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平 夏杏洲 刘海 李江明 钟赛意
摘要[目的] 研究采后后熟软化过程中菠萝贮藏品质及果胶酶活性的变化,探讨菠萝果实成熟软化的原因。[方法]试验以菠萝为原料,测定常温贮藏过程中菠萝果实的色差、硬度、呼吸强度、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VC)、可溶性固形物(TSS)等品质指标,同时分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3种果胶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菠萝果实的后熟软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其果肉硬度逐渐降低,呼吸强度、TSS及TA含量逐渐增强,VC含量先上升后下降。PG等果胶酶的活性先升后降,且与菠萝果肉硬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3种酶参与了菠萝果实的后熟软化。[结论] 研究可为菠萝果实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菠萝;非呼吸跃变型;贮藏品质;后熟软化
中图分类号S6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9-02735-04
基金项目2009年广东海洋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叶玉平(1988- ),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通讯作者,副教授,从事农海产品深加工研究。
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又名凤梨,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最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热带水果品种之一,年产百万吨以上[1]。菠萝作为热带水果,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也很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
菠萝属非呼吸跃变型果实[2],采后仍然进行着新陈代谢,期间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菠萝果实在后熟软化过程中,色、香、味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以及类胡萝卜素等物質的转化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的后熟软化主要是因为细胞壁降解酶特别是PG等果胶酶含量增加及活性升高导致不溶性果胶转化为可溶性果胶,果实细胞壁降解,果实硬度下降。笔者研究采后后熟软化过程中菠萝贮藏品质及果胶酶活性的变化,探讨菠萝果实成熟软化的原因,以期为菠萝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菠萝:巴里种,采自广东湛江徐闻曲界镇。选择发育良好、无机械伤、无病害虫的鲜果于室温下贮藏。菠萝成熟度按以下方法界定:Ⅰ果眼较平,绿色果皮面积超过95%为全绿期;Ⅱ果眼较平,绿色果皮面积在80%~90%为绿熟期;Ⅲ果眼饱满,黄色果皮面积在70%~80%为黄熟期;Ⅳ果眼饱满,85%~90%果皮转黄为完熟期;Ⅴ全部转黄并且开始劣变为过熟期[4-5]。对每个时期果实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并将取样后的果肉切碎后用液氮迅速冷冻,置于-20 ℃保存备用。
主要仪器:TMSPro食品物性分析仪,美国FTC公司;GR22GII高速冷冻离心机,日本日立HITACHI;UU2800AH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美菱BC/BD516DTF冷柜,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HH6数显电子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晶玻实验仪器厂;T25数显型分散机,德国IKA公司;WAY 手持式糖量折光仪,上海光学仪器厂;CR10色差仪,日本柯尼卡美能达公司。
1.2方法
1.2.1果皮颜色测定。采用CR10色差仪测定果皮颜色。分别在每个菠萝曲面上等距离的近端(近果冠一端)、中端、远端(近果蒂一端)各取4个点,即一个菠萝样品共12个测试点,每个点重复测定3次以上;每个成熟度各取3个菠萝测定色泽。用L、a、b值表示果实颜色:其中L表示亮度,范围从黑(0)到白(100);a值的正值表示色泽红/紫,负值表示浅蓝/绿;b的正值表示黄,负值表示蓝[6]。
1.2.2果实硬度。使用TMSPro食品物性分析仪测定果实硬度。测定横切面距果心1 cm处果肉硬度(取样厚度1 cm),取近端、远端、中端3处,每处重复测定6次,以各处平均值计算[7]。
1.2.3呼吸强度。采用静置碱液吸收法[8]测定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
1.2.4菠萝贮藏品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测定:分别对不同成熟度的菠萝取样、匀浆、定性滤纸过滤、手持式糖量折光仪测定[9-10];VC含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11]测定,以1 kg菠萝含量计算;可滴定酸(TA)含量测定[11]:以柠檬酸计,单位mg/kg。
1.2.5果胶分解酶活性。
1.2.5.1PG提取及酶活性测定。参照文献[12-13]的方法,略有改动。以标准D半乳糖醛酸绘制标准曲线。在4 ℃条件下,5.00 g菠萝果实组织中加入20.0 ml 50 mmol/L Na醋酸缓冲液(pH 6.0,含2.4 mol/L NaCl)和少量石英砂及050 g PVP后在研钵中进行研磨,研磨2 min(低温库中),搅拌4 h后,以10 000 r/min离心30 min,上清液装入透析膜(MW cutoff12800纤维素膜,sigma),并在Na醋酸缓冲液(pH 45,含150 mmol/L NaCl)中透析24 h(透析液更换1次),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酶活测定:在0.4 ml 0.2%的多聚半乳糖醛酸基质中加入0.1 ml粗酶液在40 ℃条件下反应1 h,反应完成后加入15 ml DNS试剂煮沸10 min,降至室温后稀释5倍在540 nm波长下测定OD值;对照在终止反应后加入酶液进行测定。定义40 ℃条件下1 g果实1 h生成1 mg D半乳糖醛酸为一个酶活性单位,以U表示。
1.2.5.2PME酶提取及活性测定。参照文献[12,14]的方法,略有改动。在4 ℃条件下,20.00 g果实组织中加入40.0 ml预冷的2 mol/L的NaC1溶液和少量石英砂及0.50 g PVP研磨2 min,然后以12 000 r/min离心20 min。上清液以“12.5.1”同样的透析膜在0.1 mol/L Na磷酸缓冲液(pH 75)中透析24 h(透析液更换1次),即得粗酶液。以0.1 mol/L醋酸钠缓冲液(pH 5.5 )溶解的0.5%的果胶为基质。
酶活測定:0.3 ml果胶溶液中加入0.1 ml PME酶提取液和0.6 ml 0.1 mol/L 醋酸缓冲液(pH 5.5 ),30 ℃保温1 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 ml高锰酸钾-磷酸溶液,室温放置90 min,然后加入2 ml 10%草酸溶液,加热使其褪色,最后加入2 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沸水浴加热5 min,水浴冷却后于波长418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煮沸的酶液为对照。定义30 ℃条件下1 min生成1 mmol甲醇定为1个酶单位,以U表示。
