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增芬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认为,所谓培养自学能力,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所谓规律,概括地说就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寻本求源,要想让学生认识、掌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必须引导他们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学生有了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能优化学习过程,促进智能进一步发展。
一、抓住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提高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乃至全文内容的理解,去体会句、段乃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的做法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导”。为此,我下功夫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那些只有将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才能正确理解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精心设计提问,用问题引路,给学生导出一条“抓住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阅读思路。”
如:我围绕《将相和》中的这几句话:“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你要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蔺相如真能像他说的那样和璧一起撞在大柱子上吗?
多数学生认为:如果秦王逼得緊,非要把和氏璧夺过去,相如就会真的去撞,他宁可与璧同归于尽,也不让秦王白白抢去宝玉;如果秦王不强逼,他就不会去撞。这显然是脱离了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单凭个人感情,用一般的常理去分析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有个同学却认为蔺相如绝对不会去撞璧。理由是:相如离开赵国之前,曾对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肯交出十五个城,他“一定把璧送回来”。相如这时说要和玉一起撞在大柱子上,只不过是为争取时间完璧归赵的缓兵之计。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不约而同地翻阅课文前面记叙的相如赴秦之前对赵王说的话,一个个不禁点头赞同。整个讨论过程使同学们悟出了读书注意文章内容前后联系的重要作用。
二、抓住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提高能力
抓新旧知识联系的道理,可以说是师所周知。然而,通过抓新旧知识的联系,起到导思育能的作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这之中不但要在备课时下一番功夫钻研,而且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选好二者之间的联系点。
在学习《草船借箭》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谈出了一个看法:“十万枝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成‘草船骗箭”。
究竟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呢,还是《草船骗箭》这个题目好?学生意见不一,争得面红耳赤。这一难解难分的时候,正是抓新旧知识联系进行解疑的有利时机。于是,我启发道:“请同学们想一想诸葛亮用草船弄来的箭,后来干什么用了?”同学们立刻运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发表了新的看法。有的说:“在赤壁大战中,周瑜率兵把诸葛亮从曹操那里弄到的十万枝箭又全部射向曹军,如数还给曹操,所以还是《草船借箭》这个题目好,它更形象地说明了用草船得来的箭的用途。”有的补充说:“‘草船借箭的‘借字,更能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字却有损于诸葛亮的形象。”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而且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认识能力,均得到了发展。
三、抓住课内外联系提高能力
1、抓课内外阅读的密切联系。学生知识面宽,有效信息丰富,思维才会左右逢源而“畅流”。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二者珠联璧合,自然和谐地统一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才能使之相互补充,互相转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寻求二者自然结合的联系点。
学生运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读书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又将课外阅读获取的知识、信息,及时、恰当地引入课内,课内外密切结合,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2、抓住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因此,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或表达的感情,有些使他们难以理解。为此,我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是冷眼旁观做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入情入境。
老舍的《养花》一文所反映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习前,我做过调查,全班52人,有38人喜欢花,但谁也没亲自动手养过花。作者的爱花与学生的爱花显然不是属于同一个层次。预习后,有的提出:“……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真能这样吗?这里作者是不是采用了夸张的写法?”这一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对花的感与作者对花的感情距离很大。于是我启发学生寻找与文中内容相似的亲身经历,借以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之发生共鸣,结果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一一找到了“入情”的媒介,从而真正体会到养花也有伤心处,正是抒发了作者爱花的真情实感。
赞可夫说过:“如果真正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生活、求索,思维能力必会产生飞跃,就一定能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