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莹
摘要:阅读文学作品能够使我们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之中体会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与升华,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学作品的内容、主题及内涵等等都深刻影响到了我们的心理和认知,我们的心理受到了文学作品的熏陶。本文从文学作品赏析对心理的教育作用出发,分析了文学作品和心理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及文学作品赏析对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 文学赏析 心理教育
引言
心理教育对于所有群体来讲都是一种修养内心、增强个人内涵的有效方法,在心理教育方面,人往往离不开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和熏陶。健康的心理无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还是短期内的判断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文精神对人心理健康方面的熏陶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赏析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分支和方式方法。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的内容、意义、主旨和内涵等等,都涵盖了社会万象和对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挖掘和呈现。可以说,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世界正是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和现实存在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理解,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文学作品中好的精神予以发扬和继承,对不好的现象则持一种客观的辩证的批判态度。由此,文学作品赏析对心理教育的作用可以说是十分积极向上的。
一、 文学作品赏析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了人们对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心灵成长的关注和生命质量的优待。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理教育体系,同时,在社会上逐渐取得了人们的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除了从传统的心理学中涉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在心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交叉学科与知识互补的特点,尤其对于人文类的学科,更是达到了大融合的特点。文学作品是文史类专业中所必须涉及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内容、意义和核心思想,包括作者所希望传达出来的价值观等等,都使读者感受到了不同的韵味。尤其是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不同国家的文学体裁,更是呈现出包罗万象的效果和特点,这就使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吸纳和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对其主要内容的层面,而是通过摄取文学作品所提供的充足的养分审视自己、观察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赏析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作用,促进了人们心理健康地发展。
二、文学作品赏析的心理教育作用
(一)促进正确观念的形成
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呈现出了作者根据世界和社会的变化所体现出来的观念和价值,例如,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仅仅可以体会到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同时,在对这些理念进行理解和接纳的过程中,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方法。
在我们阅读哲学作品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世界的本源上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例如,在诸多的哲学经典著作中,由于各国文化背景和观念的不同,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形态,如在表现哲学观点的文学作品中,在东方人对哲学思考的阐释和表现往往体现出一种东方特有的中庸精神,例如中国的老子、庄子、孔子、韩非子、孟子等等,他们的哲学思想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变成了一面反应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镜子,尤其是诸如《论语》等经典的文学作品,更是呈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哲学观念。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等,都对人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做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教化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礼节、有信义、忠孝为上等等。这样的观点不仅仅在中国古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成为现代人正确应对人际关系、树立正确向上的价值观、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依据。
(一)培养人的内在情感
文学作品赏析在对人的心理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培养人的内在情感,即对人的心理美好情感的熏陶。一个心理健康的成人,应当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够实现良好的把握和驾驭的,同时,也能够引导自己向着积极向上的情感轨迹去发展,文学作品的赏析在这个过程中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古代开始,文人们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内在的情感和志向。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句子千百年来都成为了爱国志士和军人的座右铭,树立了人们慷慨大气、忠于祖国的优秀情怀;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则对正处于事业低谷的人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处于事业或人生低谷的人们往往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觉得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和认可,这个时候,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使人从这样的失望情绪中尽快走出,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特色。这类鼓励人们正视和发挥自己能力、鼓励人们忍受磨难的文学作品还有诸如俄罗斯著名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人们内心失望情绪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对于心理教育来说,一个重要的目标和环节就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的人群应当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诸如善良、正直、责任感、宽容等等,这样的品质使人们在社交和与他人的相处中都拥有了融洽的人际关系;而道德品质相对薄弱的人,则对于外界始终心存戒备,他人对这类人也敬而远之。文学作品的赏析从道德情操的陶冶方面也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在近现代小说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们体现出了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赛珍珠的《大地》中,作为从寒门起家的男主人公,在经历了许多人生的重大波折和不间断的努力后,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令人羡慕的成就,获得了可观的家产,在这个过程中,男主人公对自己的糟糠之妻始终抱着珍惜和优待的态度,在他的结发妻子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则流露出了百般不舍和对生命的尊敬,这样的一种精神实际上是十分可贵的,可以说这样的品质是值得现代人去好好推敲和琢磨的。例如,著名的古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是王安石的著名诗篇,在这首诗中,作者赞扬了在雪中怒放的梅花,说到它們“凌寒独自开”,这是一种在恶劣的环境中还依然顽强生存的品质;而后说道“为有暗香来”则更说明了这些梅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散发出了本身所具有的那种不可掩盖的精神。这类诗歌在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熏陶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尤其是能够激励人们的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拼搏精神。
(三)提升人的整体境界
在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过程中,在心理教育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提升人的整体境界,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论语》中,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句子,都使得人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了一种对人的整体包容心和对世界的敬畏之情,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也能够在整体上提升人的境界,使人们在为人处世和对世界的态度上呈现出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仁爱的精神境界,超越简单的品格培养和细节学习,上升到一个整体的高度上。
结语
心理健康对于现代人来讲已经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话题和环节,在这个方面,文学作品就成为了一种十分独特的、有利于人们培养自我精神境界、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通过不同的内容,往往表达出来对人性、社会不同见解。由此,阅读和赏析文学作品能够增强我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加深我们对优秀品质的培养和认识、对不良行为的抵制和防范,从而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语
参考文献
[1]叶弈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席云玲.试论文学欣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