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的设备管理浅析

2014-05-30 05:02:57田松张万刚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设备管理

田松 张万刚

摘 要: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是基于给定的运行环境,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针对各个设备的故障模式,对照故障影响表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检修策略的过程。该策略用于管理能引起任何设备功能故障的故障模式,使有限的资源重点集中在高中风险的维护上,保证维修活动和资源能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关键词:RCM;长周期运行;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6-0141-02

1 背 景

1.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定义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简称RCM)最初应用于飞机及其航空设备,后应用于军用系统与设备,现已广泛用于其它各个行业,如核电企业、电力公司、汽车制造厂等,逐渐扩展到企业的生产设备与民用设施。为了更准确地反映RCM的应用对象与范围,《RCMⅡ》把RCM定义为:确定有形资产在其使用背景下维修需求的一种过程。

1.2 RCM实施的必要性

近年来,中石化正进行炼化企业长周期运行计划的实施,2012年3月确定青炼、天津、洛阳、武汉、安庆、金陵、广州、镇海八家为试点企业。目前,中石化炼油企业主要炼油装置运行周期已经超过三年,全面推行长周期运行计划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适用于我厂的长周期运行(动设备)管理办法。长周期管理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观念,而RCM恰恰是一种新的设备管理理念,不同于我们之前的事后维修和计划维修等略显被动的设备管理方法。

2 RCM管理内涵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技术是基于给定的运行环境,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针对各个设备的故障模式,对照故障影响表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检修策略的过程。该策略用于管理能引起任何设备功能故障的故障模式,使有限的资源重点集中在高中风险的维护上,保证维修活动和资源能得到更合理的利用。RCM管理的全面开展有助于优化设备管理维护过程,节约生产维修成本,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加强车间基础管理,提升车间综合实力。

3 基于RCM的设备管理主要做法

3.1 根据RCM策略,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在RCM分析中,主要应用安全、环境、生产损失和维修成本4种风险矩阵,4种风险分别由故障频率与各个风险后果的逻辑乘积决定,如图1所示。

根据设备的故障模式和风险矩阵我们可以确定设备的关键部件的重要度。通过风险评估我们把全厂设备分为A、B、C三类,A级为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装置停工或发生重大危险,B级为重要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装置局部停工或给生产上造成较大波动,C级为一般设备,是对生产装置的生产运行影响较小的设备。

在实施状态监测时,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管理方法。

A类设备,在状态监测中应做重点检查,可以采用状态监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在线连续监测,并结合常规的设备检查手段,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设备巡检记录,一旦出现异常运行,就召集专家小组对设备进行精密诊断,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检修方案。

B类设备,在状态监测中应做次重点检查,采用状态监测仪器对设备进行间断的监测,实行趋向管理,结合常规的设备检查手段,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建立设备巡检记录,一旦出现异常运行,就召集专家小组对设备进行精密诊断,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检修方案。

C类设备,在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中应做一般检查,主要采用常规的设备检查手段,必要时,可以用状态监测仪器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3.2 根据RCM事故处理流程,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根据RCM事故处理流程,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设备管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设备长周期运行应该是经济、高效的运行,不能为了长周期拼设备,也不能为了长周期而增加工艺损耗。例如机封冷却水,我们可以适当调节或关掉。根据泵的工况与电流情况可适当通过控制间隙、切削叶轮等方式提高效率。我们将从节能降耗上细化管理,与石油大学机封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开展设备本身节能降耗研究,同时学习兄弟单位先进经验,与装置联合确保设备优化运行。

以“查漏治漏”为切入点,加强设备巡检。针对现场设备渗漏多的实际问题,一天一巡检,一周一联检,一月一互检(班组相互检查),由车间技术员、承包装置班长与装置技术员组成联合检查小组,每周一检查,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及时发现处理漏点,切实消灭设备隐患。在设备日常维护中,重点做好电机的巡检和润滑管理,做好大机组的特护,车间加强机泵巡检和状态检测管理,形成了关键机泵在线状态监测、高温高压设备技术组每周测振、班组各承包设备每周测振、个人承包设备每月测振的模式,保证了设备运行无突发故障。

3.3 建立机制,严格遵守有关标准,确保维修质量

在日常检修中,严格执行《动设备施工管理制度》,在中石化检修规程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厂动设备检修规程,促使设备检修规范化。关键设备检修质量控制点必须由车间由技术人员签字确认,谁检修负责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落实,设备检修记录增加原因分析记录,班组长对承包范围内的设备每周一分析,根据运行和维修情况车间对全厂设备每月一总结,对检维修情况及时考核,同时对频繁出问题的设备和易出现的共性问题,车间组织集体攻关,以确保设备健康运行。

4 RCM管理的效果

4.1 实现设备长周期运行,保障生产装置安稳运行

重催主风机组从2月份大修后,烟机西轴瓦振动由以前的50 μm左右降低到20 μm左右,一直运行平稳,11月份,由于主透平油压低导致机组连锁停车,我们根据机组状态监测的数据,制定了合理的检修方案,对烟机的一二级轮盘之间积存的催化剂进行了清理,机组又继续投入正常运行,避免了大修带来的经济损失,保证了机组的平稳运行,其他关键机组如重催的气压机组和加氢的新氢压缩机等也连续平稳运行了一年。

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轴承运行时间平均达到25 000 h以上;机封运行时间平均达到16 000 h以上;设备突发故障率为零;设备返修率为零;服务满意率100%;设备完好率99%以上;设备泄漏率小于1‰,全厂动设备平稳运转,确保了总厂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

4.2 降低了人工和材料成本,实现了安全、优质、高效检修

车间将与班组签订承包合同,将费用指标分解到人头,采用月分析、季考核管理办法;车间领料采用“以旧换新”制度,轴承机封更换需要技术人员签字认可,泵轴、叶轮更换由车间领导签字认可,在不影响检修质量前提下,做到能修的不换。针对设备多、费用少的实际情况,车间积极开展机封研磨、泵配件补焊及乐尔泰胶填补等措施,尽量减少维修成本,争取节省资金10万元以上。

分析上表可得,机组维修次数由14次降为8次,明显减少;机泵的维修次数有所增加,机封、轴承更换套数明显减少。机泵维修次数的增加是主动采取措施的体现,而配件更换套数的减少恰恰是主动采取干预措施后所取得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敏,刘文彬,杨剑锋,等.RCM在往复压缩机关键零部件上的应用[J].压缩机技术,2012,(6).

[2] 王福利.压缩机组[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设备管理
企业基于自动化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分析
规范化管理抽油机提高设备运行
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问题探究
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系统的设计
数据库软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
物联网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铁路工务线路设备管理对安全生产的作用分析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09:29
铁路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从报废处置角度探讨设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