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

2014-05-30 07:44杨泽伟
职教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信息化情境评价

王 欣 杨泽伟

当前,教育迎来“云时代”,云计算、云服务、教育云等成为教育信息化的热点。[1]教育信息化使课程变得立体化、数字化,自然环境、社会事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都成为学生知识的来源。学习无处不在:网络、校外和工作场所等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学习无时不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工具和手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导向

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职业教育信息化更是如此。在这项工程中,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支持是非常强烈和清晰的。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单独列为一章,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和信息系统三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强调教师和学生都要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设计启动实施了10个重大项目,“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是其中之一。为全面贯彻落实《纲要》,总结过去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第一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此规划可以说是教育信息化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提出教育信息化已经发挥了一系列作用,但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今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8项发展任务和5项行动计划,其中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重在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目的在于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电子政务能力、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其中提出包括“努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加快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等17条意见。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新标签,对于职业院校来讲,跟上我国教育发展的步伐,践行教育信息化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践行教育信息化呢?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实施信息化教学。

二、信息化教学及教学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是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它的基本点在教学上,即任何技术和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脱离教学本身,那么是毫无意义的;它的重点在信息化,区别于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自己掌握着信息访问的主动权。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设计的核心是教学过程而非教学内容,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信息化时代紧密相连”[3],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

信息化教学及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支持是建构主义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的建构主义思想认为:知识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个人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通过经验主动建构的;学习应该在实际活动中开展,遇到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学习某种知识的目的;学习是一种合作协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让人们认识到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是有不同思想意识的“人”,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笔者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学是第一位,教是第二位的。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应采用“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合理安排信息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讨论、练习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真实情境的创建,并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

“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必须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目标展开学习,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主动应用学习资源,以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方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4]。“任务”或“问题”可以是陈述、采访、观察、分析、设计、表演、策划组织等,任务的实施往往涉及到角色扮演。

(四)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其经验世界也是独特的。利用电子邮件、论坛、即时聊天工具等技术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集体心理环境,通过小组讨论、辩论、互评等形式,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来。

(五)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开发面向过程的评价量规

传统教学评价具有反馈调节、诊断指导、强化激励等功能,都是针对结果的,而信息化教学评价是面向过程的,具有目标导向功能。教学评价应通过产生问题的形式、信息收集的难易、分析问题的深度、最终产品的呈现等各个方面开发多层次的评价量规。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步骤

(一)教学目标分析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学习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教学目标必须在分析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可以包括学生将会获得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的提升等等。但这些目标必须是与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匹配的,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能达到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或者在总目标下设置子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过程。

(二)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有效的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或“问题”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帮助学生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5]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信息资源设计

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里既包括各种学习资源,如文件、视频、图片等,也可以包括各种学习工具,如网络、软件及相关的配套设施。要提前准备好资源列表或信息资源库,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寻找资源的方法。学生根据列表或信息资源库进行资料收集、分析与整理目标、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设计

梳理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有序化,一般情况下应写出文字化的信息化教案。仔细设计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步骤,包括学习进程计划,学习活动方案和组织形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情景要求等。如告知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才能完成任务等。

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教学过程设计可通过绘制流程图的方式,形象、直观地体现这四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结构和时间进程关系,可借助一些图形符号,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蓝图。

(五)学习案例设计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与主题学习任务有内在联系的各种学习案例或学生学习作品范例。学习案例要有益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联;案例必须能描述问题的复杂性,不能采用抽象化和简单化的案例来替代复杂化的问题。呈现案例时,还要注意避免给学生造成定势,否则会扼杀学生的个性,使作品变得千篇一律。

(六)学习评价量规设计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比如作文评分,就内容、结构、卷面等分数预以规定。在网络课程中给出具体的学业评价标准或作业标准,就是一种应用。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评价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只注重教师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价主体上,要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强调多元评价主体;从评价方式上,要有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价具体标准上,要有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的作品等。这种评价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都提供参照依据,提高评价信度。事先公布量规,还可以对学生学习起导向作用。

(七)评价与修改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随时调整设计,使其适应学生、适应教学过程,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合理调控,才能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一般由教学目标分析开始,经过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案例设计、学习评价量规设计几个步骤,整个过程中还要随时进行评价与修改,它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设计要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笔记本电脑已不再是时尚,取而代之的是ipad和iphone;手机短信和QQ聊天已不再新鲜,大家都用微信互通消息;大学生们都在使用校园APP;微博、微课、微营销……各种微层出不穷。我们现在的学生是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原住民”,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却是“数字移民”和“数字难民”;当我们竭尽全力想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时,他们已经毫不费力地在网络上寻找到更多的资源。我们怎么办?我们的教育怎么办?我们要变革,要让我们的教育适应这种变化,要发展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步骤图

在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今天,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组织好一个高质量的课堂,让学生学习到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学习、如何快速、高效地寻找信息资源。

[1]彭红光,林君芬.迈向云时代的教育变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1_zcwj/201008/xxgk_93785.html,2010-07-29.

[3]周坤亮.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1):64.

[4]林月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J].科技信息,2012(21):136.

[5]王寅龙,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16.

猜你喜欢
信息化情境评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