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巧兰
摘要:近年来,作为高风险、高强度脑力劳动、长期超负荷工作在医疗工作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产生的各方面压力一直未能引起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着重从出医务人员压力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缓解压力的应对措施。指出只有重视对医务人员心理方面的人文关怀,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才能对医疗纠纷的减少和医患关系的缓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13-01
医疗行业是一种高科技、高风险、高责任、高压力、高负荷、高奉献的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医疗市场风云变幻,医患矛盾难以缓和,各项对医务人员的保障机制不尽完善,医务人员心理与职业的压力逐渐增大[1]。部分医务人员因长期背负着压力带来的负性情绪,减弱或丧失了学习业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能力,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诊疗活动的厌倦和对患者的冷漠;医疗环境、医疗纠纷、经济赔偿、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许多临床医务人员身体呈亚健康状态。这些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最终受损的还是患者。所以,分析研究医务人员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减压的方法,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1. 压力来源
1.1 医疗服务体制
现阶段,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国家对公立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专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迫使医院在管理运行中就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以求生存发展。相应地,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得考虑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这种政府确立的医疗服务体制使医务人员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1.2 管理体制
1.2.1 医疗风险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由于政府组织体制不健全,尤其是医疗事故的保障制度和医务人员职业风险的保险制度,缺乏对医务人员的保护措施,在医务人员随时可能遭受来自各方面的恶意攻击时,有屈无处说,无奈又无助。
1.2.2 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性,缺乏人性化
客观上医学科学在不断发展,需要医务人员坚持终身学习来满足医疗服务需求,这本来就会使医疗服务这个职业比其它职业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然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医疗机构制定的行业规定:各种检查验收考试、职称晋升考试、继续教育考试等也是增加医务人员学习压力的重要因素;医院内部对医务人员的质控考核中,无休止的口头批评、通报、经济处罚等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心理压力,而且有损他们的人格尊严。
1.3 社会环境
1.3.1 经济环境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贫富悬殊拉大,致使不可能赚到大钱的医务人员担心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别人形成较大差距,于是蠢蠢欲动,急功近利的思想自然产生,然而,现实又很难满足这种欲望,给医务人员形成较大的思想负担;同时,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同样承担上学、住房和医疗这三座大山形成的经济压力。
1.3.2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严重,社会规则形同虚设,社会道德缺失,请客、吃饭、送礼、拉关系,这种不良风气使医务人员身心疲惫、精力憔悴,常常处于被迫、无奈、无助的压力之中。
1.3.3 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关系紧张是当前严重的社会不良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医务人员正常的诊疗行为,同时,医患关系紧张又是医疗纠纷形成赔偿的主要因素,一旦形成赔偿,不仅使医务人员的名誉受到不良的影响,而且个人还要承担部分经济责任,加重了医务人员的精神压力。
1.4 工作强度
当前,医疗保险制度的广泛覆盖,促进总体就医人群增加,而医务人员缺编已是全国性问题,各医疗机构加班加点司空见惯,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好多医生感到力不从心,精神高度紧张,身心的健康问题受到威胁,甚至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1.5 不良刺激
医务人员每天所面对的是躯体和心理存在各种障碍的特殊人群,经常处在疾病、伤残、死亡和悲伤等应急场景,患者及家属痛苦、焦虑、绝望等负性情绪不断刺激医务人员的神经;加之,患者、家属对疾病诊治期望过高而无理的施压,使医务人员心境恶劣,易激发精神病性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2. 减压的方法
2.1 自我减压法
医务人员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情感的宣泄,当面对患者的不理解时,他不仅需要管理者的关心、理解,更需要依靠自己适时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以缓解工作和精神压力。
2.1.1 情感宣泄
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擊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比如:大喊、大哭、倾诉,或者通过运动、写作等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不过这种宣泄应该是合理的,是文明、高雅、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既不损害他人,又有利于排解不良情绪。
2.1.2 注意转移法
所谓注意转移法就是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注意力、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它活动上去,使消极的情绪在蔓延之前就被一些因素干扰,不再恶化,朝着良性方面发展。当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或与病人、同事发生争吵,不妨暂时离开一下现场,换个环境,有时可以强制自己立即去从事自己感兴趣且无暇思考其它事情的活动,如打乒乓球、羽毛球,唱歌等,可使情绪得到缓解。
2.1.3 压力替代法
即原有难缠纠结无法解脱的压力在发泄时无意中被一种无形的新的压力所代替,这个替代过程可以使个体压力尽情释放。比如购物,购物的方式对于女人尤其管用。当你被各种压力折磨得体无完肤之后,冲起商场,买下一只“天价”手表或一阵狂购后,那种满足感、畅快感,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替代不了的。但是当你在购物纾解掉压力的同时,收到账单后的新压力又回来了。但是,此压力的性质毕竟发生了变化,所以,购物仍是一个减压妙方。
2.1.4 反向思维法
人们面对困境、情绪懊丧时,那种不良的压力源一直在大脑里再現,挥之不去,这时我们不防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这能使人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我们医务人员经常会面临各种竞聘或竞赛失败后的沮丧、没脸见人等压力,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检查时查出问题后的自我懊恼、晦气、责骂或担心受领导批评处罚等压力,这时我们不要老纠结于这种结果的压力,而应想通过这些过程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从而激发我们去重视、加强,这对医疗安全质量和自身素质提高无疑是件好事。
2.2 组织管理减压
2.2.1 各职能部门
医院内部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努力减轻或消除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注重对职工的关爱、认可和尊重,监督引导医院公开、公平、公正的行政作风,在职称晋升、职务竞聘、增资、调岗等方面,体现服务,体现责任;定期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其理解并适应当前的医疗形势,增强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或者多组织举办一些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减轻压力。
2.2.2 科室内部
2.2.2.1 科室通过人性化管理,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
从思想上积极引导科室人员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医院的考试、考核是促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手段,积极应对各种检查评审等考试;帮助支持科室人员通过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来提高两个效益;在岗位质量考核、考评、评优、评模等管理中坚持公正、公平,以鼓励、指导、教育为主;营造诚信理解互助双赢的环境氛围,奉行“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懂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使其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体会职业幸福。
2.2.2.2 主动发现并帮助排解压力
科室负责人要注意通过观察医务人员面部表情或行为,擅于从细节中主动发现他们的压力,了解其心理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通过耐心倾听、安慰鼓励或设法创造各种合适环境使压力得到及时宣泄;引导他们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思维,调动他们积极应对压力;教会他们科学合理安排工作,增加个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适当安排休息,组织一些集体娱乐活动,使其身心得到放松。
2.3 结论
近年来,各级医疗卫生部门重点关注的都是针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而忽略了对医务人员心理方面的人文关怀。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的医疗质量、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患者的满意度都与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休戚相关。医务人员如果长期背负着压力带来的负性情绪,又如何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患者呢。所以,不仅医务人员自身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调整,学会换位思考,注重沟通技巧,正确面对当前的医疗环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对患者的治疗,而且,医院管理者也要重视对医务人员心理方面的人文关怀,了解医务人员的困惑,积极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认识和适应目前的执业环境,建立相应的减压机制,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才能对医疗纠纷的减少和医患关系的缓和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鹃,王琼书,刘幼英.“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不适用于医疗纠纷诉讼.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4):242-243.
[2] 沈姗姗,陈庆健,唐闻捷.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状况分析.医学与社会,2002;10
[3] 李小萍.探讨医务人员职业压力.中国医院 2009年13卷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