑。同时注意用色,一个版面中要有一个主色调或一种主打的色彩搭配方式,使整个活动室环境显得丰富而不杂乱。

再次,我们注重细节的创意设计。我们在满足幼儿活动需要的同时,努力将幼儿园环境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变成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风景,让幼儿获得审美享受。比如,为保证安全,大多数幼儿园的窗户都安装了让人感到呆板、压抑、冰冷的“鸟笼”式防护栅栏,而我们则设计了富有古典美的雕花铁艺栅栏,关上时,它在窗外绿树的映衬下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操场上,我们按幼儿的身高设计了小城堡,用于安放轻质的、便于取放的器械,又搭起了小木屋,用于储存软垫、球筐、滑板等体积较大的器具,一道竹门将运动区和储物区隔开,既实用又美观;我们在门厅创设了小木屋的场景,在小木屋门前搭了一处幼儿表演童话剧的小舞台,在小舞台正对面的墙上设置了一面大镜子,幼儿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动作、表情,这一设计不但能使幼儿获得一种独特的体验,也有助于幼儿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幼儿图书室顶部正中位置有一道横梁是承重梁,不能去除,致使原来的吊顶设计无法实现,我们就重新进行了设计,将图书室吊顶巧妙设计成一本打开的《辞海》,寓意“终身学习”,而横梁便是其书脊。

这些顺应幼儿特点、体现教育意图的创意设计,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效果远胜于说教。

二、满足幼儿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丰富,因而我们需要在园舍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空间,以满足幼儿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

如,幼儿图书室的空间总面积不足45平方米,如果放上足够一个班幼儿使用的桌椅,就显得太过拥挤了。因此,我们设计了两级不规则的弧形台阶来划分空间,在消除拥挤感的同时也满足了幼儿集体、小组和个别阅读的需要。集体教学时,幼儿可以分坐在两级台阶上,不会互相遮挡视线。小组活动时,错层台阶自然地划分好了各组的活动范围,台阶还可作为小伙伴们共同的书桌。个别阅读时,幼儿可搭个小书桌看书,或找个软垫、毛绒玩偶等靠着台阶舒舒服服地看书。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环境对幼儿活动的支持。

由于上海雨季长,幼儿园需要一个多功能音体活动室来满足幼儿开展室内运动、节庆聚会、歌舞表演、公开教学等活动的需要。经过反复测量和设计,我们将毗邻的一个天井、一条走廊和一个活动室拼成了一个不规则的音体活动室。施工时,我们特意挑高屋顶,使活动室变高、变亮、变宽敞,以消除室内活动的压抑感。我们还在室内添置了指向不同功能的设备,自然地借助于大厅的不规则造型划分出不同的活动区域,且分合自如,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我园有一个美工专用室,用于中大班开展各种美工活动。由于里面材料多、工具多、作品多,如何引导幼儿按序摆放、正确使用、有序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一是设计了一套共12张不同颜色、形状的桌子,幼儿可随意组合,以满足多种形式操作活动的需要。二是设计各式实用的橱柜用于收纳。如,水彩颜料车可使颜料罐嵌入其中,幼儿使用时可根据需要任意移动而不会打翻颜料罐。又如纸张收纳箱,将纸张按材质、颜色、大小等分类卷起后装入一个个格子,取用和收纳都方便很多。再如作品暂存架,幼儿可以将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存放在那里,以便下一次活动时进一步创作和加工。此外,各式滑轮套柜、学具盒等的作用也异曲同工。

经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我们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各种需要的了解越来越细致入微,也越来越注重通过环境来支持幼儿的活动,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给予幼儿优雅舒适的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是幼儿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因为如此,我们要重视幼儿生活环境的创设。在园舍改造设计中,我们提出: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对幼儿情感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创设生活环境时要充分了解幼儿的感受和需要。

在征集意见时,一个观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位细心的保育员分别模仿了长得特别高和特别矮的男孩使用高度统一的小便斗时的窘态。她建议在新的设计中,同个班盥洗室里小便斗的高度能有所不同。这一发现为我们反思现有生活环境的适宜性找到了切入点。幼儿天生具有平衡感、协调感,这些感觉是美感形成的基础。如果生活环境及设施不适宜,幼儿初次使用时会觉得窘迫、难受,若外在条件一直得不到改善,久而久之,幼儿便会习惯于这样“不舒服”了,所以我们需要反省环境中究竟还有多少类似未顾及幼儿感受的疏漏之处。

