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雯晖,孙秋华,裘秀月,王俊杰,沈 勤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的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提出,后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布鲁姆引进教学领域。它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地进行多方位评价和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认可和重视,在护理教育中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1]。《中医护理学》是高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然而,由于中医理论深奥抽象,中医术语又多以古文表达,更加使初学者难以理解,从而产生畏难情绪。过去《中医护理学》课程的评价模式以传统的终末性评价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多数“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本研究尝试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构建以学习档案为主要载体的形成性课程评价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结果如下。
1.1 教学对象 按随机原则抽签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2个教学班,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实施以学习档案为主要载体的形成性评价,对照班实施终末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两班学生均为女生,年龄、上一学年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教学班任课教师、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均相同。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实验班 ①准备工作:一是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教师针对学生对课程的背景知识、态度、需求等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二是通过学生座谈会、网络平台交流等形式宣传形成性评价的理念,认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优缺点,更新观念,师生统一思想;三是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组成6人~8人的合作性学习小组。②总体评价方案:开学第一堂课向学生明确课程总评成绩的组成:平时成绩占50%,期末考试占50%;而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占20%,操作考核占30%,期中测试占10%,平时作业占10%,见习报告占10%,学习过程占20%。学习过程以学生自评和反思为主,要求学生在每一学习模块结束后、期中、期末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否和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新的认识、拟实现的目标、拟采用的方法等。③评价工具:建立学习档案(portfolio)[2]为主要评价工具,学期开始时向每位学生发放学习档案盒,收入学习档案的文书包括书面作业、课堂讨论评价、操作实践课评价、阶段评价和反思,甚至包括学生实践课的照片等。根据学生讨论课的表现设置评价量表,分别请学生、小组成员、教师填写,最后评价结果构成期末总评的分值。④实验班反馈机制:考核评价绝不是仅仅为获得一个分数,它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过程的鉴定和诊断,更对下一个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教师与学生均应从学习档案中分析获得信息,及时反馈和互动,改进教学或学习方法、手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以评价和自省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档案组成及评价方式见图1。
图1 学习档案的构成及评价方式
1.2.1.2 对照班 对照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实验班相同,也包括实践、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但不予评分,也没有学习过程中的模块评价。课程总评价以期末考试为主,占80%,操作考核占20%。
1.2.2 效果评价 ①期末闭卷考试成绩;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班学生对本研究的认识、态度、评价等。
2.1 两班《中医护理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班《中医护理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分
2.2 实验班对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认可情况 学期末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态度和评价。课堂上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当场收回,回收率100%。具体见表2。
表2 实验班对形成性评价的认可情况 %
3.1 推行学习档案,有助形成自主性学习策略 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载体和方式,其目的主要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发展,发挥激励作用[3]。学习档案包括一段时期内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学习档案以学生为中心,从多方面反映一段时间内学生在教师以及学校共同教育下的成长过程,也是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参考。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可以不断回顾自己档案中的内容,并不断改进,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使用学习档案为载体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纪录,展示学生的进步、成绩和努力程度;③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的、全面的评价,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分享学习的进步;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⑤为学生提供参与合作评价的机会和培养批判性自我分析的能力。
3.2 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督促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学与评估三者应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构成和谐统一整体。长期以来,护理教育大多都是一种应试教育,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老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考查的往往只是短期记忆知识的能力,忽略了教学过程的质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存在诸多弊端如考核导向模糊、考核内容局限、考核过程缺少互动性、考核后缺乏反馈机制、应试学习基础薄弱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为了全面提升护理教学质量,课程评价体系亟须改革,需由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末性评价转变为关注学习过程管理,具备良好反馈机制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本研究证实,在《中医护理学》构建和实施以学习档案为主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实验班72%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能明显促进自主学习,75%的学生认为能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78%的学生认为明显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因此,以学习档案为主线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当前的《中医护理学》教学中是相对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也能较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3 问题与改进方向 本次研究只在一个教学班中开展了试点,时间也较紧,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少数学生及同伴进行自评或互评时不够公正,“人情”因素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第二,少数学生认为形成性评价“太麻烦”,还不如过去一次期末考试“爽快”,对研究的合作性较差。第三,对教师来说,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比终末性评价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本研究只在一个教学班中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有时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今后形成性评价的推广应用中,首先应取得学校的大力支持,获得政策扶持和人员保障,才能保证形成性评价的顺利实施。其次,教师尚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形成性评价是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了解形成性评价的优势,从而积极配合。同时,教师也应调整教学和评价的某些细节问题,如适当减少学生的课后负担,能在课堂完成的任务尽量当堂完成,使学生乐于配合。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形成性评价,以此带动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1]胡艳琼,陈先华.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J].护理研究,2012,26(10):2671-2673.
[2]章木林.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95-97.
[3]卿平,万学红,石应康.“学习档案”在临床实习考评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