1.2.5.3βGal酶提取及活性测定。参照文献[12]的方法,略有改动。在4 ℃条件下,5.00 g果实组织中加入20.0 ml 1.4 mol/L NaCl(pH 6.0)和少量石英砂及0.50 g PVP进行研磨,在冰池中搅拌1 h后以12 000 r/min离心20 min,上清液用透析膜(MWcutoff12800纤维素膜,Sigma)在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pH 4.0)中透析24 h(透析液更换一次),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酶活测定:在0.1 ml酶液中加入0.5 ml 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pH 4.0)和0.4 ml BSA(0.1%清蛋白)及0.4 ml 16 mmol/L p硝基酚半乳糖苷(0.1 mol/L柠檬酸缓冲液中溶解),将其混合液作为反应液,反应液在37 ℃条件下精确反应5 min后立即加入2 ml 0.2 mol/L的Na2CO3终止反应。在400 nm波长下测定游离的p硝基酚浓度。参比管在加入酶液、缓冲液和BSA后,即加入2 ml 0.2 mol/L Na2CO3,反应结束后再加入0.4 ml底物。定义在上述测定条件下,1 min分解底物生成1 μmol对硝基酚所需的酶量为1个βGal酶活单位,结果以U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果皮颜色变化情况由图1可知,随着菠萝果实成熟度上升,菠萝果皮的a值和b值相应增大,与目测结果一致。其中b值的极差为26.69,a值的极差为15.53,即黄色加深更为显著,黄色多少可以作为判断菠萝的成熟度主要依据。
2.4.1TA含量变化。TA含量直接影响果实的风味品质,同时也是影响耐贮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贮藏期间,水果中酸的含量和呼吸作用、微生物代谢以及水果腐烂程度有关。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菠萝T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且变化趋势明显,这可能和微生物的活动有关。
2.5.1PG酶活性的变化。PG酶是水解果胶的重要酶。为探讨PG酶在菠萝果实不同成熟期对果实软化的影响,该试验分析了菠萝果实在不同成熟期PG酶的活性,结果如图7所示。采后菠萝PG酶活性呈峰形变化,在贮藏前期活性逐渐增加,随着果实硬度下降,到成熟度Ⅲ时达到峰值,然后活性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菠萝果肉PG活性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r=-0.735 0),表明采后菠萝果肉PG与硬度的下降密切相关,该酶对果实成熟中后期的快速软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DULL G G.The pineapple:general[C]//HULME A C.The biochemistry of fruits and their products.London and New York:Academic Preas,1971:303-304.
[2] 屈红霞.唐友林.采后菠萝贮藏品质与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J].果树学报,2001,18(3):164-167.
[3] 刘明绶.菠萝皮中色素、果胶的提取纯化及性质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10.
[4] X.H.波钦诺克.植物生物化学分析方法[M].荆家海,丁钟荣,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55-259.
[5] 张秀梅,杜丽清,孙光明,等.3个菠萝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J].食品科学,2009,30(22):275-279.
[6] 段学武.冷激处理对香蕉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1:5-6.
[7] 徐绍颖.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果树生产[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8] 刘玉杰,常世民.小篮子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实验中的两点说明[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3,19(4):110-111,113.
[9] 程昌风.柑橘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J].果树科学,1996,13(2):124-126.
[10] 陈燕妮,胡位荣,黄雪梅,等.蜡处理对沙糖橘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7(10):64-67.
[11] 张宪政,谭桂茹.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2] 朴一龙,赵兰花,吴荣哲.梨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变化[J].北方园艺,2009(4):50-53.
[13] 王琳.耐贮性不同的梨贮藏中细胞壁成分和果胶分解酶活性变化[D].延安:延边大学,2010.
[14] 王清江,陈圭芳,李辉,等.乙酰丙酮吸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甲醇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36(12):541-542.
[15] 屈红霞,唐友林,谭兴杰,等.低温打蜡对贮藏菠萝黑心病控制的利用[J].广西植物,2000,20(1):83-87.
[16] SEO S T,HU B,KOMRA M,et al.Dacus dorsalis and Vapour heat in paya [J].J Econ Entresol,1974,67:240-242.
[17] 陆新华,孙德权,吴青松,等.菠萝种质资源有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3(5):915-920.
[18] 林新莲,宋勇强,曾梅娇.不同施肥处理对菠萝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2(9):69-70.
[19] 王贵禧,韩雅珊.猕猴桃果实中PME、PG及其抑制因子的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报,1998,33(1):88-94.
[20] RANWALA A P,SUEMATSU C,MASUDA H.The role of βgalactosidases in the modification of cell wall components during muskmelon fruit ripening[J].Plant Physiology,1992,100:1318-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