于是,大家立即行动了起来,保健医生着手测量和统计幼儿从3岁到6岁的身高差以及同龄幼儿的身高差,以此作为安装不同高度小便斗、洗手池的依据。各班保育员也都通过观察和亲身测试来反复体验,从而调整手纸盒、废纸篓等物品的安放位置,以确保幼儿使用时方便、卫生。此外,我们推翻了原先成人化的吊顶设计,在天花板上画上蓝天白云,让盥洗室更敞亮、透气。我们在盥洗室添置了镜子、梳妆匣等物品,引导幼儿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我们设计了可视的冬季防风棉帘,将棉帘上与幼儿视线高度相对应的位置做成透明的,以避免幼儿交汇时碰撞,引导幼儿慢行、谦让。我们在小便斗里贴上花草、昆虫等图案,引导尚未学会用便器的小班幼儿在如厕时瞄准“靶子”。我们在洗手液的按压器伸缩杆上套上皮筋,通过控制按压的程度来控制用量,使“少用一点”的要求变得更易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各班的保育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经历了这一过程,他们深有体会地说:“以人为本,就是要常常去体会孩子的感受,让他们感到舒适、愉快。讲道理、提要求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而环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四、给予幼儿创造和表达的机会

我们坚持把创造美好环境的机会留给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创造和表达,并让他们的作品成为其生活、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在激发其兴趣以及增强其自信的同时,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其创造和表达的能力。

在改建幼儿生活环境时,盥洗室的洗手池、挡板、小便斗都选用了白坯。这些“留白”处成了我们组织幼儿“装扮新家”的“阵地”。我们引导幼儿用即时贴在白坯上拼贴,陆续创造出了马赛克水斗、动物挡板、昆虫便斗等作品。我们通过类似的活动给幼儿动手、动脑改变自己生活环境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萌发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

幼儿有了改善自身生活、学习环境的愿望时,就有了更强的创造和表达的动力。对此,我们都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首先,我们在活动室、美工专用室、园门口设立废物回收箱,让幼儿通过收集和创造性地利用废旧材料,逐步树立变废为宝的意识。其次,我们引导幼儿积极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如,园舍改建时留下了不少大大小小的PVC管,我们将其锯成长短、粗细不一的“白坯”,让幼儿自行创作。于是,矮矮胖胖的管子被添画上美丽的花纹,变成了一个个花盆套;细细长长的管子经过组合,变成了分隔美工室各活动区的栅栏;把几个同样长短的管子绑在一起,架上KT板,就是轻便的展示架了……我们还和幼儿一起用管子、电线设计制作了一组组富有艺术感的小屏风,这些小屏风既可以用来展示平面作品,又可以用来分隔活动区。看着自己的创作变成了生活、学习中美观、实用的用具,幼儿创造和表达的自主性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我们认为,展示作品不是创造、表达的终点,而是创造、表达的延续。因此,我们倾尽所能地进行一些设计,富有艺术感地呈现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充分的尊重,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创造和表达。如,为幼儿的画设置统一的底板或边框,营造和谐的视觉艺术效果,以更好地衬托幼儿作品的多彩;将幼儿的画用单色纸遮盖并镂空,以突显出作品中最特别的一部分;为幼儿的画配上镜框、打上灯光或加工成灯饰等,让它们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我们还利用幼儿已完成的作品来进行再创作。如,现在我园三层楼的楼道墙面上所装饰的是分别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色调的大型作品,三幅作品风格迥异,每一幅作品都是教师用幼儿的涂鸦作品、拓印画、粘贴画等组合而成的,能让幼儿感受到艺术创造可以随着人的思考不断地延续,创造出新的惊喜。幼儿惊讶于自己的作品经过教师的再次创造可以变得这么美、这么独特,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对周围环境更为关注。

为了激励幼儿创造和表达,我们还在多功能大厅里用整整一堵墙来展出某已毕业幼儿的画,并请来小作者和弟弟妹妹们进行交流,介绍自己毕业后的生活及成长。我们用孩子的画美化孩子的生活环境,用孩子的画点燃孩子的创作热情,用孩子的成长激励孩子积极向上、自强、自信,引导孩子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艺术素养、热爱生活、乐于创造的小公民。

(该园其他相关环境创设照片请参阅本刊今年第4期中插《亲艺术、爱生活、乐创造》和第5期中插《有限的空间,合理的设计》。)

猜你喜欢
活动室幼儿环境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8个教室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