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丽
【摘要】口算,是不借助其他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时,计算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口算 高级的心理活动 价值追求 现实生活情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4-02
口算,是不借助其他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时,计算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的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种很高级的心理活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却没有把握口算教学的要义,把口算当作笔算来进行。这种口算笔算化现象会严重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正确认识口算价值,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口算笔算化现象。
一、正确认识口算与笔算的区别。
口算,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它和笔算有着明显的区别。笔算,只要掌握了技巧,按照计算法则,就可以很轻松地得到结果。但口算所要求的是口算者进行快速思维、积极加工和处理信息的高级的心理活动。比如计算38+25,如果用笔算只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即可。学生列竖式笔算的思维过程大致如下:先用8+5=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3+2+1=6,在十位上写6,十位上的6和个位上的3合成63。在这个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只不过机械地执行了笔算加法的程序(计算法则),学生的思维形式单一,其思维难度也仅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10以内的连加,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较高层次的训练。同样是计算38+25,如果口算,学生就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灵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30+20=50、8+5=13、50+13=63;38+20+5=58+5=63;38+5+20=43+20=63;38+2+23=40+23=63;30+25+8=55+8=63等方法,显而易见,学生在口算时思维活动要相对复杂与灵活得多。
二、明确口算教学的价值追求。
口算教学,不仅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教学过程,更应是学生思维、心智的训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心智活动,思维异常活跃,语言不断表述,在尝试各种策略的过程中进行着优化和筛选。所以说,口算教学追求的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和谐发展。上述案例中,如果把“口算”“笔算”化,则教师就没有把握好口算教学的价值追求,而仅仅是为了得到“口算结果”而“努力”着,这是一种歪曲了口算意义的一种教学。
三、有效防止口算笔算化的策略。
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口算的必要性。口算教学要扎根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于是我让学生采访路边小摊的摊主,询问他们不用计算器怎么能很快地算出商品的价钱;我让学生调查父母、邻居等大人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的过程及理由;我还在班上开展过“小小商店”的活动,让学生在“买与卖的交易”过程中应用口算知识。学生亲身经历了上述实践活动,感受到口算就是生活的需要,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兴致盎然,体验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必须用到口算,体现出口算教学的必要性。口算的学习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体现。
其次,强化听算和视算的训练。课堂中的口算与日常生活中的口算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造成学生将口算笔算化的又一主要原因。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口算没有算式,人们只是根据现实情境对一些数据进行相应的运算,在运算前一般不会先列出算式。而课堂中的口算则往往是先列出或呈現算式,相对来说,这会削弱口算的情境意义。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口算结果往往是通过思考后“脱口而出”的,而课堂中的口算结果常常是借助算式写出来的。如口算42+36时,学生可以先算2+6=8,并在得数的个位处写好8,然后再计算十位上的数。这就给学生利用笔算方法进行口算提供了机会。可以预见,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常常会存在口算笔算化现象,其口算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进行“快乐5分钟”的口算训练,有时是用卡片出示口算题,让学生看着卡片说得数,进行视算训练;有时我口述算式,让学生听算。在刚开始进行视算和听算练习时,一些学生很不适应,往往偷偷地写下算式再算。我及时制止抄题的学生,并适时请那些口算快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促使全班学生稳步提高口算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的口算能力大大提高了。在此基础上,我开始要求学生提高口算速度,让学生看算式快速得数,防止学生在脑中列竖式,出现隐性的口算笔算化现象。口算教学应该强化听算、视算训练,特别是听算训练,真正回归其本真面目。
第三,明确口算是笔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大量的研究证明,口算与笔算之间呈极为显著的正相关系,这是四则运算内在规律决定的必然结果。如果对多位数笔算进行分析便可发现,其基本运算部分都可以分解为相应的几道乃至几十道基本口算题。倘若其中任何一道口算出现错误,整道笔算也就错了。比如笔算 67×43的过程,可以分解为67×3、67×4,可以进一步分解为7×3、6×3、7×4、6×4;参照竖式计算过程,还可以继续分解下去。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笔算过程就是笔录口算的过程。学生的口算能力越高,其笔算能力也会相应越高。
实践也表明,口算能力不但是笔算能力的重要基础,而且直接制约着简算等各种计算能力的发展。比如简便计算356+172+144+228和68×32+32×18+14×32,学生如果口算能力比较强,能迅速口算出356+144=500,172+228=400;68+18+14=100就能很快发现算式的特点,找到简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总之,新课程标把口算作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问题的策略之一,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反映了一个人数学素养的高低;口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口算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只有对口算教学有了全面、深入而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口算笔算化现象中走出来,找到口算教学的真正方向,使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待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