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梅?武素梅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探讨产学研合作合作教育的对策,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作者简介:周丽梅(1971-),女,内蒙古赤峰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武素梅(1982-),女,山西忻州人,大连交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工程师。(辽宁 大连 11602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20-02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1]近几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科学与技术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电子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该领域中高新技术的制高点,需要统筹教育、科研、开发、人才、资金和市场等各种资源和要素,其中人才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2]高等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的同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凸显。实践出真知,仅仅靠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将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的的教育模式。它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3]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符合应用人才的培养规律。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科研设备比较老化,一些专业课教师没见过本领域最新的实验设备,而国内一些企业的仪器设备却很现代化。企业先进的硬件条件和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整合,会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高校优秀的毕业生进到企业,又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因此,从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也应大力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另外,与传统教育相比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缩小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大连交通大学从2004年成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积累了部分经验,为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培养了几百名合格的毕业生。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有独特的优势。要通过合理地安排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时间环节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二、产学研合作合作教育的对策
1.紧密联系实际,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学生兴趣
产学研合作教育将生产、科研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或分解后的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促使专业课教师将本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细化分解,结合课程进度融入到教学中,也可以延伸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
定期邀请企业、研究所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或者讲授行业、科研动态;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态势,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及创新思维。还可以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产生活接轨,既可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度,又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等學校的创新教育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更多的思考问题的空间和自学时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是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前提。
2.以研促教,提高师资水平,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同时提高教学素质、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担当好领路人的角色。
教学方面,我们采用教学辅导制,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通过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及业务能力,要求青年教师与教授、副教授不断交流,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组织和鼓励青年教师建设标准课程,编写教材或讲义,承担有关的教改项目,培养其教学研究的能力。
科研方面,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承担科研项目,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发展;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申报科研课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教学研讨会;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业务水平。完善科研促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的理念和实践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实行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实验的教学模式。加大对本科生科研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开展科研活动,学校或学院在课题经费分配上,做到“重点扶持、点面结合”。
实践方面,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鼓励高校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与企业、研究所参观、培训,使学校教师充分接触生产实际;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改立项的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要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努力创造机会让教师进行再培训,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需要。
到企业参加实践的教师要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科技、新工艺;要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嫁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经常性沟通与联系,为“产学研”结合建立纽带。目前本专业已与“大连集成电路设计基地”联合举办了2期教师IC设计培训班。有两名专业教师取得了合格证。
3.依靠企业与科研单位,完善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产学研的合作教育,不仅仅简单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参观上,而是在学生从最初的参观实习对企业文化、企业生产流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全方位的、更深层次合作。如采用讓学生进行顶岗锻炼、假期实践、到企业做毕业设计等方式,使学生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分子,在实际生产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其在生产中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
(1)参观实习。为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与行业或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和接触生产实际的机会,本专业与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大显集团、大连路明集团、大连路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森谷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惠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辽宁省大连市光伏光电工程研究中心;与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实验室合作建立电子薄膜与器件联合实验室。
产学研合作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科间的综合性。以本专业学生在大连皿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参观实习为例,该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全自动BIPV中空幕墙生产线,同时可生产普通电池组件和双夹胶玻璃电池组件及各种规格半导体照明产品。通过在该公司的参观,学生对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流程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而且,参观实习的内容同时包含了“电子材料与系统”和“电子器件封装”等课程的知识,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同时与企业合作,将实际的项目带到实验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设计实践的认识。这种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了实验方法和技巧,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2)学生顶岗锻炼。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生产中,在与大连世纪长城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学生到单位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习,学生亲自动手进行LED显示屏的插件工艺、焊接工艺、检测及LED显示屏的安装与调试等部分生产环节。通过定岗锻炼,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促使学生思考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3)带薪假期实践。探索试行假期校外实践,进行带薪生产实习。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或者根据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参加各种校外实践,加深学生对相关行业的了解,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感知,不断调整在学习中的侧重点,并指定教师负责指导。对这一时段的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专业实习给予一定学分,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提供保障。尽量实现带薪实习,这样可部分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难题,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校时能更加专注与学习。
(4)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部分本科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这些毕业设计题目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实践,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自己所在企业的生产状况、生产工艺、相关设备及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虽然企业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专业相关,但由于科研项目和许多现场的课题有的涉及学科的前沿,有的必须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有的知识在课堂中仅占极小的比例,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这就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吸收新知识。
此外,毕业设计由专业课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还要与生产人员沟通、请教,因此对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5)企业到校内培训。利用企业的软硬件资源,倡导企业到校内进行培训。本专业已与大连市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签署了联合培养IC设计人才的协议。由企业提供培训教师、软件,学校提供计算机房,对学生和部分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三、结束语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将高等教育原本封闭的教育环境变成了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为高校开辟了更广泛的教育和实践空间,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社会需求,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兴趣,提高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难题的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加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使整个人才的培养流程变成一个教学、科研、生产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互相攀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何翠群,文红民.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08,(41):164-165.
[2]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07-06-18.
[3]曾蔚,游达明,刘爱东.“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2,(5).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